苑亦/從「長大」看台灣戲劇軟實力潛在危機
2015-06-20 17:28:07 聯合報 苑亦(知名編劇)

大陸劇「長大」 圖/摘自網路
分享2015年初,東方衛視播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長大」,故事是改編自網路同名小說,內容講述的是一群實習醫師從青澀到邁向成熟的故事。這樣的題材在台灣現在的戲劇圈是不敢輕易觸碰的,除了場景道具布景都難以掌控跟租借,光是製造急診室的混亂與臨場感的真實場次就會讓許多戲劇圈人員望之興嘆。尤其這部戲的卡司是內地電影票房賣座保證的白百何與陸毅,更讓人感嘆內地電視劇的製作環境的確是不斷的向上提升。
值得深思的是這部戲所有的主創人員,包含演員導演編劇燈光到服裝等,沒有台灣的團隊合作…這對台灣戲劇圈而言無疑是一種警訊。還記得多年以前,因為台灣偶像劇的盛行,許多內地執行單位捧著重金禮聘台灣的演員、導演、編劇參與製作,套句內地製作人的說法,因為拍不出台灣人的那種洋味,對於彼岸市場來說,這就是台灣人的軟實力。但是曾幾何時,這樣的優勢漸漸被韓國團隊所取代,從導演演員到有明明會有文字與文化代溝的編劇都逐漸被取代。而台灣戲劇人才卻偏偏不斷被冠上不接地氣的標籤,慢慢的只能退回也逐漸在萎縮的台灣戲劇市場。

其實內地近年來許多叫好的戲都是藉由網路小說改編,從「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到近期的「何以笙蕭默」、「長大」,其實都開始展現了對岸創作人雖然在有限的創作條件限制下還是能想出打動人心的好題材。相比於台灣的市場,我們缺乏的除了資金之外,更多應該是對戲劇的熱情,加上被收視率所制肘,於是氣氛低迷消沉,一蹶不振。

甚至連在演員培養的部分都出現了極大的隱憂,看完「長大」後,一直不斷的想著台灣有甚麼中生代的演員能如陸毅一般演出意氣風發的外科神手,思索極久都沒有想出答案,那就更別多提會有哪個已經是電影票房的女一號會願意演電視劇了。猶記得許多年前,內地從「像霧像雨又像風」、「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等戲就開始培養出當時年輕的優質演員,如周迅、陳坤、陸毅、黃磊等,現在這些人在演藝圈磨練足夠,就接上了中生代的戲路,反觀台灣戲劇圈,卻讓人搔破頭都想不出誰能接上李立群、寇世勳跟李天柱、沈海蓉的位置…

這就是台灣現在的現象,中生代的演員斷層,新生代的演員底子不夠扎實,幾部戲的成績優異後就直接躍昇大螢幕,然後再也回不到電視劇,如此惡性循環之下,電視劇的劇種就只剩下情情愛愛的偶像劇或是打發時間的八點檔,人才沒有途徑也沒有資源能夠得到培養與發揮,於是原本我們引以為傲的軟實力,就開始出現危機。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察覺嚴重性,我們的戲劇團隊本已經苦苦追趕著韓國,現在對岸不惜重金的向韓國取經的猛烈攻勢也開始奏效,不只是韓國二三線的演員開始轉往內地拍戲,連少女時代的潤娥最近也參與了內地古裝電視劇「武神趙子龍」的演出。所有戲劇主創的幕後團隊由原本只要有港台班底加入就算高端,漸漸轉變成由韓國團隊入主才是王道。台灣的戲劇圈的軟實力在這樣內憂外患的夾擊之下,如何殺出一條血路變成了我們最該思考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