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人士指出,詐騙集團以「高薪、免經驗」利誘青少年當取款車手賺外快,幾乎百分之百落網,別以為少年被抓後責任較少,依民法規定,父母也要連帶賠償,就曾有案例,少年車手與父母被判賠五三三萬餘元,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短利,害人也害己。
刑事警察局統計,少年涉及詐欺案件比例,約佔全部詐欺案件的四到五%,多為擔任取款車手,詐團看準的就是少年缺乏社會經驗與經濟基礎,且過去鮮少有犯罪紀錄,刑責相對較輕,由於涉世未深,也不知被逮後,未來可能面臨巨額求償才遭利用。
律師林俊峰表示,少年車手幫助詐騙集團提領詐騙款項,少年法院可能會認定少年們涉犯刑法詐欺及違反洗錢防制法,甚至有可能觸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但這些通常是輕罪,不致於被法院裁定移送檢察官起訴,大多以保護處分居多。
但林俊峰提醒,少年車手千萬別以為責任較少,因為若被害人提民事求償,若無法溯源追出上游,只抓到車手,他們就得負起民事賠償責任,且依民法規定,父母也要連帶賠償,若金額很高,「父母肯定賠到哭」。
父母也列被告 兒取款533萬 賠533萬
舉例來說,去年間,一名十九歲莊姓少年當車手取款五三三萬餘元,被逮後因未滿廿歲,其父母也被列為被告,台中地院判莊姓少年及其父母賠償合計五三三萬餘元。
有關少年涉及詐欺案件之觸法問題,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指出,應將之納入行政院「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中,透過跨部會合作機制,強化少年法治教育及宣導,避免少年因思慮不周誤觸法網,藉由執法機關強力掃蕩詐欺犯罪,向上溯源,嚴懲成年人誘使少年涉入犯罪行為,可望降低少年觸法風險。
少女少年車手被抓 父母連帶遭求償
公告版位
- Nov 24 Thu 2022 19:03
少年車手被抓 父母連帶遭求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