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郵局是一例一休的照妖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2-09 02:0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為兼顧民眾需求及勞工權益,中華郵政宣布,287家郵局維持周六營業。 記者陳正興/攝影
因應一例一休衝擊,全台有半數郵局原計畫取消周六的服務,但在交通部強力介入下,幾經折騰,各郵局均同意維持現狀。這項變化,表面上滿足了「服務民眾」的需求;深一層看,這卻也是一例一休的照妖鏡,反射出勞動新制的不合理、不務實。
原先有一百四十多家郵局決定取消周六的營業,無非是計算過自身成本負荷,覺得無力負擔周末過高的加班費,因此必須因應新法而作調整。但在政府介入指導後,中華郵政公司強行要求各郵局維持周六營業,其所需要支付的代價,是一年新增兩億元的加班費。儘管中華郵政宣稱這筆錢將由該公司「自行吸收」,事實上,當然是由其繳庫盈餘中扣除,這筆錢也可以說全民代付。

這裡也就產生了幾個疑問:第一,鬧了半天,中華郵政必須多付出兩億元加班費的代價;然而,民眾所得到的服務不過是跟過去一樣,絲毫沒有增加。請問,這樣的高代價「改革」,算失敗還是成功?

第二,當初政府力推一例一休,說是要「造福勞工」,維護勞工的休假權益;到頭來,交通部卻以「服務民眾」為由,帶頭剝奪郵局員工的休假權益。然而,政府當初大唱一例一休的高調,更呼籲人民必須適應「服務縮水」的生活,事後卻用這樣的手法來強制郵局周六不得休假;試問,政府在「說」與「做」之間,沒有矛盾嗎?

第三,政府對於公營事業可以如此強行操作,不惜運用權力和資源來製造公部門「服務不輟」的假象;但是,一般被迫要自行吸收成本的民間企業,尤其是眾多中小企業乃至店家攤商,他們渴望維持原有服務的本錢在哪裡?當初政府自詡一例一休是「進步立法」,要求公民營企業共同成就有利勞工的工作環境,如今政府又下令公營企業變相退縮,試問,民營企業要如何追隨?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後,首先引發的是「物價上漲」的衝擊。當時政府立刻約談各類指標性業者,企圖透過「行政指導」及「行政威嚇」,來壓制漲價風潮。接下來,遍地開花的便是各行各業縮短營業、縮減服務的衝擊;對此,政府也只能針對公營事業展開勸說,要求他們延緩實施,以免一例一休的負面效應在年假後大爆發。

事實上,除了全台郵局被要求取消周六不營業,交通部最近也不斷協調八家國道客運業者,要求他們暫緩調整票價。兩者的目的其實是一樣的:主要是在粉飾太平,希望一例一休決策的後遺症不要太早浮現,以免民眾難以承受,政府顏面受損。說穿了,事後的強力行政干預,反映的正是先前政治決策的魯莽和草率。如果在決策過程中,蔡政府俯首傾聽一下外界不同的聲音,也許就不致如此一意孤行,弄到萬眾困擾、而勞工卻未蒙其利的地步。

如果只是抱持著「消費主義」的態度,民眾對於郵局周末依舊開張服務,自可表示歡迎。但是,如果仔細追問一例一休修法的初衷,政府不僅自食其言且反覆其行,簡直是現代版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點,可以輕輕放過嗎?

進一步看,如果說郵局的開關變化是一例一休的「照妖鏡」,台鐵產業工會春節「依法休假」而遭到懲處的勞工,則是蔡政府統治威權最大的「犧牲者」。蔡英文上台後不斷向勞工示好,聲稱要為勞工爭取權益,並陸續向華航罷工空服員、國道收費員作出鉅大讓步。台鐵員工無非是受到這樣的激勵,而選擇依法休假的溫和抗爭。孰料,政府卻翻臉不認人,要嚴予究辦;更因為新勞動部長林美珠上任在即,林內閣為了「立威」,堅持此事無可妥協。但請想想:蔡政府口口聲聲強調照顧勞工為先;那麼,台鐵勞工履行自己休假的權利,何過之有?

政府的言行不一,賀陳旦和新任勞長林美珠請先對一下台詞吧!

一例一休﹒郵局﹒加班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