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家縱論/徐重仁:破瓦殘礫中的羈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7 02:47 聯合報 徐重仁


農曆年前,我的故鄉台南發生了令人心痛的震災,也許是天災發生的時間,實在太令人心碎,各地政府機關、民間企業、熱心民眾、甚至國內外救援團體不畏寒冷及辛勞,連日搶救,捐款、提供生活物資,在一片慘淡中散發出一絲溫暖。在破瓦殘礫中,我看到了「羈絆」—對於這片土地的愛與熱情、對於摯愛的捨與不捨,以及跨越國界的關懷。

這陣子,我陸續接到許多日本友人關心的電話,日本人感念當年三一一東北大地震時,台灣人慷慨解囊大力援助東北、協助重建,所以他們也都紛紛表示很希望能夠為這次的台南震災盡一份心力,除了各地自發性地募集援助金,日本新聞亦成天播放著台南震災的最新情形,並且理性分析此次地震發生的原因,關心的程度完全不亞於台灣人,也有許多日本友人向我表示,很願意分享當年重建東北的心路歷程,及社區再建的模式,令我相當感動。

「同理心」一直是我認為做人最重要的態度,如果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他的處境與苦楚,釋放出來的善意與協助,必定也能傳達給對方;也唯有透過同理心,才能建立信任關係,「願意」理解對方的感受、「願意」試著陪伴走過心碎的時刻,這就是同理心的展現。台灣與日本之間的羈絆與信賴關係,就是這樣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這幾年,我也觀察到有愈來愈多人站在不一樣的崗位,用他們的專業,在陪伴人們走過天災所帶來的傷痛,及解決不同的社會問題。

去年我受邀到日本東北演講,當天與會者還有一位曾在三一一大地震時自發性擔任大體修復師的笹原留似子小姐也受邀擔任演講者。

地震過後,她主動投入大體修復師的志工,讓三百多個家庭得以和他們最深愛的家人好好道別,但她最令人感動的,不僅是修復大體,而是她同時撫慰了受難者家屬嚴重受創的心靈,笹原小姐努力聆聽小孩們口述印象中的母親模樣、記錄下先生們內心最美麗的太太身影,為了將那些與亡者共度的日子,變成最珍貴的回憶,為了使家屬記住亡者最美好的面容,大體修復師的工作潛藏著將悲傷轉化為珍貴回憶的力量,協助生者好好說再見。

她也在事後投入災區兒童教育活動,傳授「生命的意義」。這次台南震災也有卅多位台灣民眾自發性投入大體修復的行列,他們用他們的專業與同理心減輕生者的痛苦,將人們與摯愛的情感凝練得更緊密紮實。

人應該要有體貼的心,懂得關懷別人、照顧別人,要有熱情,不是只有站在自己的本位,不是自己好就好了。應該把這樣的訊息傳播出去,且不是只有在災難發生時才體貼、關懷別人,一旦事件過了就忘了,一定要時時保有這樣的體貼心思,就像日本人把三一一地震時,對台灣人的感念一直記在心中不忘。

我有一位在日本東北岩手縣的朋友又川先生,日前來台灣,特地去養老院慰勞老人家,帶動唱給老人家歡樂。又如黑貓宅急便的例子,他們會去災區配送;有些企業會整隊去災區,跟受災戶說說話、陪伴他們、安慰他們、鼓勵他們。

這些例子都是人與人間相互體貼的溫暖與包容,這樣的互動更能把人團結起來,產生正面力量度過內心困頓時期。其實人與人有機會處在一起,乃是緣份所致,何必鬥來鬥去?而應該在平時就能對他們包容、體恤,將其修煉成自己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