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全球地緣板塊挪移的深層次觀察
2015-11-12 01:36:5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英國「超級國事訪問」,中英雙方宣示結成「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邁向「黃金時代」,之後未久,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歐朗德即接踵而來,訪問中國。德、法兩國駐中國大使還聯名發表文章,稱德法是中國的核心夥伴,準備與中國構建「鑽石關係」。美國正在南中國海針對中國色厲內荏之際,面對盟友一個個遠去,恐怕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其實,這麼戲劇性的轉變並非毫無癥兆。今年3月,英國頭一個宣布加入中國倡議、卻被美國用盡各種手段加以干擾的亞投行,從而帶動了包括德、法、義、澳在內的50多個國家紛紛加入時,英國在全球戰略上的重新選擇已傳送出了新而關鍵的信息。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影子,甚至經常被譏為是美國的跟屁狗,所以加入亞投行之舉,堪稱是英國自1944年以來最重大的獨立行動。那麼,該如何解釋全球政經板塊長期穩定以來出現的巨大變化?可以有兩個層次的觀察。淺層的,大多數人都看得到:中國快速的崛起vs.美國霸權的式微。後者無須多所著墨,公元2000年也就是世紀之交,看來是美國霸權國運的轉折點,之前,是一路上升,之後,則呈現逐步走緩之勢。至於中國,關鍵在它巨大經濟體量的吐與納。吐是輸出,從過去一般的製造業產品,到現在愈來愈多的是資本(對外投資)、重裝備、高鐵、核電等;更厲害的是吸納,從過去只是單純的引入外資,到現在吸入的則是源自於13億人口無所不要的需求,包括商品、資源、技術還有資本。這一吐一納,對全球經濟金融及產業產生的是翻江倒海的作用,沒有國家願意自外於這個體系。此所以全球政經板塊正在出現一向以美國為中心的體系,逐漸向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挪移。
除了淺層觀察之外,還可以有更深層次的觀察與分析。所謂深層次,是從西方文明崛起的三大基礎去看。三個基礎分別是:一、經濟的,即市場經濟;二、政治的,即政黨政治;三、社會的,即基督文化(或白色種族);如套用孫中山的概念,大約就是民生、民權及民族三個概念。
無須諱言,近代西方主流世界的這三個「主義」,正是西方近代文明勃興的基礎,在這些基礎上,西方世界實現了效率、公平與正義。然而這三個基礎,在進入新世紀以後,都呈現出了程度不一的麻煩,甚至是危機。
首先,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方面,貧富不均的問題日趨嚴重。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21世紀的資本論》用「大數據」證明了這個資本主義的「基因」,原因可能與全球化及企業利潤分配機制有關。重要的是它的結果,貧富惡化如果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邏輯的必然,那麼這個「不治之症」影響的不只是社會的穩定,而且還會從根本上斲傷需求,使經濟長期處於疲滯狀態。
其次,是美國模式的兩黨政治。美國當前的政治問題在於政府失能,效率不高,並在資源配置上違反公平與正義。問題根源在於包括總統大選在內的所有政治活動,幾乎都已被財力雄厚的大公司所操控,這些大財團操控了選舉,操控了國會與議員,還操控了媒體。這也是李光耀一貫質疑美式民主的原因,《美國陰謀》一書的作者杰西.文圖拉說,美國現在的問題是「兩黨獨裁」,直指問題核心。
再一個就是以基督教信仰為中心,加上白色種族優越感的社會價值,明顯地對異文化、異種族缺乏必要的同理心與包容心,無怪乎會產生杭廷頓教授的「文明衝突論」。911事件及之後的一系列反恐鬥爭,看來只會使西方的矛盾深化而難有解套之日。
看透了這樣的形勢與趨勢,或許才能夠從深處、從根源處看明白全球權力板塊正在進行中的大挪移。
2015-11-12 01:36:5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英國「超級國事訪問」,中英雙方宣示結成「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邁向「黃金時代」,之後未久,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歐朗德即接踵而來,訪問中國。德、法兩國駐中國大使還聯名發表文章,稱德法是中國的核心夥伴,準備與中國構建「鑽石關係」。美國正在南中國海針對中國色厲內荏之際,面對盟友一個個遠去,恐怕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其實,這麼戲劇性的轉變並非毫無癥兆。今年3月,英國頭一個宣布加入中國倡議、卻被美國用盡各種手段加以干擾的亞投行,從而帶動了包括德、法、義、澳在內的50多個國家紛紛加入時,英國在全球戰略上的重新選擇已傳送出了新而關鍵的信息。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影子,甚至經常被譏為是美國的跟屁狗,所以加入亞投行之舉,堪稱是英國自1944年以來最重大的獨立行動。那麼,該如何解釋全球政經板塊長期穩定以來出現的巨大變化?可以有兩個層次的觀察。淺層的,大多數人都看得到:中國快速的崛起vs.美國霸權的式微。後者無須多所著墨,公元2000年也就是世紀之交,看來是美國霸權國運的轉折點,之前,是一路上升,之後,則呈現逐步走緩之勢。至於中國,關鍵在它巨大經濟體量的吐與納。吐是輸出,從過去一般的製造業產品,到現在愈來愈多的是資本(對外投資)、重裝備、高鐵、核電等;更厲害的是吸納,從過去只是單純的引入外資,到現在吸入的則是源自於13億人口無所不要的需求,包括商品、資源、技術還有資本。這一吐一納,對全球經濟金融及產業產生的是翻江倒海的作用,沒有國家願意自外於這個體系。此所以全球政經板塊正在出現一向以美國為中心的體系,逐漸向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挪移。
除了淺層觀察之外,還可以有更深層次的觀察與分析。所謂深層次,是從西方文明崛起的三大基礎去看。三個基礎分別是:一、經濟的,即市場經濟;二、政治的,即政黨政治;三、社會的,即基督文化(或白色種族);如套用孫中山的概念,大約就是民生、民權及民族三個概念。
無須諱言,近代西方主流世界的這三個「主義」,正是西方近代文明勃興的基礎,在這些基礎上,西方世界實現了效率、公平與正義。然而這三個基礎,在進入新世紀以後,都呈現出了程度不一的麻煩,甚至是危機。
首先,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方面,貧富不均的問題日趨嚴重。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21世紀的資本論》用「大數據」證明了這個資本主義的「基因」,原因可能與全球化及企業利潤分配機制有關。重要的是它的結果,貧富惡化如果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邏輯的必然,那麼這個「不治之症」影響的不只是社會的穩定,而且還會從根本上斲傷需求,使經濟長期處於疲滯狀態。
其次,是美國模式的兩黨政治。美國當前的政治問題在於政府失能,效率不高,並在資源配置上違反公平與正義。問題根源在於包括總統大選在內的所有政治活動,幾乎都已被財力雄厚的大公司所操控,這些大財團操控了選舉,操控了國會與議員,還操控了媒體。這也是李光耀一貫質疑美式民主的原因,《美國陰謀》一書的作者杰西.文圖拉說,美國現在的問題是「兩黨獨裁」,直指問題核心。
再一個就是以基督教信仰為中心,加上白色種族優越感的社會價值,明顯地對異文化、異種族缺乏必要的同理心與包容心,無怪乎會產生杭廷頓教授的「文明衝突論」。911事件及之後的一系列反恐鬥爭,看來只會使西方的矛盾深化而難有解套之日。
看透了這樣的形勢與趨勢,或許才能夠從深處、從根源處看明白全球權力板塊正在進行中的大挪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