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陸拚財經大國 台灣走向邊緣化

【聯合報╱鄧中堅/政治大學外交系特聘教授(美國華府)】
2014.11.12 03:56 pm

今年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陸處處顯示出要和美國爭取未來貿易制度建立的主導權。換言之,中國大陸已融入市場經濟體系,且對體系內的規範有很深的瞭解,目前要進一步在體系內與歐美主要經貿國家平起平坐競爭。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戰略目標很清晰,就是在布局成為全球的財經大國,最終將取代美國。在這次會議期間,中國大陸一再凸顯的議題(如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就是在為這個目標鋪路,奠定基礎。

爭取對未來貿易制度發展的話語權,反映在中國大陸力推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路線圖。儘管在美日帶頭反對下,沒有設定最終時間表,但各國已達成共識,先要在二○一六年底前完成自由貿易協定共同策略研究,且表明FTAAP建設將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基礎上,提升透明度及開放度,藉此達成FTAAP目標。

除倡議制定亞太自貿區路線圖,還利用此次APEC加強「互聯互通」建設議題,召開「東道主夥伴對話會」,推動大陸「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戰略構想,提出四百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並說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功能和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經貿活動是以亞洲為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究竟要如何定位呢?在美國有形和無形壓力和國內政治氛圍下,我們似僅能表示支持FTAAP議題。地理上,我們處於「海上絲綢之路」要衝,是否要參與?如何參與?是否要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政府皆隻字未提。

相較之下,南韓總統朴槿惠至少表示,願意積極研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相關問題,儘管該國也受到美國的壓力。

會議期間,中韓簽署了「結束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會議紀要」,明年初正式簽署協定。兩國貨貿自由化比率均超過稅目的九十%、貿易額的八十五%。中國首次將金融、電商、通信對南韓開放,是中國大陸空前的讓步,南韓一年將可省下約五十四‧四億美元關稅,也是史上最大規模。

中國大陸目前是台灣出口的最大客戶,南韓則是台灣貿易的最大競爭對手,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訂,首當其衝是台灣的對外貿易。如以二○一三年國內生產毛額總值為計算基礎,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使雙方貨物貿易全部降為零關稅後,台灣國內生產毛額將下降○‧五%,國內生產毛額產值立刻減少了七四六億元新台幣,總出口減少一‧三四%(約減少卅七‧五億美元)。

其實,我們要擔心的不只是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們的不利影響,而是台灣在亞太經濟發展中愈來愈邊緣化。

觀察中國大陸在人民幣國際化、高鐵外交、資源外交的作為,中國大陸正朝全球財經大國大步邁進,各項布局漸次展開。與南韓簽署自貿協定恰好說明,中國大陸不會等待我們無限期的將服貿協議擱置,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步伐前進。

當我們的學運領袖只會以「兩岸權貴資本主義」這樣虛幻、無具體論述的概念,反對服貿協議、甚至反對自由經濟實驗區時;當在野黨繼續卡住兩岸監督條例審議時,全民很難期待我們能夠有效地讓經濟儘速脫困,像南韓一樣,持續向前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