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菁英」教育怎贏韓 台灣為何從蕭邦大賽消失
2015-10-22 02:15:59 聯合報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本屆蕭邦鋼琴大賽第四名陸逸軒為美籍,父親陸志鴻來自台灣高雄、母親謝文君來自大陸上海。 歐新社
分享五年一度的音樂界盛事「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束,早從一年多前,國內在討論要不要辦台灣預賽時,藝文界的預測就很悲觀;沒想到成績一公布,亞洲人囊括前五名裡的四名,台灣「置身事外」,立即引爆網路論戰。
有些酸度破表的議論巧妙包裝在「樂評」裡,殊不知本次比賽有多達十幾位評審,當中更包括歷屆蕭邦大賽冠軍,我們譏諷評審的專業,並不會抬高自己身價。反而,某些情緒發言直接嗆「好想贏(冠軍的)韓國人」,坦白率真還較值得敬佩。

筆者自己一星期來熬夜看蕭邦大賽,很享受那麼多高中、大學年紀的才子才女散發對音樂的熱愛,氣氛不像你死我活的競爭,反而像音樂同樂會。台灣雖缺席這場同樂會,但嚴格說來,裡面有半個台灣人—第四名的華裔帥哥,父系有台灣血統。然而我們也學乖了,懂得不再亂貼「台灣之光」的標籤到處湊上熱臉。

整個事情背後的嚴重性是,我們教育不再能製造菁英了,今年音樂大賽如此,明年奧運也將如此。

台灣曾流行一句話:「我們不缺人才,只是人才沒舞台」,在音樂方面,文化部成立幾年了,近日除了醜聞一籮筐,見不到對文化環境的貢獻。像蕭邦大賽那些曲子,台灣學生也在練呀,但我們環境無法照拂音樂學子,滿街跑的代課教師和流浪教授,心思不會在學生身上,專任老師們又多一副等退休的公務員心態,音樂班體系在十二年國教多元教育口號下,反而搖搖欲墜,遑論把複雜的西洋音樂技術融入我們文化背景以萃取獨特風味,在國際上光大。

類似社團聯誼活動等級的藝術教育,已成為施政主軸,甚至把「輕鬆學習」、「翻轉」、「去菁英」當成教育改革之主要訴求,貶低了人才培育的重要性與專業性。近日網路上還流傳教育部花錢徵求的所謂「美感教育」主題曲,也不過就是到高鐵站快閃唱唱流行歌,算什麼美感教育?

想贏韓國,是我們大家共同心願,這次蕭邦大賽卻再次讓此願望落空。誠然,在一個普及到變平庸的教育環境,如何提升前段人才的高標準,是政府不可迴避的課題,才得以在後浪推前浪的態勢裡,與全球競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