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濟失靈多由政治謀算堆砌而成
2015-10-22 02:15: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狀態,諸如輕忽風險、過度投機、信貸過度膨脹、經濟成長失衡、全球儲蓄過剩等現象層出不窮,貌似下一場重大危機的開端。各界大感納悶,為何在充分反思金融海嘯成因過後,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未學乖,還是陷在相同的經濟困局中?關鍵即在於金融海嘯前後的各種經濟失靈只是表象,政治失靈才是最深層的毒瘤。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錯誤的經濟模型讓主政者與投資人輕忽市場警訊,甚至認為資產價格已充分反映包括全球經濟失衡在內的風險因素,因而持續冒進,終導致美國次貸風暴一發不可收拾;馬丁.沃夫(M. Wolf)於新書《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The Shifts and the Shocks)中,援引明斯基(H. Minsky)的「金融不穩定假設」(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指出,當市場穩定的時間愈長,它的基礎就可能變得愈脆弱,一點點外生衝擊讓市場稍微偏離常態,就可能引發始料未及的大災難。因此,全球會陷入危機有一部分的理由,在於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期的大平穩(great moderation)時代,讓經濟掌舵者根深蒂固地認為經濟的韌性足以承受房市下滑的外生衝擊,完全不相信經濟會跌入深淵,以致於在危機爆發前缺乏風險意識,事後又窮於因應。

然而,若將時光倒帶至金融海嘯事發前幾年,時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斯班雖因美國陷入無就業復甦及通膨率低的狀態,而將利率長時間維持在低檔,卻也早在2005年於國會聽證時,就倡議要對可能引發房市泡沫的房地美、房利美公司加強監管,但未獲議員支持。只因當時這兩家公司透過各種遊說管道,將自己打造成協助美國民眾得以負擔自住房屋的慈善機構,讓華盛頓政治圈裡斤斤計較選票的議員們,視其為重要盟友,致使原可防患於未然的房市問題,愈演愈烈。

而本意在更有效監管銀行體系,降低發生系統性風險機率的巴塞爾協定,也同樣受到政治影響,效力大打折扣。該協定將各國公債認定為無風險資產,使其不必計入銀行須計提的風險性資產中,各國公債因而有了更多買盤,殖利率也比其他券種低,讓各國政府在容易發債且成本偏低的情況下,債務過度膨脹;金融業者也得以做大營運槓桿,美化財報數據。以歐豬五國為核心的歐債危機爆發,便成了意料中的事。

再加上歐洲領導人雖欲透過共同貨幣區降低各種交易限制,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卻又不願意放棄財政政策主權,故未納入能適時導正失衡狀態的常態性機制,導致共同貨幣區難以順利運作,種下日後經濟失衡的惡果。同樣地,當希臘政府債務高到不可持續時,為顧及德、法債權國選民的敏感神經,歐洲領導人始終不考慮以相對有效的債務減計方案處理,使希臘經濟陷入混沌、難見天日。對此,歐元集團主席榮克(J. Juncker)坦言:「我們一直知道該怎麼做,我們唯一不知道的是,如何在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後,還能夠再選上。」點出了經濟政策始終得在政治屋簷下低頭的現實。

時近年底,台灣的選舉味愈來愈重,政治人物們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能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取勝。然而,從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的實例可知,經濟失靈固然有其本身的因素,但將其從風險進一步推落懸崖者,往往是政治的謀算。

在當前台灣經濟已是千瘡百孔的窘態下,實在承受不住政治人物總以自身政治利益為優先,一而再再而三地漠視對國家整體經濟有益的發展策略。真正值得民眾交付未來的,是那些仍抱持理想、願意犧牲短暫政治利益,帶著國家走向正確方向的政治人物。畢竟,光陰不待人,若台灣繼續困在政治僵局當中,將難脫離日漸耗弱的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