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透視/蔡英文的「兩岸現狀」輪廓浮現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15 03:57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蔡英文總統10日發表國慶演說,前總統馬英九批評蔡總統國慶談話完全不提憲法和台灣地...
蔡英文總統10日發表國慶演說,前總統馬英九批評蔡總統國慶談話完全不提憲法和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期間,將當選後的兩岸政策,定位為「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此一宣示成功的化解了選民對民進黨執政的疑慮。在今年國慶講話中,蔡總統一如既往,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但是,她想維持的,是什麼現狀?如何維持?這些關鍵問題,雖然外界質疑不斷,但蔡總統卻始終諱莫如深。從最近發生的兩個事例,或可窺得若干蛛絲馬跡。
第一個事例,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九月廿六日首度到立法院施政報告,便表明他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只消對兩岸關係稍有素養,不難分辨此一主張和兩岸和平穩定的目標相去甚遠。因此,責怪院長逾越分際者有之,慨歎兩岸認知差距大者有之。但是,一個從政逾廿載的政治人物,怎麼可能犯這種政治幼稚病?顯然,這個表態有其意義!
第二個事例,是台大校園舉辦「中國新歌聲」演唱會,台大學生以校名受到矮化、草皮受損、未經學生同意等理由抗議,和民眾發生肢體衝突。先不說教育部對學生強行終止校方的契約行為,絲毫沒有管教之意;內政部長葉俊榮表示,政府可能比照過去檢肅流氓條例,訂定新法,遏止幫派介入政治。此一民主倒退的作法,卻得到行政院長的背書,指示相關部會追查這些犯罪組織背後,有無不明資金挹注,把矛頭指向對岸。政府對大陸的防範,似乎遠高於釋出的善意!年初政府思考制定保防法,最近強化對陸方人士來台的審查,似乎都印證了此一防堵的心態。
從上述兩個事例,檢視政府的大陸政策,或許可略窺堂奧一二。
兩岸政策的戰略目標,首先要考慮的,是於我有何利益;其次,是時間究竟站在哪一方,這兩個問題,也是藍綠主要的分歧所在。
對泛藍而言,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台灣的競爭力不進反退,面對中國大陸的全面崛起,兩岸對抗不再是選項,台灣必須找到化解分歧、合作雙贏的藥方,因此,陸生、陸客來台驟減,兩岸服貿協議以及貨貿協議未能簽署,進而影響台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趨勢等,都是立即而迫切的災難;但對許多泛綠的支持者而言,經貿固然重要,但卻只是蠅頭小利,與大陸的經貿過從過密,反而可能暴國家於不利的安全風險,為了確保自主,必須維持適度的距離。
總統的國慶講話,似乎相當程度的體現了此一以政治安全為導向的戰略觀。講話中有關兩岸的篇幅短,卻放在「捍衛台灣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項下,也就是三項政府重點工作中的第二項,並重複去年國慶講話的「四不」,亦即「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值得一提的是,國慶講話中兩岸的部分,位於國防之後,顯見蔡英文打算自國防和兩岸,雙管齊下反制對岸對台灣民主的威脅。
假如捍衛民主價值是政府大陸政策的核心的話,則求之於兩岸的,就不是馬英九的協商互動現狀,而更像是當前對敵式的現狀,在此架構下,重啟協商、提升陸客流量,乃至於維護或簽署協議,自然不是重點,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至今仍躺在立院了!也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領悟為何賴清德赴立院前,雖曾就發言內容和府方溝通,但卻仍然表態支持台獨的原因了。
對敵防禦不可鬆怠,捍衛價值也不能手軟,但缺乏互信的樹立圍牆,將使兩岸政治紛爭難以化解,進一步導致緊張的持續累積,和平穩定前景何在?
國慶﹒台大﹒陸客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15 03:57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蔡英文總統10日發表國慶演說,前總統馬英九批評蔡總統國慶談話完全不提憲法和台灣地...
蔡英文總統10日發表國慶演說,前總統馬英九批評蔡總統國慶談話完全不提憲法和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期間,將當選後的兩岸政策,定位為「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此一宣示成功的化解了選民對民進黨執政的疑慮。在今年國慶講話中,蔡總統一如既往,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但是,她想維持的,是什麼現狀?如何維持?這些關鍵問題,雖然外界質疑不斷,但蔡總統卻始終諱莫如深。從最近發生的兩個事例,或可窺得若干蛛絲馬跡。
第一個事例,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九月廿六日首度到立法院施政報告,便表明他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只消對兩岸關係稍有素養,不難分辨此一主張和兩岸和平穩定的目標相去甚遠。因此,責怪院長逾越分際者有之,慨歎兩岸認知差距大者有之。但是,一個從政逾廿載的政治人物,怎麼可能犯這種政治幼稚病?顯然,這個表態有其意義!
第二個事例,是台大校園舉辦「中國新歌聲」演唱會,台大學生以校名受到矮化、草皮受損、未經學生同意等理由抗議,和民眾發生肢體衝突。先不說教育部對學生強行終止校方的契約行為,絲毫沒有管教之意;內政部長葉俊榮表示,政府可能比照過去檢肅流氓條例,訂定新法,遏止幫派介入政治。此一民主倒退的作法,卻得到行政院長的背書,指示相關部會追查這些犯罪組織背後,有無不明資金挹注,把矛頭指向對岸。政府對大陸的防範,似乎遠高於釋出的善意!年初政府思考制定保防法,最近強化對陸方人士來台的審查,似乎都印證了此一防堵的心態。
從上述兩個事例,檢視政府的大陸政策,或許可略窺堂奧一二。
兩岸政策的戰略目標,首先要考慮的,是於我有何利益;其次,是時間究竟站在哪一方,這兩個問題,也是藍綠主要的分歧所在。
對泛藍而言,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台灣的競爭力不進反退,面對中國大陸的全面崛起,兩岸對抗不再是選項,台灣必須找到化解分歧、合作雙贏的藥方,因此,陸生、陸客來台驟減,兩岸服貿協議以及貨貿協議未能簽署,進而影響台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趨勢等,都是立即而迫切的災難;但對許多泛綠的支持者而言,經貿固然重要,但卻只是蠅頭小利,與大陸的經貿過從過密,反而可能暴國家於不利的安全風險,為了確保自主,必須維持適度的距離。
總統的國慶講話,似乎相當程度的體現了此一以政治安全為導向的戰略觀。講話中有關兩岸的篇幅短,卻放在「捍衛台灣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項下,也就是三項政府重點工作中的第二項,並重複去年國慶講話的「四不」,亦即「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值得一提的是,國慶講話中兩岸的部分,位於國防之後,顯見蔡英文打算自國防和兩岸,雙管齊下反制對岸對台灣民主的威脅。
假如捍衛民主價值是政府大陸政策的核心的話,則求之於兩岸的,就不是馬英九的協商互動現狀,而更像是當前對敵式的現狀,在此架構下,重啟協商、提升陸客流量,乃至於維護或簽署協議,自然不是重點,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至今仍躺在立院了!也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領悟為何賴清德赴立院前,雖曾就發言內容和府方溝通,但卻仍然表態支持台獨的原因了。
對敵防禦不可鬆怠,捍衛價值也不能手軟,但缺乏互信的樹立圍牆,將使兩岸政治紛爭難以化解,進一步導致緊張的持續累積,和平穩定前景何在?
國慶﹒台大﹒陸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