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友聯街 300米路40根電桿
2015-10-15 07:48:27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八德報導
八德區興豐路與友聯街有高密度的電線桿,不只有礙觀瞻,颱風天還有安全疑慮。 記者張雅婷/攝影
分享桃園市電線桿已陸續地下化,但八德區興豐路及友聯街短短300公尺巷弄,竟布滿近40根電線桿,成為全區電線桿密度最高區,而且還是唯一鄰近擴大都市計畫區內,唯一沒有地下化,令當地區民抱怨「一國兩制」?
經發局表示,雖友聯街與興豐路暫未列入電線桿地下化,但全市既有道路電桿地下化已30%,並要求台電每年編列5000萬元預算,將人口密集處優先納入地下化。
「從八德擴大都市計畫區走進友聯街與興豐路,宛如進入另一個世界」,呂姓民眾表示,當初縣府規畫擴大都市計畫徵收農地、建置道路及基礎設施之際,興豐路、豐田路、豐吉路農地及建地都納入計畫範圍,唯獨剔除豐田路與豐吉路中間的「友聯街」工業用地,當時就曾向市府反映能否將「電線地下化」納入考量?當時縣府卻以成本太高回絕,延宕迄今,導致友聯街電線密布宛如蜘蛛網區。
瑞德里長康秀雲指出,當年曾向台電反映,但卻要先協助「尋找變電箱據點」,泰半居民多不願意變電箱在住家前,使得電纜線地下化問題遲遲未解。
目前忠誠新村、福樂街、豐德路20巷、豐德路89巷等,颱風一來就停電,甚至部分電纜線或變電箱距離民宅僅30公分,令人觸目心驚。康秀雲說,電線桿不僅影響街道市容,安全性及居民健康都應考量,期盼市府能加快腳步協助地下化。
3千歲開心隊伍 年年練新劇碼
2015-10-15 07:48:28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新竹報導
新豐天天開心隊整齊劃一的動作,是反覆練習的成果。 記者莊旻靜/攝影
分享一支年齡加起來超過3千歲的隊伍,表現出卻比年輕人還有朝氣,新豐鄉天天開心隊40名成員,連續5年參加全國競賽,每年至少排演兩支新劇碼,長輩們樂在其中,將比賽視為盛會,今年參加全國北區競賽,獲得銀牌獎殊榮。
5年前,新豐鄉「天天開心隊」由新豐衛生所護理長曾郁晴帶領,透過衛生所志工「一個拉一個」,漸漸有規模、組織,約40名「固定班底」,還有流動成員陸續加入或離去。
天天開心隊平均年齡79歲,有多對夫妻、姊妹檔。曾郁晴說,有的老人家行動不便,但對參賽充滿熱情,會在表演中安排他們上場,也有坐輪椅的婆婆上台,採取「只坐不站」扮演土地公、土地伯,讓每位成員都有參與感。
曾郁晴說,每位長者才藝不同,她們花心思,先了解長輩的個性和專才,適才發揮。每次上場,道具、戲服也由隊員和志工回收喜帳、旗幟再利用,不浪費任何資源。
表演內容大都由曾郁晴思考、編排。天天開心成員林於隆說,她很有耐心、熱心和愛心,總是親自帶操,不厭其煩重複每個動作,一支舞要跳兩個月。
天天開心隊表演劇碼年年不同,曾上演人生劇碼娶妻、生子、福滿堂,是歡樂喜劇,還有「我不老,我還年輕」等,表達活力與熱力,感動台下觀眾,內容也會加入新竹縣特有元素。
「天天開心隊」常代表新竹縣和北區參加全國賽,老人家們企圖心十足、配合度高,志工從旁錄下練習過程播放,供成員彼此檢討、反覆練習,比年輕人還認真。
新竹生活節 周六日慢步護城河
2015-10-15 07:48:30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新竹市「2015新竹生活節」在護城河畔舉行,安排馬戲團表演。 記者李青霖/攝影
分享新竹市府為市民設計「2015新竹生活節」,本周六、日登場,民眾可在護城河畔發呆或散步,或帶本書,就著樹蔭閒讀、欣賞馬戲表演,享受午後的悠閒。
林智堅說,新竹市是年輕又富涵多元文化的城市,「2015新竹生活節」規畫了「慢步護城河」(17、18日)及「國際日」(24日)兩個單元,在護城河畔及東區關新公園兩處呈現,邀請市民及旅人一起感受如法國塞納河畔漫遊的情境。
「慢步護城河」系列,邀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街頭藝人、行動雕像、超級泡泡秀等表演,還有Q版畫、人物剪影;河畔則有獨立書屋及文創市集,展出創意手作藝品,另安排實踐夢想與品味生活演講及兒童故書屋、DIY;東門城廣場在17日、18日下午兩點,還有搖滾新竹熱音賽及熱舞賽。
林智堅說,竹科從業人口多,加上清、交等6所大學及國家級科研單位,新竹市有許多外籍人士,約占全市人口數3.76%,相當國際化,因此,舊城區漫遊之外,24日在關新公園辦「國際日」活動,邀請17國外籍朋友,安排紐約、肯亞、森巴、法國康康舞等表演,以及異國美食品嘗。
他說,國際日除了讓外籍人士一解鄉愁,也讓新竹人了解異國文化與美食,增進東西文化交流;相關訊息可上文化局官網或臉書搜尋:「新竹生活節」。
花都藝術節 榕樹下.偶說書
2015-10-15 07:48:31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文化局昨在台中文學公園榕樹下宣傳台中花都藝術節,聲五洲掌中劇團以布袋戲結合古典文學,跨領域表演。 記者喻文玟/攝影
分享
台中花都藝術節23日開幕,因目前仍少有市民得知,文化局加強宣傳,連續兩天辦宣傳活動,昨在台中文學公園主打「文學跨域」主題,活動期間各區圖書館舉辦文學演唱會、布袋戲表演、Cosplay表演。
昨在公園榕樹下,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以布袋戲方式呈現「書中自有掌中戲」,團長王英竣打造一本「書」的戲台,以逗趣人偶現身「說書」;迎光社Shining Band以音樂方式,重現「重臨柳川」一詩。
文化局指出,文學跨域系列音樂會共3場,24日下午4點半在台中文學公園、25日西屯區圖書館戶外廣場、11月1日再回到台中文學公園「遇見鄉土.唱遊文學」,演出團體有朱約信、陳明章、吳志寧、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免費入場。
首辦的台中花都藝術節包括原本爵士音樂節、光影藝術節,再加入古典音樂、傳統藝術、文學,研考會調查有7成7市民支持藝術下鄉,但多數人看得霧煞煞。立委黃國書認為,全新花都藝術節希望變成未來每年例行性藝術活動,首次推出市民可能要重新認識,開幕前知名度仍不夠可想而知,建議市府根據今年成效,陸續調整腳步。
穿制服去上學 阿嬤們圓學生夢
2015-10-15 07:48:33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蘇澳報導
9位阿嬤與孫子一起上學,令人覺得彷彿跨越時光隧道。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國片電影吹起學生風,昨天士敏國小舉辦「長者揹書包上學去」活動,幫助蘇澳鎮長安社區9位阿嬤體驗背書包著制服的一日學生生活,祖孫牽手走進校園,彷彿走過時光迴廊。
士敏國小為幫助長安社區長輩一圓學生夢,舉辦「長者揹書包上學去」,盧蓮芝、黃阿鸞、陳阿菜、洪月里、林秀琴、賴妙子、黃秀儉、鄭幸子、李淑貞等9位阿嬤身著制服,牽著孫子,排隊過馬路,走進校園回憶童年時光。
阿嬤們年齡為70至88歲,雖然人生經驗與童年記憶不盡相同,但都希望穿上制服重回校園。
她們的制服與書包都出自賴妙子阿嬤的巧手,她憑著模糊的印象與陳年照片,做出孩提時期記憶中的制服。阿嬤們一穿上制服,便開心地笑鬧起來,瞬間從80歲變成18歲般,洋溢青春氣息。
「覺得很滿足!」月里阿嬤說,早期社會重男輕女,從小在別人家當童養媳,8歲起開始帶小弟,若尿布的痕跡洗不掉就會被狠打,羨慕兩個弟弟都能讀書,對於早期的女孩不能讀書,覺得真怨嘆!
阿菜阿嬤說,從小就要賺錢養家,年輕時期便拿鑽頭、打壁、做小工擔磚,每天使力賺血汗錢。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想要識字、讀書,就能做較輕鬆工作。
校長李博文說,藉由活動希望能一圓老人家的心願,且增進祖孫感情,並讓學生知道讀書機會得來不易,要珍惜。
公告版位
- Oct 15 Thu 2015 15:26
台灣百寶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