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國際併購 台灣產業的新課題
2015-10-15 01:46:0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中國大陸積極展開海外併購,尤其是大陸紫光集團出手收購多家國際大廠,甚至挖角前南亞科技總經理高啟全,都是台灣產業界最關注的議題。

中國以國家力量展開國際併購,相對來看台灣則只有少數零星的布局,導致兩岸產業發展格局與前景出現明顯落差,也是近來紅色供應鏈崛起過程中,最令台灣擔憂之處。

合併收購之所以會出現,通常是企業無法再靠自身力量有機成長時,便需要透過併購推動進一步成長。不過,檢討台灣過去的產業發展,無論國內或國際的併購活動都相對很少,台灣許多產業都發展得相當早,為何在當前風起雲湧的國際併購潮中,卻只能當一位旁觀者?

細究原因可能有幾個,一是過去台灣企業有多次海外併購失敗經驗,讓企業主裹足不前,第二是政府支持力量不足,沒有政治支援做為後盾,第三則是台灣內需市場小,難以支撐收購後的成長,第四是資本市場給予科技股的本益比普遍較低,海外收購成本較其他國家高。

在這幾項因素中,第一項導致CEO怯於進行跨國併購與營運,心理因素影響較大,至於第二、三項則是台灣小國寡民,內需市場不大,難以與大國相比,在產業競爭已成為國與國的競賽下,台灣企業較難取得海外收購的優勢條件。

至於最後一項因素則是現實層面的問題,由於台灣科技股目前本益比都在10至15之間,大陸則普遍在50以上,因此,若以換股方式進行收購,台灣企業要花的成本將達到大陸同業的四至五倍。台灣資本市場低迷,股價本益比偏低,甚至成為近來大陸業者反向收購台灣高科業的主因。

不過,除了前述四項負面因素外,台灣企業也並非完全沒有正面優勢。事實上,台灣企業幾乎在每項領域都發展得更早更成熟,不論人才、國際化經驗與資金實力都已有相當累積,在國際併購的經驗與學到的教訓也更豐富,如果能夠在過去的基礎上加緊併購腳步,兩岸的實力差距不至於那麼容易被拉近。

在資金實力上,台灣也不如想像中弱勢。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所有上市公司盈餘總額超過9,000億元,累計帳上現金更高達5.9兆元;排名前20名的企業,現金部位至少都在500億元以上,台灣企業並非沒有錢做海外併購,重點還是在於CEO有沒有將併購視為重要策略布局並確實貫徹執行。

此外,即使大家普遍認為台灣內需市場太小的問題,其實這個觀點也不見得正確。例如在全球影響力日益重要的製造4.0趨勢上,台商不論從傳統產業到科技產業,都掌握了全球絕大多數的製造工廠,因此以製造4.0的「內需市場」來說,台灣其實是擁有最多資源與商機的大國,只要好好耕耘,絕對可以在這個大趨勢中取到一席之地。

對台灣產業界來說,除了政府行政效率及產業政策等問題無解以外,在其他負面因素中,都仍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元素與力量,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上,企業經營者若擁有更大的經營格局與願景,以及突破困境的決心與毅力,必然看到的都是機會而非限制。近年來台灣也有不少企業如鴻海、聯發科、台達電、研華等,傳統產業也有友嘉、上銀等,抓緊機會展開多方收購行動,藉以補強本身的不足,也足以做為台灣企業的表率。

近日戴爾電腦宣布以670億美元併購資料儲存大廠EMC,再度創下科技史上最大的併購案,戴爾與宏碁、華碩同為老牌電腦公司,如今透過股票私有化後進行重大整併工程,也是期待復出後可以有一番全新面貌。

合併收購不僅為全球資訊產業帶來革命性衝擊,對於如今陷入苦戰的台灣資訊業,更是一門值得好好琢磨的新修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