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蔡政府須跳脫同溫層的思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30 03:21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天以民進黨主席身分,聽取政務委員鄧振中報告新南向政策,指示國營事業要當這項政策的領頭羊。 記者蘇健忠/攝影
最近一綠一藍兩個新民調出爐,「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蔡英文總統的聲望已跌至卅八%,TVBS民調則指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僅廿七%;比起五二○剛就任時的七成支持度,兩者皆已折半。這樣的民意,對就任僅七個月的新政府,當然是一項嚴重的否定。問題是,蔡總統對於民意驟跌是否有所警覺?她有沒有辦法調整自己的施政步調及方向?
從蔡英文和林全近日分別與立委和媒體的談話看,政府高層似乎仍未意識到這股民意不滿的壓力應如何紓解。例如,蔡英文和綠委餐敘,提到明年下半年要「開始拚經濟」,在此之前,要先處理年金改革等重大議題。可見,「拚經濟」在總統的執政順位中,竟是在很次要的位置。又如,林全說內閣目前沒有調整計畫,至於投資環境的改善,他則寄望於顯不相關的《電業法》、《公司法》之修改。這些說法,既缺乏說服力,也看不出政府有回應民意力挽狂瀾的決心,著實令人失望。

蔡政府施政不獲民意支持,除了「民意如流水」之類的陳濫因素外,其實有一個結構面的深層因素,那就是:政府團隊的「同溫層」太窄,官員視野太過單一,因而無法照顧國家治理的複雜面貌及社會大眾的多元需求。且看,蔡總統的核心執政團隊,幾乎就是她競選團隊的同一批人馬。這些人員的裝備和技能雖打贏總統選戰,未必足以治理一個國家;但蔡英文卻不積極設法對外攬才,以為這批人就足以幫她撐起整個台灣的治理。

蔡英文用競選團隊的同一班底來治理國家,立即產生了兩個問題:其一,競選時的戰略,採取的是在野思維及在野立場,目的在攻擊執政者,這與執政所需的建設導向的完整治理架構大不相同。也因此,我們看到,蔡政府過去七個月的施政經常左支右絀,顧得了東邊,就顧不了西邊;解決了一個問題,卻衍生更多後遺症。華航罷工、一例一休修法、同性婚姻等問題,表面上看,蔡政府似乎採取了新思維因應,但結果其實是治絲益棼。

其二,在野競選時凝聚的國政方針,不但可能產生視野的誤差,更可能因時間的滯後及情況的變化,產生現實的落差。因此,如果一味根據競選時的假想藍圖來治國,除了與現實的節奏變化脫節,更可能使人民對新政府的期待一次又一次落空。遺憾的是,蔡政府一上台就先把兩岸關係打入冷宮,然後把「轉型正義」的招牌掛上神殿,開始在歷史的灰燼中翻找黃金;至於人民殷切盼望的振興經濟及生活改善,時程卻被排到一年之後。這樣的施政順序,只死盯著過去,卻看不到眼前人民的痛苦,豈不太瞎?

蔡英文的民調雪崩式下滑,除反映其團隊的同溫層太窄,感受不到人民的喜怒,也說明政府決策思維相似度太高,無法跳脫框架的侷限。如此往覆循環,很快就出現馬政府時代的「自我感覺良好」現象,實非佳兆。問題在,「同溫層」一旦形成,團隊成員就會愛上這種「相互取暖」的舒適感,而失去自我檢視的能力,這才令人擔心。

且看,蔡政府執政七個月來,內閣一些顯不適任的閣員仍在那裡尸位素餐,總統府懸缺兩個多月的秘書長,至今仍未找到新人,彷彿也無所謂。此外,資政好不容易公布名單,卻有多人請辭;至於近日剛剛公布的長串國策顧問名單,則遍尋不到幾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名字。這些,究竟說明了蔡政府核心成員的排他性太強?或是包容性太弱?抑或是蔡總統尋遍全國,卻找不到可堪入其眼簾的人才?

以蔡英文民調滑落的速度,我們擔心,等到她想要回頭努力拚經濟,恐怕已經時不我予。蔡總統用人有其潔癖,但其周遭同溫層的夥伴顯然已侷限了政府的表現,目前她該做的,恐怕就是打開心胸和視野!

蔡英文﹒民調﹒林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