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行一/科技無法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08 23:58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CNN最近一個影片紀錄因地球暖化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加快的現象,格陵蘭島被冰層覆蓋的地方竟出現一個湖,湖面逐漸擴大中;島上表面冰溶解後的水往下侵蝕,滲透到底端後,讓底層海水中的冰加快融解,這是既美麗又駭人的現象。
全世界已有許多人參加北極觀光行程,冰層溶解,讓愈來愈多人可親近北極觀賞奇景,但融冰產生的水卻將帶給人類難以想像災難。人類一直都是這樣,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獲益,卻也不知不覺破壞它,難怪影片最後說,人類已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只是,是負面力量。
科技因人類的慾望而產生,新發明都是為了讓生產力增加,生活更好,當人類吃到了科技的甜頭後,就由儉入奢,再也無法回頭。前一陣子台灣大停電,停電帶來的不方便讓大家驚覺再也無法回到缺電時代,因此解決方案是發更多的電。
降低生活水準,減少發電量絕不可能是政治正確選項,當發電增加惡化空氣汙染後,解決方案是蓋更多的天然氣電廠,減少燃煤電廠,或者是想辦法用替代能源,例如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雖然新能源可能產生新的環境影響,但是還不知道會有多負面,發生後再尋求解方。
人類一直是生活在這種矛盾的正向與惡性循環中,一開始享受科技的益處,從而更努力地發明新科技,等到科技帶來壞處時,就想辦法以新科技解決問題,新科技解決一些老問題,卻也產生新問題。當燃燒汽油的內燃機汽車取代馬車後,空氣汙染隨之而來。當電動車漸漸取代汽油汽車時,汙染減少了,最新科技的無人駕駛汽車又將產生失業等問題,接著可能是貧富差距更惡化,問題一直矛盾循環下去,伊于胡底。
為了要達到2025年地面型太陽能發電達1700萬瓩,經濟部已盤點2萬5124公頃...
為了要達到2025年地面型太陽能發電達1700萬瓩,經濟部已盤點2萬5124公頃土地,包括鹽業用地、不利耕作區、水域、埤塘、文蛤養殖區等。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為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經常提供誘因刺激新科技的產生,為了讓太陽能早點取代化石能源,政府補貼民眾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也以補貼性的高價格向太陽能電廠購買電,這種經濟誘因迎合私慾;其實私慾一向是科技進步的基本原因,就算政府不提供誘因,私部門只要有利可圖就會產生新科技,我們現在無法離身的智慧型手機日新月異,唯一原因就是手機廠商受惠於換機潮。
人類必須認真思考:「因私慾產生的科技是否可能解決科技帶來之惡?」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解決問題的科技剛好也迎合私慾,而且這個科技沒有產生新的壞處,徹底阻斷上述的矛盾循環;以歷史軌跡觀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為了私慾,會不斷發明新科技,過程中就會產生惡果,而這惡果也符合私慾,機車帶來的空汙就是很好的例子,機車廠商獲利,騎士受益於交通方便,但空汙日益嚴重。
在科技與私慾互相餵養的現實環境中,寄望以科技解決顯然不太可能,最終必須是「非」科技解決方案,從調整私慾的人文角度解決,如果一味地投入科技發展,現在面對的問題只會持續惡化,當冰山上層緩慢溶解時,底層正在崩潰,科技解決方案已有點遲了,必須趁還來得及時認真思考非科技面的解方!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08 23:58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CNN最近一個影片紀錄因地球暖化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加快的現象,格陵蘭島被冰層覆蓋的地方竟出現一個湖,湖面逐漸擴大中;島上表面冰溶解後的水往下侵蝕,滲透到底端後,讓底層海水中的冰加快融解,這是既美麗又駭人的現象。
全世界已有許多人參加北極觀光行程,冰層溶解,讓愈來愈多人可親近北極觀賞奇景,但融冰產生的水卻將帶給人類難以想像災難。人類一直都是這樣,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獲益,卻也不知不覺破壞它,難怪影片最後說,人類已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只是,是負面力量。
科技因人類的慾望而產生,新發明都是為了讓生產力增加,生活更好,當人類吃到了科技的甜頭後,就由儉入奢,再也無法回頭。前一陣子台灣大停電,停電帶來的不方便讓大家驚覺再也無法回到缺電時代,因此解決方案是發更多的電。
降低生活水準,減少發電量絕不可能是政治正確選項,當發電增加惡化空氣汙染後,解決方案是蓋更多的天然氣電廠,減少燃煤電廠,或者是想辦法用替代能源,例如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雖然新能源可能產生新的環境影響,但是還不知道會有多負面,發生後再尋求解方。
人類一直是生活在這種矛盾的正向與惡性循環中,一開始享受科技的益處,從而更努力地發明新科技,等到科技帶來壞處時,就想辦法以新科技解決問題,新科技解決一些老問題,卻也產生新問題。當燃燒汽油的內燃機汽車取代馬車後,空氣汙染隨之而來。當電動車漸漸取代汽油汽車時,汙染減少了,最新科技的無人駕駛汽車又將產生失業等問題,接著可能是貧富差距更惡化,問題一直矛盾循環下去,伊于胡底。
為了要達到2025年地面型太陽能發電達1700萬瓩,經濟部已盤點2萬5124公頃...
為了要達到2025年地面型太陽能發電達1700萬瓩,經濟部已盤點2萬5124公頃土地,包括鹽業用地、不利耕作區、水域、埤塘、文蛤養殖區等。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為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經常提供誘因刺激新科技的產生,為了讓太陽能早點取代化石能源,政府補貼民眾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也以補貼性的高價格向太陽能電廠購買電,這種經濟誘因迎合私慾;其實私慾一向是科技進步的基本原因,就算政府不提供誘因,私部門只要有利可圖就會產生新科技,我們現在無法離身的智慧型手機日新月異,唯一原因就是手機廠商受惠於換機潮。
人類必須認真思考:「因私慾產生的科技是否可能解決科技帶來之惡?」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解決問題的科技剛好也迎合私慾,而且這個科技沒有產生新的壞處,徹底阻斷上述的矛盾循環;以歷史軌跡觀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為了私慾,會不斷發明新科技,過程中就會產生惡果,而這惡果也符合私慾,機車帶來的空汙就是很好的例子,機車廠商獲利,騎士受益於交通方便,但空汙日益嚴重。
在科技與私慾互相餵養的現實環境中,寄望以科技解決顯然不太可能,最終必須是「非」科技解決方案,從調整私慾的人文角度解決,如果一味地投入科技發展,現在面對的問題只會持續惡化,當冰山上層緩慢溶解時,底層正在崩潰,科技解決方案已有點遲了,必須趁還來得及時認真思考非科技面的解方!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