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新布局 壓縮國軍空間、區域爭霸
2017-10-30 00:45聯合報 張延廷/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
這次中共十九大報告表面上未提出對台的強硬軍事鬥爭姿態,但從共軍近期一連串新領導布局的發展觀之,可窺知中共對台軍事準備將以強化共軍組織改革及加強外軍交流,積極壓縮台灣軍力成長的空間與力度,繼續拉大兩岸戰力差距,為對台政治鬥爭做後盾。

習近平在第一任期執行的反貪打腐作為,即是徹底肅清江澤民派在軍中的影響力,確立習核心對共軍的完全掌控,繼續中共一貫「黨指揮槍」的原則。使軍隊領導與效忠習政權鏈結成同一性,並配合五大戰區的規畫與軍事組織調整,進行新層次的軍事布局,在對台鬥爭以及區域爭霸上發揮關鍵影響力。

在共軍戰略由「積極防禦」轉向「積極進攻」的演變過程觀之,共軍很明顯大量參酌美軍「聯合作戰」的組織架構,將共軍原本具國土防衛優勢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等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併成「戰略支援部隊」。並在戰略結構上能支援戰場達到全域作戰的目標,使共軍在空中、太空、網路和電磁戰場能取得明顯優勢,保能最大發揮戰力,藉以抵消美、日在東海區域長年保有的抵近偵察優勢,以及突破美軍近年逐步以太空裝備所建立的第五代系統的高端、高科技能力。

再者,中共近年不斷參與國外軍事合作與維和行動,刻意讓世界看見共軍裝備呈現跨世代的發展態樣並宣揚「國威」,此時正值習近平反腐的推動期,在大陸內部可宣傳民族主義與強軍強國的有機連結,同時也能為軍改樹立合理的鋪陳途徑。並藉此換上具有科技背景的專業軍官出任部隊領導人,在換梁換柱的結構調整下,讓共軍以新裝備、新首長的結構受控於習核心領導體系之下,兼顧對人民展示另一型態的共軍樣貌。

共軍目前聯合作戰理論的「以空護海、以海護陸」是以跨越軍種本位主義為目標,並積極參酌外軍演訓經驗,讓海空戰力能達到遠海突防的實質效果,藉此實力直接和太平洋美軍進行同一等級的抗衡。可見得瞭解外國軍隊的作戰型態與戰力水準,已成為當前共軍高層的必備課題,共軍在未來會更進一步強化對外軍的交流,並大量壓縮國軍與外軍交流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