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梯言/神木、神人、庸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03 03:35 聯合報 公孫策
85


包含多家媒體工會成員,上午前往行政院抗議,呼籲行政院和勞動部應正視媒體業者長期漠視法令、人力不足、Cost down問題。記者胡經周/攝影
勞動部取消一條卅年前的解釋令,因而「勞工不得連續工作超過六天」。結果運輸業率先發難「中秋連假減班」,記者公會質疑「難道奧運採訪記者必須在第七天休息?」,眾多上班族更擔心「以後將失去彈性放假的小確幸」。柯P則直白道出:「我們的勞基法(關於七休一)只適用於製造業。」
反對聲浪大到蔡總統不能不介入,由林揆在院會裁決「延後二個月實施」。網路上傳來一個笑話:新政府被罵「髮夾彎」罵怕了,這次不敢說「取消」,只好說「延後實施」,於是,髮夾彎變成了「S彎」。而勞動部原本希望延後六個月實施,林揆只同意二個月,則是「大S變成了小S」!

平心而論,勞動部的原意是良善的,是為了不讓黑心雇主過度操勞工。可是官僚體系的思考僵化,總是用一紙公文,就要人民「一體遵行」。問題在於,產業結構已經不是完全以製造業為主,要求全體勞工一律「作六必須休一」,乃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易言之,勞動部應該隨著產業結構改變,針對不同產業,做出符合該產業特性的「七休一」解釋。可是,那樣太麻煩了,公務員不幹的。結果呢?還是要對提出異議的行業「做特別彈性考量」。一樣得麻煩,平白惹出一堆怨氣。

《莊子》的寓言:南伯子綦在商地的山丘上,看見一棵神木,樹蔭大到可以遮蔽一千乘四馬大車。子綦心想:「這棵樹必然有它的特殊之處。」

子綦仰觀神木的枝幹,拳曲而不能做建材;俯視它的大根,裂縫從木心向外開口,不能做棺槨;舔它的葉子,嘴巴為之潰瘍;嗅它的氣味,令人如大醉般三日不醒。

子綦頓然了悟:「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材』,才能長這麼大啊!『神人』就是想通了這個道理,所以總是秉持『不材』原則處事啊!」

勞動基準法頒布已經卅二年,當初堪稱國家進步的一道里程碑,卅多年來,也庇蔭了數千萬勞工,稱得上是「神木」了。

可是,法律很難及時跟上社會進步的腳步,一旦發生落差,就得靠政府以行政作為彌補法令的不足。

很遺憾,這一次事件讓我們發現,官僚的思想還比法令更遲鈍。政府機關裡太多「神人」,以「不材」為生存之道,因此才發生這一次的「大S變小S」風波:繞了兩個圈子,仍然回到原點。卻大大傷了政府威信,可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了!

勞動部﹒七休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