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若不遷 道歉是假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03 03:35 聯合報 拉那路/國小教師(東縣金峰)
兌現競選時承諾,蔡英文總統(右)日前發表三千字道歉文,成為首位對原住民族道歉的總...
兌現競選時承諾,蔡英文總統(右)日前發表三千字道歉文,成為首位對原住民族道歉的總統,她特意穿著排灣族圖騰外套,向步入總統府內的16族原民代表彎腰致意。 記者侯永全/攝影
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的講稿中,有一段讓我動容的語句:「今天仍然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向原住民道歉,這就是我道歉的最大原因!」的確,社會仍有不少人不夠了解原住民,有意無意的歧視,進而營造對原住民不友善的環境。
四十年前,我讀台北市區小學,導師當著全班同學面前指責我黝黑的膚色是因為不洗澡所造成,並且說「他們山地人都不洗澡,不要跟他玩」;廿多年前,我們到台中市區校外教學,我們的孩子從遊覽車下車時,有一個媽媽牽著他孩子的手,快速的往後退,口中驚呼「山地人耶」。
幾年前,在一場教育研習中,擔任講師的說台東學力成績在全國盡陪末座,是因為原住民人口比例高;前幾年,我到銀行辦貸款,在填資料時,櫃員看到我的傳統姓氏,他說「台灣會亂,就是因為你們這種人,愛惹麻煩,改那麼奇怪的名字!」
一直到現在,原住民仍常被用異樣眼光看待,或是被忽視、排擠。從證件無法完整列出傳統姓名就看得出來,像我的名字「瑪迪林.拉那路」,有的證件上是「瑪迪林.拉」,有的是「瑪迪林拉那」,甚至有的是「見記事欄」,如果連名字都無法正確完整的呈現,還談何尊嚴、人權!
蔡總統雖然展現誠意,但道歉後的具體作為,才是驗證誠意的開始。我認為在核廢料議題上,讓我比較失望:
一、總統提到在還沒找到最終儲存地點前,要對當地人做補償。這樣的說法無法接受,既然已經承認核廢料是透過欺騙、蠻橫的手段放在蘭嶼,怎麼能讓錯誤繼續下去呢?跟之前政府有何不同呢?
二、我相信蘭嶼居民不在乎補償金,就是要把他們視為惡靈的核廢料趕出蘭嶼;用補償金來延長遷出時間做法,很卑劣。我呼籲,小英政府訂出明確時間表,技術層面可以克服,重點是當政者有沒有同理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廿年前進行反蘭嶼國家公園的田調時,島民幾乎都反對設立,而反對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因政府用欺騙方式將核廢料放在島上,對政府失去了信任。
今天,核廢料在蘭嶼躺了卅年,歷經改朝換代,一次又一次的敷衍,拉開了蘭嶼人與台灣島的距離,原本期待蔡總統的道歉文能弭平核廢料造成的隔閡,但還是失望了。
核廢料被用不當方式放在蘭嶼島,對居民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補償金的多寡,而是基本的尊嚴、人權沒有被重視!
基於轉型正義的落實,蔡總統要思考的不是補償金的問題,而是要下決心動用所有資源,將核廢料立即遷出蘭嶼,否則所有的道歉都是假的!
蘭嶼﹒核廢料﹒原住民
公告版位
- Aug 03 Wed 2016 00:13
核廢若不遷 道歉是假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