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鐵工愛撿照片 意外找回老汐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8 09:18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汐止報導

image
1987年汐止大淹水時期,姚添進救回不少遭丟棄的照片,最遠可追溯至清代。 記者王柔婷/攝影
分享
1987年汐止大淹水時期,在地人姚添進救回不少因泡水遭居民丟棄的老照片,最遠可追溯自清代;姚添進蒐集的老照片、文獻已逾千件,12月起在汐止區公所展出,讓民眾回味老汐止的生活光景。

55歲的姚添進是汐止在地人,年輕時做鐵工起家,30多年來他在汐止各角落蒐集老照片,從家家戶戶清出的垃圾堆中救回百餘張老照。

姚添進說,當初撿回舊照片時,僅拿回家保存,沒有特殊用途,10多年前有人耳聞他蒐集舊照,希望能借出幾張供學校、地方編纂歷史書籍,他才發現老照片用途,也開始為舊照「尋根」。

每張老照片,都被姚添進包膜保存,照片旁加註人、事、時、地等背景資料,他說,有一張汐止國小第一屆的全體照,是他花10年的時間拜訪地方仕紳、長輩才得以確認年份,「常有長輩流淚跟他分享老照片」的故事,感嘆物事人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去年與姚添進等人合作,完整掃描姚保存的舊文獻、照片,11月出版「汐止的老契約文書與舊照片」一書,供國家圖書館收藏。

姚添進與好友林金梓、方德良目前在汐止區公所一樓推出「水返腳懷舊照片展」,林金梓形容姚「認真把垃圾變黃金」,由於場地限制,照片僅展出50餘張,展期至12月底。

師生戀修成鑽石婚 「恕」一起60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8 09: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image
鄭貽馨(中)與鄭林金繁(右)結婚滿一甲子,一起牽手走過60年,市長江聰淵前往祝賀鑽石婚。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
蘭陽女中退休教師鄭貽馨與妻子鄭林金繁,60年前共結連理,夫妻不曾吵架,靠著「勤、儉、忍、讓、恕」牽手一甲子,宜蘭市長江聰淵昨天前往祝賀鑽石婚,鄭林金繁表示,「恕」是維持家庭和氣的關鍵,用寬恕的心待人待己,不必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

宜蘭市公所慶祝升格75周年,首度舉辦結婚滿60周年的鑽石婚表揚,轄內共有3對牽手一甲子的夫妻,包括鄭貽馨與鄭林金繁、許崇埔與許李阿信、尤茂庚與李寶蓮,江聰淵昨天前往祝賀。

曾任教於蘭陽女中35年的鄭貽馨,與相差14歲的鄭林金繁經人介紹結婚,談起2人相識到結婚過程,鄭林金繁表示,丈夫是蘭陽女中初中部的國文老師,雙方在學期間沒有逾越師生關係,直到出社會後,因為常到鄭貽馨嫂嫂開的書店看書,家人積極撮合,丈夫一度認為是自己的學生不太好,但在家人鼓勵下突破障礙,攜手走過60年。

鄭林金繁說,丈夫脾氣比較不好,但雙方不曾吵架,她都秉持著「恕」,讓丈夫氣頭過後自己發現有錯,用寬恕的心對待家人與朋友,因為每個人對事情看法不一,與其責備,倒不如用寬恕的心待人,把吵架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鄭貽馨夫婦得知市公所將表揚,以市長江聰淵名字寫藏頭詩,用墨寶書寫家訓「勤、儉、忍、讓、恕」贈給江聰淵,看到鄭家夫妻鶼鰈情深,江聰淵笑說「是來學習夫妻的相處之道」。

黃金博物館老厝 防颱靠「雨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8 09:18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新北報導

image
在豪雨或強風來襲前,博物館服務人員要在最短時間內,以純熟技巧將各館舍的雨戶一片一片地裝設起來。 圖/黃金博物館提供
分享
日治時期的木造房舍古意盎然但維護卻不容易,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為每棟建物量身打造,符合建物外觀又實用的「雨戶」及「戶袋」,在秋冬東北季風吹襲之際顯得別出心裁。

黃金博物館表示,雨戶是一種木製門板(或是外板拉門),尺寸大小依據每棟建物門窗大小而不同,裝設方式也各有其異。在豪雨或強風來襲前,博物館現場服務人員與保全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純熟技巧將各館舍的雨戶自平常收納的「戶袋」取出,一片一片地裝設起來。

等豪雨強風離境後,再一一將雨戶收起。這些平時遊客見不到的堅強防災設備,也是今年多次的強颱來襲時,保護本館日式木造建築、使災害降至最低的屏障之一。 因博物館內日式木造建築多,尺寸各異的雨戶數量也十分龐大,在進行裝設工作時,常吸引遊客圍觀與討論。

來自高雄的李先生說,每次遇到颱風,只知道家裡的玻璃窗戶上要用膠帶貼大大的X來加強穩固,來這裡才知道日式建築竟然是以這種裝設木門板的方式來防颱,感覺方便又堅固耐用。 而位在博物館鄰近的市定古蹟「金瓜石太子賓館」及「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三毛宅),因風災受損暫停開放參觀。

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表示,古蹟修復的程序與技法較為複雜,已函請該2處古蹟的管理單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提送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可望在明年完成修復工作。

中埔觀光新亮點 夢幻賞蝶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8 09:18 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中埔報導

image
光影變化 親子共賞傍晚賞蝶館內圓洞透過五彩燈光,形成浪漫光影變化,吸引親子入內感受。 圖/洪年宏提供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哇!好美」嘉義縣中埔鄉綠盈牧場再創觀光新亮點,牧場老闆顏志輝與弟弟顏偉傑,以賞鳥屋概念發想,設計觀察蝴蝶生態的夢幻賞蝶屋,將教堂妝扮浪漫五彩,不僅吸引親子前來體驗,更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拍攝新景點。
顏志輝表示,經近幾年觀察,他發現絕大部分農場都以大型網室,把蝴蝶關養在網室內,供遊客進入賞蝶,他認為,應該是人要在屋內,以不打擾蝴蝶生態下做觀察,觸動他想改變的來源。

顏志輝與喜愛攝影的弟弟顏偉傑,共同討論概念後,邀請設計師一起著手設計賞蝶館。為增加特殊性,擅長攝影的顏偉傑運用專長,建議牆壁使用大小不同圓形塑膠水管,呈現不同時間館內的光影變化。

特別的是,圓形幾何水管拼起的大面牆上,有著大大的十字架造型,傍晚時,戶外五彩投射燈從外面打入室內時,不僅增添神聖感,圓洞更如泡泡充滿室內,美得讓人目不轉睛。

顏志輝說,賞蝶屋外已先種滿蜜源植物,準備迎接春天賞蝶季到來,民眾如想拍攝五彩繽紛的賞蝶屋外觀,建議傍晚5點到6點,是最佳拍攝時間。

佛雕師藍傳宗 創作不設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8 09:1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雲林報導

image
生活就是藝術長度60公分的虎頭蜂,是藍傳宗的得意創作。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家住雲林縣古坑鄉的藍傳宗,是位佛像雕刻師並經營佛具用品店,但隨著進口大陸佛像的衝擊,身旁雕刻師傅多數轉行,他的雕刻刀也塵封10多年,在經濟條件穩定後,他再次拿起雕刻刀,並設計構思一雕一琢雕起小豬、鳳梨、蝴蝶、蜜蜂及獨角仙等木雕藝術品,栩栩如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9歲的藍傳宗說,他國中畢業後就去當雕刻學徒,從基本磨雕刻刀學習,40多年來雖然曾停止雕刻,但內心對雕刻的喜愛,讓他重拾雕刻刀,雕刻各式各樣動植物。

其中長達60公分的虎頭蜂木雕,是他的得意作品,耗時半個多月,每天醒來忙完店面事務就開始雕刻創作,一天至少雕10多個小時,「時常廢寢忘食」他笑著說,就是想盡早做出成品,看看自己腦中構想與現實有無差別。

藍傳宗表示,想到什麼就雕刻什麼,生活周遭都是靈感來源,若指定雕刻樣式,他反而會雕不出來,民眾如果欣賞他的作品有意收藏,他願意大方割愛,但前提是要尊重他的作品,購回後不再做任何修改,歡迎同好一起交流切磋,更希望有人能傳承他的技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