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朗/「一帶一路」與大國博弈
2015-11-02 01:31:05 聯合報 高朗
隨著南海問題升溫,大國角力成為區域安全的隱憂。

近幾年美、日針對中共的外交、軍事活動,日趨積極。範圍從太平洋延伸至印度洋,從東南亞延伸至南亞及中亞。

今年十月美、日與印度在孟加拉灣舉行聯合軍演,隨即美國國務卿與日本首相訪問中亞國家。這些舉動若加上美國軍艦日前逼近中共控制的南海島礁,及中共「一帶一路」所規劃的路徑,不難看出大國博弈的整幅圖像。

這場角力源自中國大陸快速的崛起,影響美國既有影響力,也衝擊美國所建立的區域秩序,因而造成不斷摩擦與緊張。

以「一帶一路」為例,中共認為屬「互利共贏」的發展戰略,在美國眼裡,卻充滿疑慮,擔心中共在關鍵的地緣位置布下棋子,美國若無相應動作,等中共成了氣候,往後更難約制。

中共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方向清晰,內容過於廣泛,不論絲綢之路經濟帶或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究竟多少國家參與?將投入多少資源?又如何落實?這些重要細節,仍需一段時間方能看出輪廓。

有些人將「一帶一路」比喻為馬歇爾計畫,意味中共將對周邊國家給予大量援助,協助開發。事實上,現階段中共沒有這樣的國力。只要想想,以歐盟的力量應付敘利亞難民都左支右絀。現在世界上又有那個國家,有能力對幾十個發展中國家從事馬歇爾計畫?

「一帶一路」看似龐大無比,核心離不開大陸的經濟安全。幾十年來大陸經濟快速成長,能源與重要物資越來越倚賴進口。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中共須分散風險,進口能源的路徑不能集於麻六甲海峽。所以「一帶一路」所走的路線,正凸顯中共的避險心理。過去多年來,中共加緊與中亞國家的天然氣合作,並希望在印度洋沿岸找到合適港口,經由鐵公路,將所需物資運至中國大陸。

因此,凡有助於縮短、分散與穩固中國大陸海外物資運輸線,不論海路或陸路,應是「一帶一路」的重點。換句話說,藉由協助當地國的基礎建設,促進在地經濟成長、提高就業,同步建立中共經由海、陸搭建的新輸運網絡,由此產生「互利共贏」的效果。

若照這樣戰略走下去,一、二十年後,中國大陸與沿線國家將因交通便利,彼此經貿聯繫更趨緊密,中共的影響力自然提升;同時,大陸邊區省分也因鐵公路跨境連結,成為區域交通、經濟的樞紐,帶動地區發展。藉此也部分解決長久以來大陸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潛力與可能的商機,目前吸引許多國家的興趣。中共將之發展為國際計畫,從絲路基金到亞投行,都是集結國際資源,投入「一帶一路」沿線建設。中共並強調「一帶一路」不是獨奏,而是合唱,將與沿線國家共商發展計畫。

「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在於它觸動太多的想像,也充滿太多的可能。不過,這項計畫在中共眼裡,絕對有輕重緩急,合作項目背後有宏觀的戰略思想指引,不可能隨機、零星的推動。

面對中共「一帶一路」的軟性戰略,美國至今欠缺參與意願。美國可能無法適應在中共主導的國際合作計畫下擔任成員,這種情形還要一陣子。現在美、日似乎選擇另一條路,試圖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約制中共的影響力,這很符合權力政治的邏輯,卻為彼此帶來更多的不信任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