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不僅是明天的經濟
2015-11-02 01:36:05 聯合報 張作錦/聯合報顧問
── 在第八屆總統文化獎受獎典禮上的講詞

蔣中正總統當年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就是今天的「中華文化總會」,當時我是聯合報的記者,曾採訪和報導了這條新聞。想不到在四十八年後的今天,意外的得到了由文化總會主辦的總統文化獎。在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是一項很特殊的際遇。

文化究竟是什麼?而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化?解釋和討論這些問題的文章和書籍,汗牛充棟,且眾說紛紜。美國知名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恰巧能明確而簡要的解答了這兩個問題。

公元兩千年,西方學者合寫了一本書,書名是《為什麼文化很重要?》杭廷頓替這本書寫序,開頭就說:

「一九九○年代初期,我看到迦納與南韓一九六○年代的一些經濟資料,令我十分震驚。當時迦納與南韓的經濟狀況非常相似,國民所得差不多,幾乎都是以原料出口為主。這兩個國家也都接受相同程度的經濟援助。三十年後,南韓成為工業大國,是全世界第十四大經濟體,擁有跨國性企業,是汽車、電子設備與其他製造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家,國民平均所得接近希臘。更重要的是,民主制度日益鞏固。迦納卻還是一樣,現在的國民所得只有南韓的十五分之一。這種懸殊的差異當然有許多原因,不過我認為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南韓重視節儉、投資、教育、組織、紀律,並且願意努力工作;而迦納的價值觀卻不一樣。換句話說,是文化的影響,使兩個國家變得不同。」

杭廷頓的這段話,既回答了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也解釋了文化的範圍。文化不是只侷限於音樂、美術和戲劇這些精緻文化,而且包括提倡節儉、重視教育、努力工作,以及組織和紀律等等這些形而上的重要元素。

大陸作家朱來常先生一九九一年寫了一本書,書名叫《文化是明天的經濟》。當時大陸正致力「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這樣的書名,自然有它的時空背景。但事實上,文化推動和豐富了人類各方面的生活,文化不僅是明天的經濟,也是明天的政治,也是明天的社會。正像杭廷頓所舉的例子那樣,文化決定了國家的前途。

中華民國朝野,幾十年來致力文化建設,且成果顯著。在具體的「民生」上,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豐衣足食;在高層次的「民主」上,我們是舉世公認的民主國家。我們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文化的受益者,所以要愛惜它,保護它,讓我們的子孫,在未來的歲月裡,也能同蒙文化的福祉。

我國政府和民間在文化建設上,都在意和強調文化的多元性,以總統文化獎來說,不僅有各個項目,這回更把新聞寫作也納入「文藝」範圍,頭一次把「文藝獎」頒給一名記者。就在我們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公布不久,諾貝爾文學獎也宣布,把今年的文學獎贈給白俄羅斯的女記者亞歷塞維奇,也是第一次頒授給一位記者。可見我們文化獎對文藝的理念,是和國際潮流相一致的。

文化總會公布我個人的得獎理由,最後有幾句話:「新聞媒體為當代社會很重要的一環,此獎不僅是頒給張作錦先生,更希望樹立一種典範,給有為有守的新聞人與評論工作者。」個人是一名普通記者,得獎已覺受之有愧,更何敢言「典範」二字?但是,總統文化獎對新聞報導的肯定,必將使媒體工作者未來在善盡社會責任上,受到更多鼓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