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周末換柱大戲的三種想像
2015-10-13 01:24:0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圖為9月9日國民黨中常會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左)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中右)參加婦女團體挺柱活動。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國民黨將在本周六召開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就「換柱」提案作出取捨。以目前換柱、保柱雙方的角力看,除非朱立倫和洪秀柱在會前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否則會中之難堪將可想而知。蔡英文前天說,民進黨和國民黨最大的不同就是「團結」,現在是民進黨有史以來最團結的時刻;這話聽在藍營耳裡,不知作何感想?
國民黨二○一六選情落到今天的地步,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團結所致。對一般民眾而言,團結不過是句陳腔濫調;但就一個政黨而言,不團結就不可能有一致的目標,就不可能召喚民眾的認同。今天藍營的情勢正是如此:最初,是馬朱王吳等領導人各有私心盤算,置大局於不顧;然後,是地方派系東搖西擺,藍營分崩離析;如今,則是黨中央與其提名的洪秀柱形成對決,渾然不顧敵營已兵臨城下。這情勢,與二○○○年首度政黨輪替前夕的景象有幾分相似。

面對這場大選,國民黨本就情勢嚴峻之極,卻至今仍處於一種「內戰」狀態,似尚未從去年底的敗選中醒轉,如此對立的氣氛自無可能扭轉頹勢。一個耽於內鬥的政黨,自己就能把自己搞垮鬥臭,還需要敵人動手嗎?反觀民進黨,平日派系林立、各有地盤,今天眼見形勢大好,皆願放下歧見,團結在蔡英文麾下。這種臨時的和諧看似取巧,卻是政黨求取發展的必要條件。從這個角度看,周末國民黨的臨全會若不能作出有助排難解紛的決議,卻讓內部戰火繼續延燒,無論換柱計畫成功與否,都無助於力挽狂瀾,只是治絲益棼。

以目前情勢看,臨全會「換柱」大戲的發展有三種可能的想像:其一,經過黨中央全力動員與勸說,「換柱」提案在臨全會中順利通過,由朱立倫代替洪秀柱出馬角逐二○一六大選,雖未必能逆轉總統選情,卻可藉以帶動立委選情。其二,多數黨代表以缺乏「正當性」為由,否決換柱之提議,依然由洪秀柱披掛上陣;在這種情況下,洪秀柱雖保住候選人身分,卻可能全面失去黨中央及「換柱派」的任何援助,局面反而更艱難。其三,「保柱派」人馬強力反彈,在場內外抗議或叫囂,最後雖勉強通過換柱,卻造成內部嚴重撕裂,朱立倫亦失去目前挺柱民眾的支持,後座力繼續延燒。

局面會如何發展,外界無法預料,但後二者應不是藍營樂見的景象。國民黨採取非常手段,目的無非是為了避免明年總統與立委選情的雙雙崩盤,既然如此,即必須畢其功於一役,藉著臨全會的召開和討論,作為黨內結束提名之爭、共同合力對外的宣示,將「換柱」風波徹底終結。如果任何一方仍有不服,甚至仍意圖發動支持者杯葛抵制,那麼國民黨不僅這場大選將未戰先敗,明年敗戰後將是一片分崩離析無可收拾之局。

要如何避免這樣的殘破局面出現,就不能等到周末任由朱洪對決對撞,黨內必須有人居間穿梭,要求換柱和保柱兩方人馬保持君子之爭。最關鍵的,還是朱立倫和洪秀柱必須要有一個大局共識,節制自己和己方人馬之言行;不能嘴巴上談的是團結與愛黨,實際做的卻是為私心私利而害黨。最美好的想像,是在臨全會之前,朱洪兩人能夠握手言和,並共同宣示:無論臨全會如何決定,兩人都會攜手合作,無私地為黨的提名人助選。如此,藍營才能結束這場內戰,回歸民主選舉與政黨政治。

民進黨能團結而國民黨不能,主要原因為:一,領導階層私心盤算太多,各行其是;二,缺乏核心價值與論述能力;三,基層經營耕耘不足,與社會脈動脫節;四,制度老舊鬆散,無法彰顯公平。此刻,之所以倉卒再召開臨全會,即驗證上述每一個環節都出了差錯。問題是,當藍軍城池一片岌岌可危之聲,再不齊心對外,卻還在爭辯小是小非,難道不怕死無葬身之地嗎?

今天藍營的換柱風波,論感情、論是非、論程序,都有爭論不完的事理。重要的是,不能再袖手任由情勢惡化,否則當人們從二○一六回看此局,試問朱立倫或洪秀柱誰會懊悔更多一點?在太遲之前,這兩個人都必須審慎思考自己的作為,作出正確的抉擇;畢竟歷史不能重來,一失足恐成千古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