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盜集團避入獄 不惜體內埋鋼針
2015-10-13 03:14:56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2日電
江蘇徐州市公安局近日破獲一個大型竊盜集團,發現其中18名嫌犯為逃避警方追捕,將五公分長的鋼針埋插入身體裡。警方不敢逮捕身體隨時會出狀況的嫌犯,一般看守所也拒收。

新華網報導,這18名體內埋針的竊盜犯中,一名稱作「小東北」的竊賊是體內埋針的始祖,六年來,他體內已埋進十多根二至五公分的鋼針。

報導說,埋針要由專門「技術人員」從鎖骨處插入體內,隨後鋼針在體內遊走,幸運的話會被體內組織包裹固定。但體內埋針相當痛苦,不時劇痛,尤其是陰雨天,痛感更強烈。

雖然如此,還是不少人把體內異物當作「護身符」。因為看守所一般拒收體內有異物的嫌犯;對警方來說,如果強行將嫌犯送醫,既要冒風險,又要承擔高額手術費,「如果不給他做手術,嫌犯在關押期間一旦發病,警方也得承擔責任。」

當地警方表示,曾有警察與民眾合力制伏兩名偷手機的竊賊,竊賊對偷竊直言不諱,還囂張地當場掀開衣服稱「我們體內可都有鋼針」、「是我幹的,不過你能拿我怎麼樣?」

為此,徐州市公安局、專案組民警在已經開始協調相關部門,為這類嫌犯開闢專門的醫療取針管道。

盜墓賊挖墳 屍骨散滿地
2015-10-13 03:14:57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2日電
大埔山頭的原居民山墳,昨被發現遭鑿開掘起棺木搜掠,屍骨更遭暴露在外任由風吹雨打,不排除是陪葬的金器玉石引來盜墓賊,村民稱至少有19個墳墓遭破壞。據知此地墓區已有百年歷史,大約有近千個墳頭,供蘇、李、徐、鍾、石五姓漁民下葬。

臨近重陽前夕,昨日有孝子賢孫去掃墓時驚覺先人墳位一片混亂,墳頭被人鑿開再翻起泥土,報警求助。警方調查後證實至少有12個山墳被人破壞,村民則指至少有19個山墳受影響,有棺木整副被抬出放在墓碑前,亦有墳墓被完全挖開,棺木被打開,另外有些被鑿開墳頭一角,露出棺木。

蘋果日報報導,報案的蘇先生表示,昨早他與親友到墳場掃墓,赫見祖母山墳遭破壞,遂報警及通知親友檢視其餘墓地。他目前暫用帆布及磚頭覆蓋棺木,以免先人遺體被風吹雨打,他直斥盜墓者「咁做好陰騭,實有報應!」蘇又估計盜墓賊熟悉該村的安葬習俗,因為村民會將陪葬品放在先人的左右手,而是次盜墓賊就是先鑿開龜背形的墓穴,挖至棺材後再重點從接近手部位置的棺木兩邊鑿孔,伸手入棺搜掠,明顯有備而來。

據報導,元州仔原居民代表李先生表示,部份漁民土葬時習慣連同生前經常佩戴的金器或玉石陪葬,首飾價值約數千元至近萬元,骸骨安葬約10年後起骨再置於金塔,陪葬品則收起另存,今次被破壞墓穴大部份屬未起骨的先人墳墓。

另一村民蘇太的亡夫墳墓亦被挖開,棺木曾被打開,她指亡夫墓內有兩隻玉戒指和少量金器,但她擔心再開棺會騷擾亡魂,暫未敢開棺檢視損失。有原居民稱早於上月中發現先人遺體曾被人移動,以為其他原居民起錯骨,至昨天才恍然大悟是遭人盜墓,估計賊人早於大半月前開始犯案。

成績太差或棄學 官媒列4種「偽海歸」
2015-10-13 03:14:57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11日電
中國學生雖然熱中出國留學,但其實也有不少「偽海歸」。有的是成績太差被退學;有的是從頭到尾壓根兒就沒去上課,買「真的假學歷」;還有去上課了,但成績太差,跟老師買「假的真學歷」;最後一類是主動放棄學歷的「逍遙派」。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偽海歸」分四種,第一種是違法違紀,例如考試作弊、長期曠課,績點太低等;或是做中美代購,通過美國安檢時被查獲走私大量仿冒品,而被退學或遣送回國。

被退學的留學生沒有畢業就回國,但還有一種留學生壓根沒上課,直接辦假文憑。這類學生通常是富二代,去海外留學只是為了聽起來有派頭,反正他們回家後不管怎樣都有家業可以繼承。

目前假學歷的製作都很精良,不過報導指出,假文憑在私企就業沒問題,但是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和外企就相當嚴格。

第三種是「假的真學歷」,即沒能完成課程,直接與學校買真的文憑。留學機構老師表示,若是留學生與有合法資質的學校內部勾結買賣,很難甄別其學歷的合法性。

最後一種「偽海歸」很另類,他們特立獨行、主動放棄學歷。報導中提到的女留學生孟洋,她大學讀國家戲曲學院導演系,在加州大學讀了一年碩士後,覺得美國碩士班要讀三年,對她來說太久了,於是主動申請退學,現在在北京從事傳媒工作。

雖然沒有拿到學位,但孟洋坦然表示,沒畢業就退學沒什麼丟人的,她面試時也沒隱瞞,「出國讀書最重要的不是畢業證,而是經歷」。還有很多主動退學的學生是在國外發現機會,轉而打工或創業。

天下第一吻 漢接吻石雕秀恩愛
2015-10-13 03:14:50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2日電
四川曾出土多個接吻俑或接吻浮雕,學者認為,彭山接吻俑出土時間最早,「天下第一吻」可說當之無愧。

image

彭山「天下第一吻」石雕由郭沫若取名。 (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分享
華西都市報報導,1941年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出土的雕塑,被稱為「天下第一吻」。在四川瀘州市合江縣也曾出土東漢接吻俑。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出土石棺上的親吻浮雕,則被稱為「中華第一吻」。

據報導,1941年出土於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漢崖古墓群的一座石雕,原取名「石男女擁抱像」。學者郭沫若當年見到這座石雕,立即送它一個浪漫名字:「天下第一吻」。

瀘州市合江出土的東漢接吻俑高10公分,紅陶質,採用模型鑄成。俑為兩人,男左女右,並排而坐。

image
四川瀘州市合江縣也曾出土東漢接吻俑。 (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分享
報導稱,男俑高帽長袖,頭部微微側偏,右手搭在女俑香肩上,左手撫摸著女俑秀美臉頰。女俑身著長袖長裙,挽髮髻於腦後,右手彎曲前胸;左手下垂膝蓋,頭左側含情脈脈地接受男俑的親吻。

雅安滎經縣的紫銅色雕塑長5.6公尺、高2.8公尺,一對身著漢代服飾的男女,相對跪坐,雙手相執,雙唇相觸,似在接吻。這個雕塑的原型是滎經縣出土的一個石棺上的浮雕。

image
雅安市滎經縣石棺上的親吻浮雕,被稱為「中華第一吻」。 (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分享
報導說,但誰才是真正「第一吻」?專家解釋,考古界以出土時間為準,一般最先出土的為第一。

漢朝遺物為何總是秀恩愛,學者認為,「天下第一吻」石雕完全是漢代彭山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還揭秘彭祖長壽秘訣之一,即夫妻和睦相處。此外,漢代還有生子崇拜,同時也把男女親密事視為養生之道。

瀘沽湖機場通航 遊客直飛「女兒國」
2015-10-13 03:14:38 聯合報 中新社
雲南寧蒗瀘沽湖機場昨天正式通航,遊客可直飛「女兒國」。過去,從昆明開車到瀘沽湖需十多個小時,航線開通後只需1小時。寧蒗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在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瀘沽湖風景優美,世居湖畔的數萬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瀘沽湖也因此得名「女兒國」。

image
中新社

北京地質公園 花海畫廊
2015-10-13 03:14:42 聯合報 新華社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地處燕山腳下的北京世界地質公園內的「百里山水畫廊」秋色盡染,每天吸引萬餘名遊人來觀賞秋景。

image
新華社

陸抗戰紀念幣 發行5億枚
2015-10-13 03:14:45 聯合報 中新社
山西太原的銀行工作人員展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抗戰紀念幣面額1元,直徑25毫米,材質為鎳包鋼,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全國發行數量為5億枚。image
中新社

雲南月光城重建
2015-10-13 03:14:35 聯合報 新華社
有1300多年歷史的雲南「月光城」獨克宗古城,去年遭遇火災,重建工作正全面推進,預計2016年之內完成全部工作。
image
新華社

陸管理網約車 公開徵求意見
2015-10-13 03:14:32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網約車辦法)10日對外公布。相關專家表示,作為網約車管理的新起點,「網約車辦法」為目前的優步、滴滴打車等專車合法化。

中新社報導,上海三亦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教授徐康明、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客運管理處處長蘇奎表示,「網約車辦法」最受關注的就是「專車」獲得了合法身份,成為全球第一個全國性的專車監管法規。辦法實際為「專車」正了名,「專車」合法化就是最大的利好,也為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辦法也第一次以法規的形式對小汽車出租類客運服務定位進行了表述。

在專車地位合法化的同時,責任如何劃分、乘客利益如何保障也是此次辦法重點回應的內容。專家們表示,由於「網絡平台+個體司機」的特殊產業組織形態導致網約車很容易出現責任主體不清,「網約車辦法」明確了網絡平台經營者作為運輸服務的承運人,承擔運輸服務風險的責任,解決了網約車特殊組織形態下個體司機運輸風險責任與承擔能力不匹配的問題,有利於保護乘客和司機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辦法並非是一個一刀切的文件。辦法充分考慮了中國各地發展階段、城市規模、交通狀況等差異較大的現實,「網約車辦法」既作為中央頂層設計確定了管理的基本原則,也體現了城市人民政府對於城市交通管理的主體責任,給地方留有的充分自主權和政策空間,不搞一刀切,有助於各地因地制宜進行監管創新。

專家們強調,「網約車辦法」不僅限於網約車業,更是出租車改革的關鍵一環,是中國改革開放增量改革的又一次實踐,以中央確定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為契機,通過發展網約車增量促進出租車存量改革,解決因利益固化,巡游出租車長期不能解決的打車難、司企利益關係調整難等問題。

專家們表示,網約車內有平台、司機、乘客的不同利益訴求,外有巡租車、約租車的矛盾,發展與穩定需要平衡,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需要平衡,「網約車辦法」只能夠求最大公約數,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進一步逼近這個值。

陸網路整合旅遊 一卡暢行新商機
2015-10-13 03:14:34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網路把旅遊的吃、遊、行全部整合了!在無錫靈山景區,快速入園系統將各大旅遊電商網站、平台和傳統售票系統整合到一個終端,用二維碼或身分證即可掃描入園,入園後的吃、遊、行等能實現「一卡暢行」

新華社報導,大陸已有越來越多的景區推出智慧旅遊服務,以網絡預訂、網上支付、線上諮詢等為內容的智慧旅遊服務,受到大量遊客青睞。

貴州興義市召開的「首屆國際山地旅遊大會」上,專家表示,現階段旅遊需求、渠道、服務都在改變,利用「互聯網+」技術突破傳統模式,有利於促進旅遊業的創新與發展。

調查顯示,超過67%的中國遊客通過網際網路搜索攻略、查詢旅遊目的地信息、分享旅遊經歷、預訂機票酒店、提前購買景點門票。消費者有花錢的需求,建立起供求雙方的信任,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會進一步帶動消費。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孟曄說:網際網路改變了時間和空間分佈,提升了策劃、組織能力,可以做到個性化、定制化。旅遊以人為本,要依靠大數據把潛在的用戶吸引過來,中國聯通公司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事業部副總經理范濟安說:深度了解遊客,分析洞察客戶,旅遊監管部門、旅遊企業、酒店、景區才能有的放矢,做到讓遊客賓至如歸。

卅六歲的陜西西安市民楊佳鳳說,「現在想去哪兒,一個手機APP就可以全部搞定,旅遊線路也是量身打造,我只需選擇最經濟實惠的那條就行。」

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旅遊市場預計超過40億人次,旅遊對於就業的貢獻率將超過9%。

今年國慶7天長假,納入監測的線上旅行商交易總量平均增長134.7%。

國慶假期前4天內,去哪兒、攜程、馬蜂窩等線上旅遊企業訂單增幅在100%到300%之間。「旅遊已成為中國人的剛性需求,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其作用和地位越來越明顯。」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說。

國際旅遊投資協會副會長樑上燕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發展「網際網路+旅遊」。在「網際網路+」時代,面對旅遊業的這片市場藍海,必須將以往的平台變成「反應堆」,創造更多跨界、融合的新機會、新模式、新業態,才能真正體現旅遊業的社會化可持續價值。

南京大學 星雲樓啟用
2015-10-13 03:14:29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天現身南京大學「星雲樓」啟用儀式。五年前,星雲大師曾捐贈三千萬元人民幣資助南京大學的中華文化研究以及建造中華文化研究院大樓(即星雲樓)。時隔五年,樓宇正式落成啟用。


星雲大師出席南京大學「星雲樓」啟用典禮。 新華社
分享
中新社報導,星雲大師講起他與南京的不解之緣稱:「我九十歲了,其中十二年在揚州,十二年在南京,剩下的六十六年在台灣。」星雲大師回憶,由於父親很可能在南京大屠殺中喪生,自己年幼時便與母親從家鄉揚州來到南京尋父。從一九三七年冬到一九三九年正月,整整十四個月尋父而不得,星雲大師在南京棲霞寺出家做了和尚。

「雖然沒在南京大學讀過書,但在棲霞寺修行期間,我經常徒步走來南大,走過很多次學校裡的道路,印象很深。」星雲大師有著深厚的南大情緣,曾多次來南大講禪,並應邀擔任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及兼職教授。

說起捐資的緣由,星雲大師援引了「金剛經」中佈施的意義。他認為,與財富的佈施相比,用教化來佈施,度化眾生,則更為重要。

他希望,傳統文化可以成為連接全球華人的紐帶,凝聚中華文化的根。

啟動儀式現場,星雲大師弟子、水墨畫家李奇茂將三百餘幅書畫作品捐贈南京大學,供師生觀摩研究,用於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李奇茂說,「與星雲大師相識六十載,向他學習了六十載。他是我終身學習的導師,大樓的啟用也是我繼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新的開始。」

此次,位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李奇茂藝術館建於星雲樓之內,恰恰續寫了兩位大師「相交一甲子」的佳話。
image

陸書店「秤斤賣書」 紙本書步向黃昏
2015-10-13 03:14:26 聯合報 林益平/東莞報導
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大陸傳統紙本書籍出版業同樣也面臨寒冬,以東莞市為例,除了大型傳統書店減少之外,已經開始出現「秤斤賣」的書店,業者將全新書籍以每斤13元的價格出售,顧客到櫃台結帳時,就像買水果、豬肉一樣,直接把書放在磅秤上秤重,就可以得出售價。

image
大陸書籍市場出現割喉戰,秤斤計價。 林益平/攝影
分享
這家「秤斤賣」書店位於虎門鎮最繁華路段之一的黃河時裝城旁,書籍種類不亞於傳統書店,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到現代小說、從烹飪食譜到園藝指導應有盡有,賣的書並非二手舊書,而是全新書籍,因此吸引許多顧客翻閱;不過對於是否擁有版權問題,業者並沒回應。

1名顧客抱著一疊書結帳,所選購的書籍包括《福爾摩斯全集》4冊合計約1500頁、《藏獒》系列小說3冊約1000頁、《海上花開》、《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各約400頁,秤重之後得出的售價為97元,這名消費者指出,價格約是一般書店的三分之一。

業者說,雖然陸續都有顧客上門翻書,不過真正花錢購買的人不多,主要還是大家已經習慣在電腦、手機上閱讀,尤其在大陸有非常多免費閱讀的電子書,願意再花錢買紙本書籍的人實在不多。

業者並且以最近非常熱門的《狼圖騰》一書為例指出,《狼圖騰》從出版後就非常紅火,尤其最近作者姜戎獲得蒙古最高文學獎項,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外國人,雖然出版商火速推出各種配套促銷方式,但問題是網路上有數不清可以免費下載的《狼圖騰》全文,因此這本書的銷售並沒有因為姜戎獲獎而有所波動。

昆曲故鄉昆山 有昆劇院了
2015-10-13 03:14:22 聯合報 特派記者林則宏/昆山報導
江蘇省昆山市昨天成立「昆山當代昆劇院」,結束長年來昆曲的故鄉卻沒有專業昆劇表演團體的尷尬。出任昆山當代劇院董事長的大陸知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柯軍指出,這標誌著昆曲的故鄉在復興昆曲之路上,又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擁有六百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的昆曲發源於昆山,昆山市副市長江皓表示,昆山在大力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同時,也重視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軟實力發展,特別是在昆曲藝術的傳承與弘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image
昆山當代昆劇院昨天正式成立,昆曲的故鄉江蘇昆山終於有了自己的專業昆劇表演團體。 特派記者林則宏/攝影
分享
image
昆山當代昆劇院昨天正式成立,昆曲的故鄉江蘇昆山終於有了自己的專業昆劇表演團體。 特派記者林則宏/攝影
分享
包括在昆曲藝術人才培育方面,昆山從一九八○年代起,就陸續在小學開辦「小昆班」,讓學童能從小就接觸並學習昆曲;在昆曲藝術傳承上,昆山已連續承辦六屆中國昆曲藝術節開幕式活動,每年也舉辦一百場「昆曲回故鄉」等活動,同時還成立昆曲博物館、修建周莊古戲台等等。

昆山市文廣新局長金建鴻表示,昆山一直致力於振興昆曲事業,但由於種種原因,昆山始終沒有一個自己的昆劇院團,昆山當代昆劇院的成立填補了昆山長久以來的遺憾,有助昆曲藝術在昆曲的故鄉得到更好得傳承與弘揚。

柯軍表示,昆山當代昆劇院作為國有文化企業,預計下設昆曲表演藝術部、昆曲劇場運營部、昆曲傳習所三大部門,未來將順應時代潮流,大力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並重點做好劇碼傳承和人才培養工作。

此外,每三年舉行一次的「中國昆劇藝術節」昨晚也在昆山舉行開幕式。由大陸文化部、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本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將有包括兩個台灣劇團在內的兩岸十三個演出單位,在蘇州六大劇院帶來十七齣優秀昆曲劇碼。
檽ㄢ

南昌絕色「滕王閣」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2015-10-13 15:23:32 聯合晚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江西南昌報導
image
滕王閣,南昌的旅遊名片。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詞解之浦。」「初唐四傑」之一的詩人王勃,途經滕王閣,寫下傳頌千古的「滕王閣序」。如今,滕王閣是南昌的「旅遊名片」,觀光客南昌旅遊首選之地。
皇家建築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滕王閣座落在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美譽,依城臨江,瑰偉絕特,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是三大名樓之首,也是大陸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於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於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後,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後,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於此的王勃寫下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滕王閣因此名揚四海。

歷經宋、元、明、清,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唐代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

仿宋建築 迴廊壓江、挹翠

現在的滕王閣是仿宋建築。1942年,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偕同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畫草圖」。1985年滕王閣第29次重建,建築師以此作為依據,並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此書相當於現在的建築規範),於1989年10月8日建成。

新閣仿宋朝木結構樣式,高57.5米,共九層,採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層皆有迴廊可俯瞰贛江景色。樓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迴廊連接著「壓江」、「挹翠」兩個輔亭。


南昌遊/明清古宅梅嶺 300年風華
2015-10-13 15:23:36 聯合晚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江西南昌報導
image

梅嶺風光,逍遙自在。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登上吱嘎作響的樓梯,體會明清士紳的生活;走進庭院深深的古宅,細數門窗上的美麗花紋。在南昌西北城郊15公里外的梅嶺山間,十棟古老宅邸,匯聚了江西贛派明清古建築的精華。
梅嶺鎮明清文化園的古建築,均為異地收購搬遷而來,主要分為三大塊:一是贛東北的天井式建築,建築來源地為婺源、樂平、鄱陽、都昌等縣市;二是代表廬陵文化的贛中天井院式建築,建築來源地為泰和、安福等縣市;三是撫州等地的民居建築。而囊括江西省11個設區市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這十棟古宅是:大夫第、翰林府、天問府、示介第、富貴第、榮華第、化民府、遠和堂、國學堂、梅嶺書院,這些古宅,可說是明清贛鄱文化的傑出代表。

這些傳承百年甚至數百年的老宅,每一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最古舊的一棟遠和堂,遷自江西吉安永豐縣藤田古鎮,建於清雍正年間,距今大約已有300年。

image
梅嶺的古老宅邸,匯聚贛派明清古建築精華。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
遠和堂的主人是一位姓錢的知府。自有科舉制度以來,連中三元可謂讀書人的最高追求,能做到卻是鳳毛麟角。到了清朝,從開國到雍正年間,更是一個人也沒。某天夜間,錢知府與一個道士把酒言歡,道士對錢知府說:我夜觀天象,你在老家建一棟古宅,這連中三元者必出自你家。不久之後,錢知府回到老家藤田,找了處風水寶地,蓋起了遠和堂。乾隆年間,清朝第一個連中三元者誕生了,雖不是錢府後人,卻也姓錢名檠。

遠和堂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那就是寓意著「連中三元」的三個吊頂。吊頂呈正方形,四邊鏤空,由分布均勻的木條與屋頂相連,光線從當中漏下。吊頂上雕著美麗的圖案,有松竹梅、海洋動物、陸上動物等。

明清園內的老宅多有天井,這也是當時充滿智慧的建築技藝。古代很多民居是兩層多進的格局,各進都有開天井,這是因為天井能充分發揮通風透光、排水作用,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天井經過二次折光,給人以柔和、靜謐的感覺。除此之外,天井在設計上還有一層深意,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梘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體現屋主人怕財源外流,表達聚財、斂財的意思。

南昌遊/炒粉、瓦罐湯 必嘗美味
2015-10-13 15:23:42 聯合晚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江西南昌報導
image
鮮香不膩的瓦罐湯。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
南昌有眾多的美食街巷,而無論是明晃晃的酒店,還是普通攤檔,炒粉與瓦罐湯,是南昌美食的首席代言。

江西是魚米之鄉,盛產大米,將大米浸泡、磨漿、濾乾等多道工序製成的米粉,是當地人最常用的主食之一。南昌米粉潔白、細嫩,久漂不爛、久炒不碎,最常見的做法是涼拌、煮食或快炒。一碗灑上香油、辣椒、醬油、鹽、味精的拌粉,配一缽湯,是南昌最典型的早餐。

南昌的街巷多有粉店,有的門前立一口煨湯大缸,聲勢奪人。這店門前的大缸裡,藏著許多熱騰騰的小瓦罐,就是南昌有名的瓦罐湯。早在一千多年前,唐「煨湯記」中記載有「瓦罐香沸,四方飄逸;一罐煨湯,天下奇鮮」。瓦罐湯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具體起源各有傳說,但如今提到瓦罐湯,定是南昌最正宗、興盛。

image
創意南昌菜。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
瓦罐湯鮮香而不膩,內容多是肉、藕、玉米、豆子等常見的食材。棕黑色的小瓦罐用錫紙封口,放在棕色的大土缸中用炭火慢慢煨。缸裡面用鐵絲做的隔層,一層一層可以放近百個瓦罐,外賣時需要專用的鐵勾夾取。

如今,這樣的大缸在南昌的街邊小巷仍常見,有些主打南昌特色的飯店,也會在門口擺上兩口大缸以示正宗。而在高端酒店的廚房裡,大缸已被電蒸櫃的現代工藝取代,更便於存取,也大大提高了製湯效率,同時依然能保持瓦罐湯的傳統風味。

南昌飲食文化的精髓在於家常,比如南昌人常吃的柚子皮。到吃柚子季節,普通人家會把柚子皮浸水後炒著吃。勤快些的家庭主婦,還把柚子皮用辣椒醃後保存起來,到來年中秋都不敗味。而在飯店的席面上,柚子皮多是一道涼拌菜,口感如同蘿蔔乾一般,收口的時候,柚子皮清香教人胃口大開。




南昌遊/景德鎮瓷板畫 神工奇技
2015-10-13 15:23:39 聯合晚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江西南昌報導
image
南昌瓷板畫有著百年歷史。 圖/本報江西南昌傳真
分享
說起江西瓷,最著名的無疑是景德鎮;景德鎮的燒瓷技藝與其他的藝術相結合,又形成了諸多流派,有著百年歷史的南昌瓷板畫,就是其中之一。

清末民初前,瓷上繪畫多為山水、花鳥或寫意人物,以寫實肖像為內容的瓷畫從未有過。1911年,在鄱陽縣的饒州瓷廠附設的中國陶業學堂內,一位名叫鄧碧珊的教師,將歐陽詢發明的九宮格用於瓷繪,在攝影技術和西方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慢慢摸索出讓瓷上人物顯得立體、真實的技巧。

兩年後,鄧碧珊來到景德鎮,將他的瓷上肖像畫技法傳於另一位瓷繪大家王琦。後來,鄧碧珊將主要精力轉向魚藻及花鳥為內容的瓷繪,王琦則把瓷上肖像畫技巧進一步豐富,成為瓷上肖像畫的代表人物之一。

又過了幾年,南昌人梁兌石自陶業學堂畢業,在南昌繁華路段中山路開設麗澤軒瓷莊,聘請高手名家為顧客定製瓷上肖像畫,因其品質上佳、做工精細,一時購者如雲。從那時起,南昌瓷上肖像畫步入了屬於它的黃金時代。

瓷板畫之美,在於它看似攝影作品,但比攝影作品傳神;形似古典油畫,又比古典油畫細膩逼真;神似中國重彩工筆畫,比中國重彩工筆畫厚重。早年的南昌城,瓷畫行業空前繁榮,家家戶戶故去的老人都會畫像,以永久保存,供後人紀念。

瓷板畫看似簡單的在瓷板上作畫,其實精妙的畫工及高水準燒瓷技藝缺一不可。每一幅瓷板畫的大師,都有著自己的絕技,燒製成型的瓷板畫與原畫在形態、顏色上都有著差異。因為顏料在不同溫度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運用這些物理化學變化,獲得自己想要的藝術效果,不僅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的經驗,更需要花功夫琢磨,憑悟性改進。

然而,行業的興盛與衰落,總是伴隨著時代的變遷。上世紀90年代以後,電腦影印技術的發展,一夜之間取代了瓷板肖像畫的實用價值,南昌瓷板畫也由一份產業,變為需要保護的傳統技藝。

為此,當地設立瓷板畫藝術博物館,集瓷板畫名家繪製、傳承學習、展示展覽,遊客可以看到通過民間尋訪搜集而來的藏品,各代傳承人的創作精品,以及國際大賽的獲獎作品。展廳有專業的講解員,為遊客講解南昌瓷板畫的歷史,和一幅幅瓷板畫背後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