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氣候會議倡創新使命 擴增潔淨能源20國總動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15:1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image
準備出席30日氣候峰會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右),29日深夜抵達巴黎後便與法國總統歐蘭德(中)、巴黎市長伊達戈前往恐攻地點獻花。 路透、美聯社
分享
image
巴黎街頭維安嚴格,一對示威情侶29日在鎮暴警察前親吻。 路透、美聯社
分享
聯合國巴黎氣候會議(COP21)登場,29日由法國外長法比烏主持開幕全體會議宣布議程,世界領袖30日在峰會露面。

峰會首日將宣布一項新的承諾,稱為〈創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內容是各國公私部門「大幅」增加潔淨能源的創新投資,以利避免氣候變遷的災難後果。

白宮表示,在〈創新使命〉之下,20國承諾未來五年將潔淨能源的研究與開發投資增加一倍。這20國占全球潔淨能源研究及投資額80%,參與國家包括澳洲、中國、印度、巴西、加拿大、智利等。

白宮聲明說:「這些新增的能源將會大幅擴增新科技,這些新科技將會使未來的全球電力潔淨、付得起、可靠。」

同日也啟動另一項倡議,是〈突破能源聯盟〉,聯盟由比爾蓋茲領銜,主要任務是推動〈創新使命〉提出的各項方案。

白宮聲明說:「潔淨能源科技的成本與開發雖然已有相當進展,但創新和轉化的規模仍然未符理想。」美國政府目前在這個領域投入50億美元,範圍從基本研究到成果示範,包羅眾多。

世界各地29日響應COP21,從雪梨到紐約,從貝南到葉門,估計總共出現2200多場遊行,呼籲世界領袖達成堅實的氣候變遷協議。

歐洲各地演出「人鏈」,成千上萬民眾手拉手,包括兒童,高舉標語「氣候正義」,「不要開發化石燃料」。

倫敦約有五萬人走上街頭,有人打扮成北極熊,有人高舉太陽能板,有人躺在地上,表示「死諫」全球暖化之害。

南非大主教屠圖說:「巴黎峰會如果能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將會標示輕率消費、剝削和貪婪的時代結束。」

全球抗暖化 5難題要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15:16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image
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遷峰會周一即將在巴黎揭幕,圖為民眾周日在德國柏林發動示威遊行。 路透
分享11月30日至12月11日的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COP21),希望達成全球一致的對抗氣候變遷協議,但這只是理想,這理想之路至少有五塊大石。
一、錢:需要多少?誰給?如何給?

這是過去20多年所有氣候協商的關鍵絆腳石。窮國說,富國排碳而成開發國家,是氣候變遷罪人,理應承擔主要代價。

開發國家2009年承諾2020年以前募集資一千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減排及因應據信由氣候變遷而加劇的水患、熱浪與海平面上升問題。

130多個開發中國家要求2020年以後獲得更多資金,但美國、歐盟與其他富國不願保證更多挹注。

二、長程目標:目標本身怎麼設定,乃至表述目標所用的字句,都有爭議。

許多國家偏愛「全球轉型走向低排放與更適應氣候的社會」之類目標表述。但有些國家認為過於含糊。

G7已在6月設定本世紀達到無碳化世界經濟。大幅依賴煤炭的中國與印度,不願設定化石燃料退場明確期限。

三、損害:如何界定,由誰賠損,怎麼賠?

開發中國家力促成立長期機制,協助它們因應極端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國際曾於2013年同意設置損失與損害機制,迄今毫無作為,許多國家寄望COP21。

美國等富國已明言不會簽署任何隱含「賠償」或「責任」的文件,以免陷於纏訟與無窮索賠。

四、前瞻與後續:單憑各國自定的減排承諾,不足以救地球

聯合國說,各國自定減排承諾不足以擔保全球均溫不比工業革命以前高出攝氏二度。

有些國家希望2019年來個「全球大盤點」。但COP21達成的協議如果太軟弱,將延後到2020或2025年。

五、法律效力:峰會成果要不要有約束力?

各國2011年同意巴黎協議要有某種「法律效力」,但巴黎協議的定位是國際法上有約束力的條約(treaty),還是歸於各國國內法上比較寬鬆的協議(deal),莫衷一是。

許多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支持「條約」或議定書(protocol),但美、中等國不要國際監督,寧取國內法規範的協定(accord)。

美國國務卿柯瑞本月稍早說,COP21的成果最好別稱為「條約」,因為歐巴馬拿著要受國際約束的「條約」回家,八成通不過美國國會。

法國外長法比烏說,COP21的成果一定要有法律約束力,因此成果協議可能雙軌並行:有些條文有約束力,有些沒有。

抗暖化! 全球殷盼巴黎氣候協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image
巴黎警方廿九日以擔心恐怖分子趁機作案為由,要求氣候遊行示威者解散,示威者在「共和國廣場」擺上幾千雙鞋,象徵他們被抹滅的足跡。 路透
分享聯合國氣候峰會卅日於巴黎登場,本月發生的巴黎恐攻讓更多國家與政府領袖堅持出席這項會議,除了表達與巴黎人站在一起,也認為達成氣候協議刻不容緩 ,媒體因此認為達成協議機會升高不少。巴黎氣候協議是否有譜,中美印三國將是關鍵。
本次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一次締約國會議(COP21)」,共吸引一百九十五國與政府的談判代表與會,預計將有四萬人出席這項預定十二月十一日落幕的會議。從全球最大汙染國到可能因海水上升而滅頂的島國,都將在會議中談判、折衝,設法找出妥協方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內的約一百五十國領袖將與會,設法達成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氣候協議,出席的領袖較二○○九年哥本哈根峰會的約一百一十五位領袖多出許多。氣候協議的目標為藉由抑制碳排放,將全球暖化的溫度限制在僅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兩度。

中美印是三個最可能讓氣候協議談判無法成局的國家。現為全球最大碳汙染國的大陸已加入富國行列,成為氣候經費捐款國之一,但堅持不將這項志願角色明白載入巴黎協議。

美國堅持一九九二年氣候峰會作成的「責任區分」概念,亦即富國與開發中國家各負不同程度責任的觀念已不合時宜,不應在新協議中繼續如此區隔。開發中國家要求富國支付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與破壞」,美國與歐盟都不同意這項做法。

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汙染國,該國要求國際保證提供金援與綠能技術,否則不會減碳,也不提高使用再生能源。印度也不同意協議使用全球經濟「去碳化」的用詞 。image


巴黎警方要求一場氣候遊行的示威者解散,並用催淚瓦斯驅趕群眾。 路透
分享

全球抗暖化 要過四大關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image
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遷峰會周一即將在巴黎揭幕,圖為民眾周日在德國柏林發動示威遊行。 路透
分享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30日將在法國巴黎登場,今年來雖已有183國提出對抗全球暖化的計畫,但各國領袖要達成氣候變遷協議仍面臨四大關卡,開發中國家要求工業化國家先提供資金援助,並抨擊工業化國家須對氣候變遷擔起歷史責任。
巴黎氣候峰會於本月30日起至下月11日舉行。在195國中有183國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長期計畫,過去一周就有南蘇丹、科威特、葉門及古巴等十幾個國家提出計畫。根據各國提出的減碳承諾,2100年前全球氣溫可能上升攝氏2.7至3.5度。聯合國表示,全球氣溫上升2度,可能讓旱災、暴風雨與洪災等天災進一步惡化。

當前減緩氣候變遷的目標仍面臨許多阻礙。第一,已開發國家曾承諾,2020年前每年向開發中國家資助1,000億美元,幫助這些國家對抗全球暖化。

但法國外長法比士表示,開發中國家需要的經費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國際樂施會(Oxfam)本月更指出,2050年前開發中國家為因應氣候變遷所須資金可能飆升到每年7,900億美元。

第二,對於生態破壞,工業化國家指責開發中國家是當前主要汙染來源,開發中國家也不甘示弱,要求工業化國家須對全球暖化負起歷史責任。

第三,各國希望這次開會能建立共識,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多運用風力、太陽能等潔淨能源,但對於如何訂定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長期目標,各國仍缺乏共識。

第四,中國今年6月承諾,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前升抵高峰,但中國可能拒絕協議將中國列入已開發國家,進而要求中國出資因應全球暖化問題。

巴黎峰會 緩解暖化分水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image
警察廿八日在巴黎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會場外巡邏。 美聯社
分享這次巴黎氣候峰會跟以前的氣候峰會最大的不同,就是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都參與,而且不像以往由上而下決定各國必須達成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改由各國自行提出,因此被看好有希望達成協議採取實質行動減排。
紐約時報社論指出,一九九二年,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會,同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後來國際社會又開了許多氣候會議,規模最大的包括一九九七年的日本京都與二○○九年的丹麥哥本哈根峰會,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持續增加,大氣溫度逐步上升,暖化引起的長期乾旱、冰河與冰帽融化、珊瑚死亡、海平面升高也日益嚴重。許多人不禁懷疑,這次的巴黎峰會究竟有什麼不同?

紐時指出,出席巴黎峰會的各國幾乎不可能在短短兩周內,就談出完美無缺且能讓大氣不再升溫的協議,不過,巴黎峰會將能做到以往峰會做不到的事:提高全球各國對解決暖化問題的責任感。

京都峰會只要求已開發國家減排,沒要求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大陸、印度和巴西,二○○一年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聯邦參議院以此為由,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當時美國總統布希隨即退出議定書,京都峰會失敗。而哥本哈根峰會雖然有更多國家參與,卻在混亂中結束,部分原因是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爭吵不斷。

巴黎峰會主辦單位記取教訓,捨棄由上而下制定減排義務,轉而要求每個國家自行提出未來幾年減排的方式與目標。目前已有一百七十多國提出計畫,這些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九成以上,預計在巴黎峰會開始後會有更多國家提出。

人類雖然無法靠著這些減排計畫,避開全球暖化最惡劣的結果,但如果沒有這些計畫,後果會更嚴重。科學家普遍同意,全球大氣溫度不能比工業革命前增加超過攝氏兩度,但根據研究,即使各國都落實自己的減排目標,全球溫度在本世紀末仍會增加攝氏三點五度,但如果不設目標,全球溫度將增加攝氏四點五度。

各界還期待這次峰會能就這些各國自行提出的目標,制定一套檢討並監督執行進度的計畫,這是過去歷次氣候峰會欠缺的。另外,日本等富裕國家已陸續宣示將提供巨額資金協助較窮國家達成減排目標。這些宣示若能化為實際行動,巴黎峰會將成為緩解氣候暖化問題的分水嶺。

外媒:中東動亂與極端天氣有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法新社報導,專家指出,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及中東、非洲難民湧向歐洲,與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天氣間接相關,大旱、洪災導致水和土地資源變得稀少,人們為了爭取有限資源,不是互相衝突,就是被迫離鄉。

專家指出,敘利亞內戰部分源自二○○六到二○一○年的空前旱災。旱災導致一百五十萬農民與牧人離開農地,進入荷姆斯、巴邁拉與大馬士革等城鎮。美國國務卿柯瑞上月在義大利米蘭說:「這並非偶然,就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前,敘利亞經歷該國史上最慘的旱災。」

華府智庫「氣候與安全中心」主任費米亞說,研究顯示,敘利亞發生旱災的機率,「因為氣候變遷,變成原本的兩到三倍」。

許多研究顯示,因全球暖化而加劇的水源稀少問題,使中東與非洲的血腥衝突惡化,以致難民到歐洲等地尋求更好的生活。專家警告,隨著氣候對人類生存益趨不利,人類的生存條件可能更趨惡化,人們也會因為絕望,而愈來愈傾向鋌而走險。

分析家指出,雖然氣候變遷本身不是衝突爆發的直接原因,但競逐日漸稀少的水源與土地資源,必然使情勢火上加油。費米亞說,「氣候變遷會讓威脅大大增加」。他說,「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氣候變遷與衝突在統計上顯著相關」,例如在肯亞,氣候變遷就與牧人和農民的衝突有關,在敘利亞,許多人被迫離鄉與政治動盪有關。

法國總統歐蘭德近日接受法國「快訊」新聞周刊訪問時,也談到氣候與衝突的關係:「就算我們解決了敘利亞問題,還是會有幾百萬敘利亞人不得不到國外謀生,因為他們自己的土地已因氣候變遷而無法耕種,這種情況會引發新的衝突。」

台灣挺進巴黎峰會 各界參與踴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image
台灣環團昨響應各國舉辦「Power together」行動,排出「孩子吹動風車」的圖形,與各國共同呼籲讓化石燃料留在地下,205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 圖/胡經周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巴黎氣候峰會今揭幕,台灣雖非締約國,但今年官方、企業及民間團體參與程度盛況空前。巴黎峰會過後,環保署明年將啟動第一個五年減碳計畫,環保署長魏國彥表示,今年峰會主軸雖在各國控制暖化,但背後更值得觀察的是「氣候協議後面的能源戰爭」。
魏國彥表示,台灣將密切關注世界趨勢,在第一個五年減碳計畫中打穩基礎,並在我國環評法及溫室氣體減量法施行細則中進行調整。巴黎峰會後將牽涉未來成本、物料及能源,跨國性企業也須密切注意。

環保署九月依國際氣候協議締約國的規格提出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比南韓訂出更嚴格的減碳標準,環保署將其送達國際智庫及研究所,爭取更多被討論、被比較的機會,盼引發國際關注。

我國企業、民團陸續抵達巴黎,台灣代表團也即將啟程,包含立委邱文彥、田秋堇,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等。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形容,今年台灣是歷次成員組成最多元、參與層面最廣一年,婦團、原民團體也爭取發聲。

最早抵達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在過去三天的國際青年大會中完成首分「亞洲青年宣言」,青年團員李冠億將在十二月四日周邊會議中,與日本、大陸、南韓、星馬青年共同宣讀。主婦聯盟祕書長賴曉芬、祕書沈寶莉今年首度前往峰會,七日將演說婦女與氣候變遷的關係。

台灣各城市參與也相當踴躍,台北、新北、桃園、台中、高雄、屏東都派員出席。

連續多年參與峰會的台達集團今年成果豐碩,不僅爭取到周邊會議,邀約重量級專家與會,也將在大皇宮展開為期四天的「綠築跡」綠建築展。

直言集/除了承諾 更要有具體策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本報記者侯俐安

今年巴黎峰會,台灣官方、民間參與熱絡,政府更依國際規格提出超越南韓的減碳目標。但爭取國際舞台,除了有目標、有抱負,最直接的是拿出成績單,台灣的成績單在哪裡?

二○○九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台灣代表團在會中提出「台灣減排在五年內要有所行動,必須訂定排碳具體減量目標及做法」,但至今政策依舊模糊,企業仍抗拒減碳,你我在生活中無視暖化,一說要漲電價、油價大家就反彈。

各界都在觀望,巴黎峰會後將帶來什麼改變。環保署提出明年將啟動第一階段五年計畫,但對照哥本哈根會議時台灣代表團的承諾,若非提出革命性政策,恐怕說服力不高。

事實上,台灣從一九九二年地球高峰會以來,歷經藍綠執政,碳排放量持續增加,政府畫出大餅,但在何處減量、減量多少,卻不見具體政策。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提交自主減量目標雖不受約束,但當歐美日韓等我們做生意的對象被約束,反過來約束我們時,將有如溫水煮青蛙,屆時再調整策略恐為時已晚。

面對氣候峰會,台灣與全球的孩子都提出一樣的呼籲,希望能有一個適合居住的未來,但大人做了什麼?我們還有幾個五年?巴黎峰會後,台灣更需要的是民眾的自省,以及政府實質與具體策略。

新世代發聲 全球串聯抗暖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聯合報 薛荷玉

image
全球串聯抗暖化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只要想到我們生存的地球未來將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就感覺很害怕。」九歲的菲律賓女孩希思黎.森納爾斯這麼說。「我建議城市中可用我國陳瑞文先生發明的吸水柏油路。」十五歲的台灣女孩葉庭瑄對參加巴黎峰會的各國領袖提出建言。

二○一五氣候峰會今天在巴黎揭開序幕。這次的氣候峰會被稱為「人類的最後機會」,各界期待締約國簽訂「巴黎協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化解全球暖化危機。除了各締約國的領袖,年輕世代的聲音也不應缺席。

聯合報系《好讀周報》發動跨國活動「傾聽新世代」(Listen to the Youth),邀請同獲世界報業協會「年輕讀者獎」的丹麥、菲律賓、新加坡、香港、挪威、印尼六家青少年媒體同業,以徵文或訪問的方式,請十八歲以下的新世代對參與峰會的領袖們表達心聲。

光是在台灣,好讀就收到近百篇投稿。來自全球各地的兒童及少年,述說他們走路上學、用舊的月曆紙及筆記的反面來畫畫、穿哥哥姊姊的舊衣服、少吃肉,為減碳盡一份心力;也籲請各國領袖們簽訂巴黎協議,訂出每一國家合理可行的減碳目標,不要辜負下一代對他們的期望。

各國的兒少投稿、採訪,都將透過翻譯,同步刊登在合作媒體上。

合作媒體伙伴:菲律賓少年詢問報(Junior Inquirer)、香港南華早報青年版(SCMP Young Post)、新加坡海峽時報 (The Straits Times)、丹麥兒童新聞 (Kids' News)、挪威少年晚郵報 (Aftenposten Junior)、印尼KOMPAS日報(KOMPAS Morning Daily)。

問題一:如果你有機會到巴黎峰會對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的領袖發表演說,你將說什麼?

問題二:日常生活中,你會採取什麼行動來對抗暖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涂紫樺(16歲,高雄市文山高中502,台灣)

image
涂紫樺(16歲,高雄市文山高中 502,台灣)
分享
還地球陽光 希望在手中

每個人都是賭徒,和地球開了賭上『未來』的賭局,而僅有的籌碼叫『希望』。

哥本哈根峰會的失敗不容重蹈覆轍,京都議定書之鬆散不能再犯。工業大國簽訂了上述公約,卻不履行?以非條約控制的國家為由,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要求已開發國家先採取措施,發展中國家才跟進?這究竟是以何種心態來看待我們共有的世界?

骰子尚未擲出,還有機會扭轉局勢。若掌握國家權力的諸位願意攜手合作,那麼留下的火苗將會擴大燃燒,我們定能再見到乾淨的家園。而現在,『希望』正掌握在各位手中。

我會這麼做/隨身一壺水 隨手做節能

我隨身攜帶水壺、環保餐具。隨手關燈、電扇、拔插頭也是小事一件。能用電子檔就不用紙本,搭公眾運輸、節約使用任何資源。

王皓萱 (14歲,新北市三芝國中802,台灣)

大自然反撲 雨水變少了

昔日,我的家鄉總是雨量充沛,一年有兩百多天在下雨,近年來,降雨日數卻節節下降,今昔風貌截然不同。

希望政府可以加強空氣、水質等環境檢驗,也可以鼓勵採用「清潔生產技術」製造的產品,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此外,還應強力宣導環保議題的重要,若不落實,生態將面臨更大的浩劫。請簽訂「巴黎協議」,拯救我們唯一的家園。

我會這麼做/環保一雙筷 健康帶著走

我會自備環保餐具,少用免洗餐具。製造免洗餐具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或竹材,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汙染。所以我出門盡量自備餐具,除了比較衛生、比較健康,也能落實環保觀念,不是一舉數得嗎?

趙翊安 (8歲,台北市民權國小三年級,台灣)

瘦成皮包骨 救救北極熊

不久之前,我的媽媽給我看了一張網路上的圖片,那是一張北極熊站在北極浮冰上的照片。原本應該是胖嘟嘟的北極熊,卻因為沒有食物吃,而變成瘦巴巴的皮包骨,骨頭都突出來了!我看了那張照片,心裡很難過,而且也有點罪惡感,因為我們人類不愛護地球,害得動物都沒東西吃!

我希望地球上的所有總統能夠看看這張圖片,試著去感受那些動物的痛苦。地球暖化,受苦的不僅是人類,也會害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我會這麼做╱無敵一雙腳 環保動起來

我曾經讀過一本繪本,裡面說到養牛也會造成地球暖化,因為牛的屁裡面含有甲烷,也會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我本來就不愛吃肉,看到市場上的肉攤,我都轉頭不敢看。所以我不但要減少吃牛肉,也要多騎腳踏車,少讓爸爸開車載我上學。

席爾多(Theodor,11歲,文德蘭學院,挪威)

我要吸塵器 吸光所有髒空氣

我認為人們花太多時間製造新iPhone,在我們因汙染而死的時候,沒有人會在乎智慧型手機。世界領袖應該鼓勵科學家發明對環境有用的東西,像我就想要一台可以吸光髒空氣的吸塵器。另外,我覺得大眾運輸應該降價,如果票價太貴,就沒有人想搭公車,人們寧願開車。

我會這麼做/我住在地鐵站附近,所以我都搭大眾運輸。日常生活中隨手做環保很重要,我會回收垃圾,也不浪費食物。如果科學家未來能夠打造出太陽能飛機,我會想搭看看。

安娜(Anna,11歲,文德蘭學院,挪威)

隨手抗汙染 我讓世界變乾淨

全球各國面臨不同的環境挑戰,像中國大陸有些地方空氣汙染太嚴重時,學生都不能到戶外玩。世界領袖如果能解決空汙問題,孩子們就能到戶外玩耍了。我們可能無法指望開發中國家對環境付出太多努力,他們需要時間。但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舉動,都會對地球環境帶來重大改變。

我會這麼做/我看到街上的垃圾會隨手撿起來,我穿哥哥姊姊的舊衣服,也會在網路上買二手衣物。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點子,如果能減少製造新衣服,對環境來說是件好事。

林怡瑩(Lim Yiying Eloise,16歲,淡馬錫初級學院,新加坡)

image
林怡瑩(Lim Yiying Eloise,16歲,淡馬錫初級學院,新加坡)
分享
護地球 攜手別再分你我他

要遏阻氣候變遷,我們不能再分國與國,必須把人類視為一個整體。如果世界領袖都能團結一致地採取行動,並把環境議題放在第一優先,我們就有能力預防對人類的迫切威脅。地球萬歲!

我會這麼做/我可以利用白天多做些事,就能減少在晚上用電。許多學生晚上熬夜玩電腦遊戲,當我們減少這些活動,不只可導向低碳的生活形態,也可以多睡一點。

彭嘉俊(Nicholas Phung-Zhang,16歲,華僑中學,新加坡)

綠世界 承諾保證莫成空

親愛的領袖們,你們選舉造勢動輒花費數十億,但同樣的錢,你們可以捐出來保護地球。若我們沒有好的環境可以生存,選舉又有何用?若你們不拿出實際行動,再多的保證、承諾,都跟空話一樣沒有用。世界在你們的腳下,也是我們的未來。請做點事,別只是說你在乎。你們不會真的希望地球毀滅吧?

我會這麼做/我把家中所有的燈泡換成比較省電的LED燈。從去年開始,我也參與了學校裡的「綠色議會」,嘗試喚起同學的環境意識,如省電及幫助我們的環境。今年,我負責綠色議會的臉書,每天至少轉發或分享一次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森林管理委員會有關氣候變遷的的貼文。

梅根.摩瑞絲(Megan Gail Morais,17歲,公教初級學院,新加坡)

image
梅根‧摩瑞絲 (Megan Gail Morais,17歲 ,公教初級學院,新加坡)
分享
拚減碳 資源該互通有無

我要鼓勵已開發國家的領袖們注意開發中國家的需求,因為後者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改變他們在環境上的作為。重要的是,為了確保有效減碳,已開發國家必須與其他國家分享他們的專門技術或設立減碳的機制。我們也必須依照不同國家的情況,為每一國設定可行的減碳目標。

我會這麼做/現在我不論到那裡都搭大眾交通工具,或是走路去。未來我也要更努力減少開冷氣的頻率。

我孟格斯.約克森(Magnus Emil Dreier Jørgsen,9歲,丹麥)

一起護海洋 別成垃圾場

你們應該告訴大家不要把垃圾丟在地上或海中,確保海洋不變成垃圾場。

我會這麼做/我要記得關燈,淋浴時不要沖太久,就不會浪費水了。我們應該好好地回收,而且當舊的東西還可以用的時候,不要買新的。

會這麼做╱現在我不論到那裡都搭大眾交通工具,或是走路去。未來我也要更努力減少開冷氣的頻率。

席爾多拉.喬安森(Theodora Joensen,7歲,丹麥)

image
席爾多拉‧喬安森(Theodora Joensen,7歲,丹麥)
分享
發明機器人 垃圾都清光

你們要做些事情來幫助海洋裡的生物,因為海洋汙染愈來愈嚴重了。你要跟人們說明,不要亂丟垃圾到海中及地上,這很重要。也許世界上可以發明一種機器人,把地上的垃圾都清光?

我會這麼做/我儘量記得離開房間時要關燈。有些耗電的東西,我也可以關掉。

瑪加.諾塔拉斯(Maja Eberhardt Notaras,11歲,丹麥)

大城市污染 已經太嚴重

你們真的應該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們已經汙染太嚴重了,你們應該減少大城市的汙染。

我會這麼做/我可以做許多小事,比如在學校,當大家都離開時,記得關教室的燈;在家時則做更多垃圾分類。

緹安娜.漢寧雅思(Tiara Hayuningtyas Mulya ,18歲,印尼)

image
緹安娜·穆雅(Tiara Hayuningtyas Mulya ,18歲,印尼)
分享
選民相信你 別辜負他們

我不懂政治,但我了解,只要有心,就能成事。各位領袖們,你們都是選民選出來的,請不要辜負承了選民對你們的信任。他們相信你們將做出改變,我也相信!

我會這麼做/我不管到那裡都帶著自己的保溫杯,可減少消耗塑膠瓶罐。

亞倫.赫南德茲(Aaron Hernandez,11歲,菲律賓)

陽光和小雨 讓記憶回來…

請各位先閉上眼,回想你們的童年時光,那些在海灘沐浴陽光下、脫光了在雨中玩耍、吊掛在樹上、或光著腳ㄚ去感受草地上的露珠、充滿歡樂的時光。請盡你們的一切力量去阻止全球暖化、保護這個世界。給未來的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也能在潔淨安全的地球上感受單純的快樂。

我會這麼做/年紀小並不能作為我們不去阻止全球暖化的藉口。我常去室外吹吹風,取代開冷氣。我也很注意省水,只用必須的水量。照顧植物,並珍惜樹木。

江.阿巴肯(Juan Inigo Abacan,10歲,菲律賓)

image
江.阿巴肯 (Juan Inigo Abacan ,10歲,菲律賓)
分享
小麥取代肉 節碳也省水…

在我們學校,每周一是「無肉日」,我想請你們也試著採行。如果你們這樣做,也可以省水,因為我讀到每生產一公斤牛肉,要消耗1萬2千公升的水,但同樣重量的小麥,只需用850公升的水。

我會這麼做/我不吃牛肉、雞肉及豬肉,只吃蔬果及魚。不使用電器時,我會把它的插頭拔掉。

塞密拉兄妹(Jakob S. Semilla 11歲,Lily Semilla 4歲,Ateneo Semilla 4歲,菲律賓)

你我抗暖化 點子救地球…

我想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請對別人的點子保持開放的態度,無論它有多小、或多瘋狂,都有可能減少全球暖化。你們要好好考慮這些點子,因為將來是我們要繼承這個地球。

我會這麼做/如果目的地不遠,我和家人都儘量走路去,也可以多運動。買東西時,我們會帶布袋去,不拿塑膠袋。我家後院有個堆肥坑,可以減少垃圾量。我們兄妹都喜歡畫畫,但儘量用舊的月曆及筆記本的空白處來畫。

希思黎.森納爾斯(Sisley Spence L. Sanares,9歲,菲律賓)

image
希思黎‧森納爾斯(Sisley Spence L. Sanares,9歲,菲律賓)
分享
萬一有一天 地球生病了…

只要想到我們生存的地球未來將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就感覺很害怕。各位領袖們,請多走路,減少使用石化燃料,推廣電動車。如果我們好好照顧地球,它也會照顧我們。

我會這麼做/我在家自學,所以不用搭車去學校。儘量用自然光代替開燈,回收紙袋來做手工藝或科學實驗。畫畫時,我會充份利用畫紙的正反兩面。出門時也會帶水壺。

亨利.盧(Henry Lui,16歲,沙田學院,香港)

請聽我說…減碳≠降低競爭力

懇請世界領袖優先考量全球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將本國國民的利益擺第一。尤其是一些已開發國家政治人物擔心他們承諾減碳後,會讓他們的競爭力降低,這令人擔心。

我會這麼做/私人汽車是全球主要排碳來源之一,是時候改搭大眾運輸了。在香港這種小城市,實在不需要開車;如果我們放棄燃油車,也是幫自己一個大忙。

凱薩琳.王(Catherine,16歲,漢基國際學校,香港)


image
凱薩琳‧王(Catherine,16歲,漢基國際學校,香港)
分享
別打著經濟旗號 忽略了環保

世界各國領袖,請別讓企業利益蒙蔽環境責任,別讓犬儒主義阻礙您實施對環境及人類有益的政策決定。開發中國家的領袖,請別忽略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別讓經濟擴張成為破壞環境的藉口。

我會這麼做/除了隨手關燈關電器,我最近會回收空杯子、用過紙巾、單面列印紙。香港缺乏完善回收系統。希望更多單位能夠充分利用回收物。

聯合國喊話 投資綠色企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路透28日電

環境與投資密切相關,這也是汽車巨人福斯(VW)因排廢做假將挨重罰的原因。在巴黎氣候峰會登場的前夕,聯合國呼籲投資人與資產管理人,把環境、社會、治理等非財務因素也納入投資考量。

聯合國倡導責任投資原則(PRI),鼓勵全球的資產管理人在做投資決定時,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議題也納入為考量因素。

這項計畫承認「非財務因素」對資產價值的長期影響日增。這類因素包括碳排放、公司董事會的性別組成,或公司政策對賄賂、安全性、低薪等問題的規範嚴不嚴格。

路透對PRI資料的分析顯示,截至今年9月21日止,已登記加入PRI超過一年的資產管理人達657人。

PRI包含一系列基本的強制性措施,以及較高階的自願性措施。從各家公司發表的PRI報告中,可看出管理人對處理氣候相關類型投資的準備程度。

自發性承諾中,包括三種特別強調徹底落實ESG標準的承諾:顯示ESG流程對投資組合構成的影響;顯示採用ESG的投資如何改善財務或ESG表現並降低風險;以及顯示ESG如何影響公司的投資看法或表現。

路透詳細檢視350家投資股票或債券為主公司所發布的PRI 報告,發現僅83家公司表示這三項承諾全部達成,另有195 家公司未達到至少一項承諾,其餘72家公司一項都沒達到。

三項承諾都未達到的公司包括: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管理1.7兆美元的資產:安本資產管理,管理4,900億美元的資產,以及瑞銀全球資產管理(UBS),管理6,520億美元的資產。

名家觀點/企業減碳的危機與商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經濟日報 周志宏

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在巴黎登場,各界預期針對溫室氣體減量將達成「巴黎議定書」。作為地球的企業公民,台達電很期待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能達成共識;更期盼未來各國政府對減量提出具體政策與誘因,共同促成全球節能與綠色經濟時代的到來。

環保節能始終是台達電最重要核心與使命,2014年國際碳揭露專案年度評比中,台達獲得最高等級A級評價,更是大中華區唯一拿到氣候績效領導指數(CPLI)之企業。

近年來減碳成為全球大趨勢,很多國際企業承諾自願性減量,台達加入「We Mean Business」(「我們是認真的」聯盟),並對未來提出具體減碳承諾。

過去以來,台達和其他國家重視環境和氣候的企業一樣,在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努力。

一旦聯合國巴黎峰會達成節能減排的全球共識,各國政府若在的政策面、社會大環境形成減量的氛圍,節能減碳可望收事半功倍之效,力量會強大。

面對全球減碳趨勢,將為企業帶來危機,也帶來商機,因為處理危機時,要減緩其衝擊,往往會創造新的機會,企業要以正面態度去回應氣候變遷,除了與其言者諄諄去告訴別人要節能減碳不只是愛地球,還不如更可直接了當告訴企業,減碳還能帶來有商機,還能使企業成長。

企業目光應放眼全球。看到各國相繼提出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目標,例如中國INDC是要大幅下降碳密集度,這代表背後有著龐大節電商機;印度規劃未來有40%發電要來自低碳能源,這則代表太陽能產業將蓬勃發展。

以台達發展經驗也是如此。創辦人鄭崇華因創業初期遭逢台灣第一次石油危機,體認到台灣並非能源生產國,只有節能是最佳因應之道,並時時保持危機意識,因此很早投入節能設備及產業,最後找到公司有發展、有利潤,且又對地球好的事業利基。多年來,台達嚐試在綠色節能產品和綠建築節能創造獲利,轉化氣候風險為綠能商機、也推廣環境教育並擴大社會參與,就是要不斷地向各界證明,一定要社會永續發展,企業才能永續發展。

今天面臨氣候危機更加嚴峻,各國政府和到企業紛紛提出自願性減量行動計畫,為了達到在本世紀末將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C之內目標,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是唯一的道路,政府和民間必須投入更多研發與有更好的政策支持、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共同創造節能減碳商機。

迎接全球綠色商機,建議企業要先找出各自企業的機會點,花心思與經費投入開發綠色節能、氣候變遷有關的解決方案與產品,從公司的長處出發,接軌到節能減碳有關的產品,站穩核心業務之後,再跨到有相同技術的應用領域,例如由IT產業跨到能源管理,由通訊跨入雲端機房,由充電設備再跨入電動車,逐步在綠色經濟中成長。

減碳既是全球趨勢,又有許多的商機,期盼政府能有更明確推動節能減碳的政策,甚至提出具體政策誘因,胡蘿蔔與棍棒齊備,鼓勵全民節能減碳,為為台灣綠色產業開創新契機。(本文由台達企業信息部資深協理周志宏口述,記者江睿智整理)

巴黎氣候峰會 中國左右大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30 04:12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28日電

30日將舉行的巴黎氣候峰會,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面臨被海平面淹沒的最小島國領袖,將聚集一堂參與討論,這次會議被視為「最後一個拯救地球的最佳機會」。中、美兩國的態度一直被視為能否締結有意義的氣候協議的關鍵。

法新社報導,從2007年開始,中國就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承諾其氣體排放量將在2030年或之前達到峰值,這是迄今為止最具實質性的一大步。與印度等國不同,中國支持提前實施一個監控各國減排進度的體系。但中國的潛在阻礙因素是在為應對氣候問題貢獻財政資金這一事情上,中國實際上已加入發達國家行列,卻仍堅持在巴黎會議上不要將這一角色正式寫進協議。中國強調,只有發達國家才有財政支持的義務。報導說,中國是最能左右峰會大局的一個國家。

法國總統歐蘭德前不久訪問中國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聲明中除重申要努力達成氣候協議外,中國也原則上同意設立機制,每五年盤點各國減排進展,並適當更新國家自願減排目標。

報導說,在另一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美國,占據國會多數議席的共和黨一直對氣候變化應對措施持反對態度,但歐巴馬總統繞過了國會,動用行政權力在工業、能源以及汽車領域實施減排措施。華府和北京一樣支持定期審查各國在氣候應對措施上的實施狀況。按照現狀,各國的進度不足以達到聯合國定下的目標:將全球總體氣溫控制在比工業時代到來前高出不多於二攝氏度。

但美國的潛在阻礙因素是,美國認為在1992年氣候協議中定下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所謂「有區別的責任」概念已經過時,在新的協議中不應再按這一原則討論。自1997年否決「京都議定書」以來,美國在通過法律規定減排標準的問題上一直裹足不前。此外,和歐盟一樣,美國對於發展中國家試圖讓發達國家為氣候變化「買單」而有所保留。

其他能左右峰會大局的還包括印度、43個面臨海平面上升、超大型風暴和沙漠擴大威脅的「瀕危」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及英國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