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洋教育經費少 如何護海權

看大陸九月啟用新版初中教材,其中歷史加強國家主權與海洋意識教育,並舉航空母艦為例,講述海上英勇事蹟。

八月中旬在青島舉辦「兩岸海洋教育教師交流活動」,對岸邀請台灣廿一位學者專家及高中小學教師,雙方共提出十七篇專題報告,並參訪了高中、小學的示範成果。

過去廿多年,大陸一口氣增辦海洋大學達六所之多,加上十幾個大學海洋相關系所,跟台灣一樣,發現教了一堆未來「不下海的大學生」,便著手進行嶄新的海洋教育,來啟發青少年「從小立志海洋」。

他們先從最有海洋歷史背景的青島開始做起。該市共有三百五十七所大學以下各級學校,從中選了一百所進行實驗,我們參觀了四所。除了教室硬體設施及知識布局,顯然斥資不菲,更編寫了不同層次的海洋教育教材,再加上邀請大學教授或院士赴校園演講,為的就是「大宣傳」這項「大教育」。

大陸與會者有來自舟山、廈門、廣西等地,可知這些作為將逐漸延伸到所有沿海省區。他們明白指出,這樣做為的是維護海權,扎實地培育海洋人才。他們謙虛檢討仍有多項不足缺失,例如教育觀還未形成、目的指向不明、內容散漫無序、方法與手段單一、課程碎片化、師資選取隨意等,惟起步不過數年,用心之深,力道之強,已然可見,令人尊敬。

反觀台灣,為環繞的海洋預備了什麼基礎教育?其實台灣中小學海洋教育發展比大陸早,我們的優勢在於建置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推動體系和發展結構,甚至頒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正是國際海洋教育組織關注並重視台灣所作所為的面向。

高中,地球科學為必修課,海洋篇為四大議題之一;初中,也有包含海洋的地科,但屬必修、選修參半性質;小學,沒有獨立科目,採融入式海洋教育;社會教育則有南、北兩大國立海洋博物館承擔。

如今,海洋是大陸大教育課題,甚至逐漸連結到他們升學的大學相關科系;人隨經費集合,必然需要大預算的政策後盾,那是他們往下扎根的「前瞻」教育內容之一,可預期進展將會一日千里。

台灣呢?國教署每年補助各縣市推動海洋教育,平均每縣市約只得五十萬台幣,如何面對轄內許多高中小學的需要?與大陸真乃天壤之別,能不動容?

發展海洋全程教育不外乎兩大目標:為地球系統正面臨危,與為我們海疆海權。台灣島位置具有無與倫比的海洋重要性,必須前瞻性地大大培養全體同胞的海洋素養,才能持續跟彼岸在海洋教育上良性交流競賽,善意互通有無。

這事只需最高決策者一念之間,展現有形的強力支持,把台灣建設成名符其地理之實的「海洋文化科技島」,才有長遠不失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