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抗戰真相 連接兩岸樞紐
2015-09-03 02:41:38 聯合報 郭岱君/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會長(美國加州)
還原抗戰真相,刻不容緩。因為,理解、肯定中華民國領導抗戰勝利,是台灣存在與發展的根基,也是連接大陸與台灣競合關係的重要樞紐。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戰而撤,蔣介石、張學良被罵得體無完膚。但是,中日國力懸殊,蔣介石自承:「終日思慮,對日無良法。」
當時,中國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地方割據,危機四伏。蔣介石堅持,內部統一團結,才能抵抗外敵。因此提出「攘外必先安內」。
蔣介石並斷定,中日一旦開戰,唯採「持久戰」,「我們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
持久戰需要後方根據地,蔣介石最後選定四川。且此事只能做、不能說,更不能讓日本知道。「若為對倭計,以剿匪為掩護抗日之原則言之,避免內戰,使倭無隙可乘,並可得眾同情,乃仍以親剿川、黔殘匪以為經營西南根據地之張本。」
果然,紅軍進入川北,四川督軍劉湘難以招架,不得不打開大門,與中央合作。收回了四川,蔣介石參考德國「秘密國防」做法,積極發展經濟與國防建設、推出新生活運動、還計劃整編常備軍六十個師。在準備好之前,中國必須「以和日掩護外交,以交通掩護軍事,以實業掩護經濟,以教育掩護國防,韜光養晦乃國家唯一自處之道乎。」
蔣介石的持久戰就是「戰而不屈」的「拖」字訣。蔣百里指出,中國地大人眾,不打則已,打起來就「拖」,「拖到東西戰事合流,把敵人拖倒而後已。」
一九三六年十月,軍政高層齊聚洛陽,明為賀蔣介石壽,實為策定抗戰大計。陳誠指出,「策劃抗日大計,持久戰、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基本決策,即均於此時策定。」
大戰爆發,日軍必從華北、華中兩方面攻來。日軍據華北,對中國不利,因為日本機械兵團在華北平原暢行無阻,將輕易南下武漢,把中國一切兩半,中國最精華地區盡入日本之手。而「我方為保持西北、西南基地,利在上海作戰。」因此,改變日軍之作戰軸線,「誘敵自東而西仰攻」,是抗戰前期首要戰略目標。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日軍攻陷北平、天津。然而,中日在華北對峙時,蔣介石已悄悄部署淞滬,另闢戰場,引日軍南下。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滬會戰爆發,陳誠建議:「敵如在華北得手,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沿平漢路南犯,直趨武漢;如武漢不守,則中國戰場縱斷為二,於我大為不利。不如擴大淞滬戰事,誘敵至淞滬作戰,以達成我預定之戰略。」蔣介石立即向上海大量增兵,驚天動地的淞滬大戰就此展開。
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極為慘烈,上海成了血肉磨坊。十一月十二日,日軍攻下上海,國民政府拒不投降,亦不接受議和。此役,日軍傷亡四萬多人,中國軍隊死傷超過二十萬人。但是,中國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神話,也硬把日軍作戰線轉為由東向西仰攻。
日軍極為憤怒,進攻南京。南京淪陷,國民政府西遷重慶,繼續抗日。一九三八年夏,東京決定孤注一擲,發動武漢攻略。中日百萬大軍在武漢外圍打了三個多月,日軍進城時,發現是座撤盡的空城。日軍佔領了一城又一城,反而陷入中國戰略泥沼中。東京發動數輪和談,中國就是不從。
整個戰局發展與蔣介石的大戰略若合符節;但是,持久戰得以成功,還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與世界大戰結合:蔣介石認為,中日之戰不能、也不是獨立的議題,必須與世界大戰結合,並在同一天結束,「如此才能一舉脫離次殖民地之地位。」
二、蔣介石對持久戰的堅持:敵人太強,好幾次國民政府幾乎撐不下去了,尤其是南京淪陷後士氣低到谷底。汪精衛、孔祥熙、于右任、胡適、傅斯年等都力主與日議和。唯有蔣介石,始終堅持不畏戰、不投降、不簽訂任何有損國格與民族利益的合約,「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也!」並說下重話:「中國若要自取滅亡,俯首上斷頭臺則已,否則除抗戰拚命以外,再無第二道路矣!」
大戰略正確、全國軍民犧牲奮鬥,終於贏得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麼大的犧牲,為的是什麼?蔣介石一再提到,我們抗戰的初衷是要收回東北、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台灣。
若沒有蔣介石的持久戰大戰略部署,中國根本無法與日軍打這一仗。若沒有蔣介石的堅持,中國早就如汪精衛政權,成為日本傀儡,不會有後來的廢除不平等條約、聯合國發起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若沒有抗戰勝利,台灣回歸中華民國,台灣很可能被中共「解放」,歷經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台灣人民不可能享受到土地改革、經濟奇蹟與民主選舉。
公告版位
- Sep 03 Thu 2015 18:02
還原抗戰真相 連接兩岸樞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