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棄竹科 冷門農業企業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31 12:00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縣報導
嚴永祥(右)、嚴國維父子倆攜手守候家鄉的多肉植物園區。記者郭政芬/攝影
自小在父親的仙人掌農園中長大的嚴國維,大學理工系畢業後原想赴竹科當工程師,發現竹科人工時長、常加班的過勞環境,決定改變人生方向,接手自小熟悉的多肉植物領域。他用理工專業知識改善產業流程,將冷門農業以企業化經營,父子倆攜手守護家鄉的多肉植物園區。
30歲的嚴國維,六年前從門外漢到成為多肉植物農夫,還攻讀政大網路MBA、赴日學花藝,再考取花園景觀執照,在日本學習時,他體驗到花不只是生活,更是藝術品,協助父親的多肉植物種植能有多角化的經營。
他將冷門農業企業化經營,改善運作流程和園區設施,例如小時候常看見父母親辛苦搬運植物的模樣,甚至雙手佈滿裂痕,他擴大溫室的走道,增加台車進入空間,車子一次可載運近百棵的多肉植物,不僅省力更省時。
他也在新的溫室空間建造氣象觀測站,嚴加監控溫度和濕度等,為顧客標示各種仙人掌名稱,讓喜愛收集不同品種的顧客,一眼就能挖掘新品種,舒適空間讓顧客稱讚不已。
嚴國維發現,一群遊客來參觀時,僅有幾位熱衷觀賞多肉植物,但也有人在旁苦苦等待,他打造容納50人的休憩場所,可在此帶團DIY組合多肉植物,獲得好評,更將他人眼中冷門的農業,玩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嚴家父子經營占地5公頃的福祥仙人掌園區,蒐集近萬種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日前還有遊客說,32年前讀幼稚園時就曾到此一遊,讓嚴家父子相當感動,原來這是許多人小時的美好回憶。
造橋連一心 新竹旱坑里翻身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31 12:00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縣報導
...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少東呂易承(右)和父親呂理鑑感情好,父子倆和家族齊心打拚。記者郭政芬/攝影
觀光,是一場團體戰,要大家都好,才能生存下去。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從柿餅加工區成功翻身為觀光熱點,更拿下農村再生北區冠軍,靠的是旱坑里長葉雲全以造橋方式連結各區,一座座橋串起的,不僅是各柿餅加工區的往來交通,更串起業者團結一心。
走進旱坑里,印入眼簾的是柿子、柿餅、木炭窯等歡迎圖像,這是社區居民採泥塑手法造景,在社區總幹事、廟宇師傅陳福全帶領下,讓前來參觀柿餅的遊客認識里上風貌。今年增設導覽課,吸引不少里內退休人士參與,也有民眾下班趕來上課,只盼凝聚力量,為社區打響知名度。
旱坑里去年申請水保局2800萬的農村再生案,擊敗台北市、新北市奪冠,關鍵是以造橋連結各加工區,帶遊客在各家柿餅穿梭。例如從「柿代相傳」要走到「味衛佳」果園,原本得走出前門再從另一邊前門進去,如今透過造一座橋,橫跨水溝,遊客可直接穿梭其中,也可認識不同的店家。
葉雲全分析,新埔柿餅不能只有幾家好,這是一場團體戰,要大家都好才能生存下去。這筆經費用來做擋土牆、橋和步道,從柿子果園造路到柿餅加工廠,柿餅區是群聚部落,若只有幾家好,排擠到邊緣的加工廠致歇業了,恐造成柿餅區大幅萎縮,要大家都好才會持久。
新埔柿餅區現在每到周末就是人山人海,還出現柿餅不夠賣、遊客僅能限購一盒的熱潮。葉雲全說,柿餅區採全區免費,遊客花半天就能吃柿餅、逛果園、玩染柿,感受濃濃人情味,打響觀光知名度。
柿餅怎麼做的
每年9月到隔年1月中旬是柿餅季,九降風吹起、晴天都是適合日曬的季節,農民將柿子削皮後,乾燥過程中要不斷為它們按壓,讓內部水分滲透到表面,一天只能按壓一次,以防爆開沒有賣相,削柿皮到成品費時約一周。製成的柿餅冷凍後可保存約一年,即使產季外也能買到。(郭政芬)
農村再生﹒農村旅遊
11少東返鄉 新竹柿餅小鎮再發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31 12:00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縣報導
第四代劉文祥原在醫院任職藥檢師十年,三年前返鄉接手家業,說服父親重啟老功夫,以龍眼木柴燒方式烘烤柿餅,重現古早味的柿餅味道。記者郭政芬/攝影
九降風吹起,又到柿餅產收季節,新埔柿餅聞名全台,產季期間遊客總是大排長龍,柿餅產業曾一度不敵大陸柿餅競爭,但這幾年八成柿餅業的年輕世代回來接手家族事業,為傳統農村注入活力與創意,也讓新埔小鎮發光。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是全台柿餅主要產區,全區有14家柿餅加工廠,旱坑里長葉雲全指出,柿餅越做愈好,許多年輕人願意回來接棒,這幾年有11家少東都返鄉,兩代攜手打造柿餅。
「柿代相傳」第四代劉文祥原在醫院任職藥檢師,家人苦勸他繼續這份穩定職業,但他心底明白,身為家中唯一男生,若再不接手,百年家業恐失傳,三年前返鄉接棒。有次聽到老顧客說,現今柿餅好吃,卻找不到從前的滋味。他決定重啟30年前,龍眼木柴燒柿餅工法。
柿餅季一到,劉文祥凌晨2時摸黑上工,一般機器烘可做溫度控制,柴燒柿餅關鍵在火候控制,火燒太旺表皮就乾,全程得靠人力顧,才能保有濕潤口感和龍眼蜜香味,耗時費工,產量是機器的三分之一。他克服初期的困難,如今產量從第一年500斤到今年達5000斤,成果翻十倍,不少客人前來指定購買。
另一邊的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以竹架曬柿餅,搭配古樸老三合院,是攝影者最愛。近年透過一張張曬柿網路美照,讓柿餅產業起死回生,柿餅不僅是食品,也是美麗風景。
「味衛佳」少東呂易承從小幫忙做柿餅,看盡雙親辛苦。早年中盤商剝削,為打響名號,父親呂理鑑常到外頭擺攤,逐漸累積顧客群,身為獨子的呂易承,跑到外頭工作,後來遇到景氣低迷,決定回家接手事業,他說,阿公、爸爸也曾逃跑過,都是後來浪子回頭。
如今,味衛佳轉型為觀光農場,吸引遊客前來看柿餅樹、賞曬柿餅美景,另還有複合式餐飲和柿染教學,柿餅少東和老產業衝撞出新火花,為小鎮帶來新的生命力。
..
第四代劉文祥(右)原在醫院任職藥檢師十年,三年前返鄉接手家業,說服父親重啟老功夫「柴燒柿餅」。圖右深色為柴燒柿餅,左邊為用機器烘烤的柿餅。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村再生﹒農村旅遊
種「不能吃的植物」 種成全台王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31 12:00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縣報導
.
園主嚴永祥兒時獲得一盆多肉植物,讓他愛不釋手,開啟收集多肉植物之旅。記者郭政芬/攝影
療育十足的多肉植物近年火紅,全台規模最大的多肉植物園「福祥仙人掌」成立至今30年,園主嚴永祥只因兒時獲得一盆多肉植物,就此愛上。雖屢被質疑種不能吃的植物,有前途嗎?他不認輸,邊工作兼賣多肉植物,當年這個愛仙人掌成痴的小男孩,如今終一圓幼時夢想,打造全台最大仙人掌王國。
談起人生中第一盆多肉植物,57歲嚴永祥說,國小時,哥哥送他三種多肉植物,他發現多肉植物種類廣,比其他植物容易生長,開始和親戚朋友交換,數量一多,乾脆就在家門口種植,到市場販售,當年一顆多肉植物,要價等同3碗魯肉飯,國中時一拿到零用錢,就跑去買多肉植物。
40多年前的務農社會,嚴永祥的家庭種植水稻、香蕉等農作物,種不能吃的,有前途嗎?不少親友質疑他種植多肉植物一頭熱,他趁家人在市場擺攤,就拿著幾盆在旁賣,收入逐漸增加,越種越多,家人也從反對到接受,逐漸打下多肉植物的通路。
嚴永祥說,幸好多肉植物不太需要照顧,這三十多年來,曾做過修水電、務農等工作,休假時就埋頭種植多肉,副業就是擺攤兼賣多肉植物,後來建立起批發商通路,才逐漸變成主業,一圓兒時的夢想。
如今他有40多年的育種經驗,栽培近萬種多肉植物,堪稱仙人掌權威,更曾獲全國農村十大傑出青年肯定,還曾遇到不買便宜貨的顧客群,一出手就是幾萬元,就是要收集特殊、稀少的品種。福祥仙人掌第二代30歲的嚴國維說,現今有療癒系之稱的多肉植物當道,常有玩家指定要別人沒有的品種。
嚴永祥建立的多肉植物王國,占地5公頃,有近萬種多肉植物,奇形怪狀,為紀念他和哥哥拿到第一盆多肉植物的歡樂,以兄弟永福、永祥命名為福祥仙人掌園區。地址新埔鎮北平里38號,電話03-5883218。
熊掌、兔耳多肉 高人氣品種
多肉植物因外型圓圓滾滾、可愛療癒,近年來很受歡迎。現在流行景天科、石蓮花類,像是熊掌、兔子耳朵系,都是高人氣品種,另也有追求特殊、高架品種,如百合科的萬象,形狀如同大象的腿,都是收藏家喜愛的多肉植物。
現在流行景天科、石蓮花類,像是熊掌系,都是高人氣品種。記者郭政芬/攝影 郭政芬
多肉植物﹒農村再生
公告版位
- Jan 31 Tue 2017 16:33
桃竹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