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與AI分身」共創價值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8 23:42聯合報 施振榮
台灣未來在AI領域的發展有很大的機會,不過很重要的是,應該要發展「以人為本」的A...
台灣未來在AI領域的發展有很大的機會,不過很重要的是,應該要發展「以人為本」的AI應用,如此才可以為台灣創造前瞻性價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工智慧(AI)的時代已來臨!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第一波工業革命帶來引擎的出現,速度、載重都遠勝於人,讓人的體力可有效延伸;第二波工業革命,電腦的發明下,讓腦力可大幅延伸。如今AI時代來臨,電腦運算速度大幅突破,物聯網蒐集大數據以及雲端運算的發展,再加上大量人力與資源的投入,將造就AI有進一步突破性的發展。
對於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之間的差異,我個人的觀察認為,人腦的優勢在於處理「活的東西」(變化、整合、不可預測的事物);至於人工智慧的強項則是針對單一能力(如運算、辨識分析圖像、分析大量數據)的表現會遠遠超越人類,主要是處理「死的東西」(重覆性、較沒變化的事物)。
在AI快速發展下,很多趨勢觀察家也提出未來AI將會讓很多工作消失,取代人類原本許多的工作機會。對此,我倒不那麼悲觀,雖然AI的出現會讓許多工作消失,但相信未來也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只是工作型態會與傳統有所差異。
因此面對AI新時代來臨,未來我們也要有新思維。從王道的角度來看AI的定位,我們應該「把AI當成和人類一起共創價值的夥伴」,AI雖然不是人類,但其能力及表現已達「類人類」,但尚無法完全替代人類。
尤其以AI的現有能力來說,也還無法勝任成為領導人(王者),因為身為領導人,必需能自發性地思考未來,要有六面向價值的觀念,能重視間接、無形、未來的隱性價值,要能兼顧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平衡,恐怕在短期內,人工智慧還做不到這個程度。
行政院長賴清德出席106年教育基金會年會致詞時強調,教育因AI產生重大變化,以後...
行政院長賴清德出席106年教育基金會年會致詞時強調,教育因AI產生重大變化,以後的教育將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凸顯人的價值,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將過去。 記者侯永全/攝影
此外,我們可以將AI視為人類的「分身」,借重AI這個工具,來協助我們完成許多的工作及任務。AI也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一個過程,不用過度擔心因為AI出現會對社會造成一些衝擊,因為人類文明的演進就是如此,每個時代總是會有創新的事物出現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倚賴AI,人類與AI「分工合作」才是最佳的相處之道。就像當年日本大力推動電子業導入生產線的全自動化,但後來還是失敗,因為電子產業變化太快,有時光靠自動化沒法因應產業的變化,中間還是需要靠人來調整配合。太相信全自動化,因缺乏彈性,最終反而失去競爭力,反而人與機器協同工作才是勝出的關鍵。
同樣道理,AI應用在服務業,也無法完全取代人的服務。AI取代的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工作,但在服務業的現場,經常需要應變,也會面對很多突發、不可預測的情境,仍只能靠人來處理。因此我們可以「把AI當和人類一起共創價值的分身」,將簡單的分工委由AI來完成。
對於AI這個大趨勢,我也認為,台灣未來在此領域絕對有很大的機會,不過很重要的是,應該要發展「以人為本」的AI應用,如此才可以為台灣創造前瞻性價值。
對於台灣發展AI的定位,台灣應該聚焦在華人文明的AI應用,同時借重台灣過去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基礎,成為全球AI應用的科技平台及關鍵性硬、軟組件的供應者,在未來全球AI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全球的夥伴。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公告版位
- Dec 18 Mon 2017 00:46
施振榮/與AI分身」共創價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