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蔡通話後 美續對陸喊價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18 03:02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美日貿易糾紛不斷,華府嚴詞批日。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日本令人失望,大陸表現亮眼;九八年江澤民訪美,九九年柯林頓訪陸,來回都不經日本,日本朝野震撼,揣測是責怪日本,還是要忽略日本,「棄日論」因此產生。

憂心美會棄日,於是警覺要自我強兵,安倍明喊修憲,暗以釋憲手法將自衛隊量增質變。

二○○三年前後,美軍內部討論「防線後撤到關島」可能性。○四年,關島海、空軍基地進駐兵力超乎想像。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勇敢之盾二○○六」演習,官方指是為顯示美對亞洲的關心,特別是朝鮮威脅尚存,中國軍力崛起之際,但敏感的軍事專家發現,不無防線後撤第二島鏈的打算,於是「棄台論」成話題。

○九年七月,美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曼谷宣布,美將重返亞洲後,「棄台論」沉寂;但一二年前後,「棄台論」再起。姑且不論是否與傾中者大肆鼓吹有關,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普理赫認為,即使繼續提供武器給台灣,台灣也無能自我防衛,要求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與對台軍售。

棄台論表達最具體的,是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葛拉瑟,和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金萊爾。

葛拉瑟在一一年呼籲,鑒於大陸核武發展,美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與軍售,與北京就台灣問題達成協議,以避免美中間發生核戰。一五年更在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國際安全」季刊發表專文,認為棄台固然必須付出代價與風險,但國家安全利益更重要,美對台承諾會造成美中緊張,對日承諾則無此隱憂,所以應強化美日關係,意思是台灣可「棄」。

金萊爾在「半路相逢:如何緩解美中升高的對抗」書中,提出以「合作螺旋」模式,美陸各分五步驟,讓兩岸在邦聯架構下統一。金萊爾並指出,美國要永久維持台灣安全,是荒謬也違反國際關係原則,韓戰時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是「歷史的意外」,現在是終結這個意外的時候了。

「棄台」是不再承擔保護台灣,「賣台」則是以台灣換取利益。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擔任國際安全研究員的肯恩,一一年於紐約時報投書,建議歐巴馬與北京協商,以終止對台軍售,交換大陸勾銷美鉅額債務;歐巴馬立刻痛批這種想法瘋狂荒誕,但新當選的川普,會不會是肯恩的伯樂呢?

一兆多美元債務,多麼對川普胃口,也只有大陸出得起。精明如川普,更知道出賣前,哄抬炒作是必須手法。一通電話叫響了全球注目,後續的叫罵,是否另一種叫價?

無論棄台或賣台,台灣都應提高警覺,我們無力阻止美陸默「棄」或暗「賣」,但要牢記兩岸關係好,中美關係平衡就不會棄台或賣台。如兩岸關係搞不好,美國當然棄之為快,而兩岸關係搞好的通關密語,蔡總統心知肚明,別再裝睡叫不醒了。

川普﹒軍售﹒北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