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今天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五百周年紀念,儘管這是出自於對聖經解釋的差異及對中古教會運作的批判,但後續的發展卻對歐洲政治發展造成深遠影響,不僅階層化的羅馬教會及教皇權威受到挑戰,後續宗教戰爭結束後的西發利亞條約,則是對主權國家概念的建立及當代國際關係的規範,做出貢獻。

從歷史學家觀點來看,中世紀的結束有不同的認定。最早的是以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為分界點,但這個說法缺乏確切的年代;部分則是採用拜占庭帝國滅亡的一四五三年(它也是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束年);有些採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一四九二年;最晚的則是以一五一七年的宗教改革為中古與近代歷史的分水嶺。

個人認為文藝復興雖然代表中世紀黑暗時代的結束,但是藝術文明並未改變政治權力結構;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制度並未改變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反映的是航海技術的突破,而非人類思想的改變;唯有宗教改革挑戰了羅馬帝國將天主教定為國教後教皇對政治的影響力,隨後雙方的拉扯及角力長達一百多年,甚至間接促成部分追求宗教自由的歐洲人前往新大陸,建立了民主的美國。因此將宗教改革視為中世紀的正式結束及近代歷史的開始,至少從人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最貼切的選擇。

500年前,馬丁路德把他的95條論綱釘在一所教堂的門上,掀起超過100年的宗教戰...
500年前,馬丁路德把他的95條論綱釘在一所教堂的門上,掀起超過100年的宗教戰爭。圖為去年天主教教宗方濟各10月31日赴瑞典參加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活動,呼籲基督徒大和解。 美聯社資料照片
五百年前的十月卅一日,馬丁路德將他對天主教會的一些爭議,特別是贖罪券及煉獄等腐敗問題(信徒可為死去親人購買贖罪券)的批判,寫成《九十五條論綱》並張貼在威登堡的教堂大門。馬丁路德認為人的救贖乃是根據聖經新約羅馬書使徒保羅傳講的「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所做的選擇,而不是靠做善事、積功德的好行為,將信徒和神的關係個人化,折損了教皇的權威、降低天主教會的影響力,顛覆了傳統的階層化社會,弱化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也為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基礎。

更重要的發展,則是後續的宗教戰爭。由於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統管德國,而許多公爵及貴族利用宗教矛盾脫離教皇對這個地區的掌控,因而引發了一連串的宗教戰爭。

雖然天主教保持了它在法國、愛爾蘭、南歐及德國南境的優勢地位,但北德、荷蘭及北歐國家都擁抱新教,成為路德會信徒,英國除了國教信徒外,在蘇格蘭還有長老教會。事實上,今天我們稱為基督教的新教,有人翻譯為更正教,但在十六世紀時被稱為抗議派,或是抗羅宗。

宗教改革是信徒對教義解釋上的不同引發的天主教分裂,但它卻帶出對現有政治體制的抗議。先是在一五五五年的奧古斯堡和約中,迫使天主教會接受路德派存在的事實,允許統治者可以為其王國在兩個信仰之間做出選擇。接著在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四八)結束後的西發利亞條約中,喀爾文派也被正式承認。不過後者更重要的意涵在於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王國領土疆界(現代國家的重要元素)的確認,同時在這領土內的人民所遵守的法律及效忠對象也不再是境外的另一個權威,因而形成了今日主權國家的概念。

這是為何身為政治學及國際關係研究的學者,我在幾年前到德國柏林開會之餘,特地前往威登堡參觀這座屹立五百年的教堂,冥想馬丁路德在宗教信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他對當代政治發展的貢獻。

(作者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