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快篩 卻不重視流感教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6 02:11 聯合報 莊凱全/兒科醫師(嘉義市)


單一季節性流感一旦進入社區流行,一般兩周會達到高峰,再過二個月,流行就會減少。

目前流行的swH1N1變異株,是二○○九年病毒變異株和H3及B型在流行。南半球在○九年五月出現新流感,當時沒有疫苗,學校也沒有停課,僅採取類似季節性流感的防疫措施,七月中旬就自然漸減;新流感疫情,在南半球沒有比季節性流感嚴重,新病毒的演變,也是類似季節性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對新流感的控制,認為快篩準確性,會因採檢方式和廠牌不同差異性很大,效益有限;快速篩檢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新流感陽性率差異性極大,也無法正確診斷是不是新流感;要求每位發燒病人都要快篩,是錢多淹腳目嗎?還是讓廠商發災難財?

醫師應靠流行病學方式,協助診斷流感。學校是流感傳播的重要場所,學生老師感染生病,學習不能進行,才是停課時機。日本很早就有流感停課措施,台灣○九年也實施「325」措施;由流行疫情看,新流感仍往上竄升,可見效益有限,反而造成學習狀況大亂,停課、補課一團亂,學童在家沒人看,或到安親班,病毒傳播依然進行,效果不彰。

美國在○九年四月底,怕新流感在學校流行,曾規定出現病例就要停課,但六天之後就取消,僅讓生病者在家休養,做好個人衛生和咳嗽禮節,再依流行狀況調整策略,盡量不影響學校的學習功能。

台灣只重視買疫苗、量體溫、停課,對傳染病的教育卻鳳毛麟角,學校要使用乾洗手設備,生病者到校要戴口罩、多洗手;打噴嚏、咳嗽時,建議用衛生紙、手帕去遮,如果沒有這些物品才用衣袖遮住,而不是用「手」;手到處摸來摸去才是傳播的根源,所以學校的電腦室也是傳播的場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