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委會出點子 可可取代檳榔樹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屏東報導】
2014.05.28 02:42 am

沿著國道三號,行經屏東縣長治鄉時,兩旁盡是一望無際的檳榔樹。昨天南下視察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看著窗外景象有感而發地說,十年來看著良田變成檳榔樹,他不斷思考「可以怎麼辦」,他透露,自己的下一步是以替代作物取代檳榔樹,可可樹將是首選。

全台栽種檳榔樹面積約四萬五八八七公頃,南投最多,有一萬四○三○公頃、屏東一萬三四六九公頃、嘉義七四六九公頃。陳保基說,雖然檳榔利潤高、也省工,但嚼食檳榔易罹患口腔癌,檳榔樹種植也一直面臨土地利用問題,「如果價值相當,當然是『捨檳榔而種其他』」。

昨天陳保基說,在推動活化休耕地、提高老農津貼門檻和規畫自由經濟示範區後,下一步將做的是輔導替代作物取代檳榔樹;檸檬、火龍果等作物都是選項。至於相關輔導細節,他說,由於政策無法一蹴可幾,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從小在屏東長大的陳保基說,屏東平原從前是整片的稻田、香蕉,近十年卻看著良田慢慢消失。他在擔任台大農學院院長時,就曾集合農化系、植病系、園藝系教授,研發台灣種可可樹的可能性。

陳保基說,國內種植可可樹數量少,他換算,一甲地檳榔成本約廿萬元,收成時可賣到卅萬到九十萬元,相對可可成本既高、收成時間也短,但現在全球都缺可可,無論內外銷都能創造很好的商機,加上又是熱帶作物,嘉義以南都相當適合。

陳保基認為,要讓農民接受新挑戰,除了觀念轉換、也必須拿出試驗成果,目前在屏東九如、萬巒,已有小面積試種四、五年,還無法馬上成一個產業,須持續開發種植模式,讓可可樹逐漸取代檳榔,「如果望出去是不再是檳榔、而是很多可可樹,不是很好嗎?」



全文網址: 農委會出點子 可可取代檳榔樹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04862.shtml#ixzz331LYujeP
Power By udn.com

改種可可/難捨檳榔 農民:取代恐要時間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賴香珊/連線報導】
2014.05.28 04:13 am


農民賴錫賢種的可可結實纍纍,平均七至十天採收一次。
圖/賴錫賢提供
屏東縣農民賴錫賢七年多前加入種可可的行列,但他並未砍掉檳榔樹,而是在檳榔樹下種可可樹。他認為,要以可可樹完全取代檳榔樹,恐還需一段時間。
屏東縣可可種植面積已達一百六十七公頃,「可可風」早在屏東興起多年,還有農民自製巧克力,並嘗試推出巧克力莊園,結合可可樹及自產本土巧克力,吸引消費者。

屏東縣農業處長林景和表示,目前檳榔仍被農民視為主作物,檳榔樹下的可可樹則被視為副作物,只要從種植、加工到行銷等產業鏈建構成熟,有一天也可能「主客易位」,讓可可變為主要作物。

早在四十七年前屏東南州就有人引進可可種植,但當時尚無製成巧克力的技術,十多年前,再度有農民投入可可種植。林景和說,當時擔任台大農學院長的陳保基曾派團隊協助農民,克服種植困難,終於成功種植,還做成本土巧克力。

種鳳梨起家的賴錫賢,七年前轉種二點五公頃可可,有的種在檳榔樹下、有的種在香蕉樹下,現在連自家院子都種有可可樹。賴錫賢說,可可是全年收作物,大約種兩年半開始收成,約七至十天採收一次,乾豆目前一公斤二百元。

他說,可可收益比檳榔好,但檳榔是老作物,老一輩農民對檳榔作物有一定的情感,要以可可完全取而代之,恐怕難一蹴可幾,需採漸進式策略。

南投縣國姓鄉公所農經課長郭俊龍說,可可樹是熱帶作物,只適合南部地區栽種,中部氣候並不合適,就算想跟進也種不出來;若活化休耕地等計畫作物能更廣泛,針對各地氣候,較能幫助更多的農民。



全文網址: 改種可可/難捨檳榔 農民:取代恐要時間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04863.shtml#ixzz331LnFUHu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