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廖志坤獎學金 31日頒獎
2015-10-07 07:05:17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頭份報導
財團法人廖志坤文教基金會邁入20年,昨天有56名學生通過董事會申請資格審查,10月31日將在苗栗縣頭份市公所中正館舉辦頒獎典禮,發放共42萬5千元獎學金,邀請受獎學生、家長分享獲獎心得,並將聘請卸任董事為顧問,讓獎助弱勢的精神薪火相傳。
廖志坤19年前擔任聯合報記者,南庄鄉採訪途中不幸因車禍殉職,母親張秋子感念他過去在頭份、南庄、三灣地區用心報導幫助弱勢與原住民族群,決定捐出250萬元成立基金會,利用每年定存利息獎助3鄉鎮低收入戶學子。
今年基金會共收到大專院校18名、高中職15名、國中34名申請,審核56人通過,每人可獲5000或1萬元獎學金,部分申請者因低收入戶資格、成績、戶籍等條件不符未入選,董事會決定實際了解情況後,另案給予補助。
基金會董事、廖志坤的大舅周恆和表示,近來利息收入減少,感謝各界善心捐款、公所及各校協助轉發資訊,讓基金會能每年協助地方學子,本次共募得61萬元,發放42萬5千元獎學金,期盼未來每年能發放超過50萬元。
廖志坤文教基金會連續19年獎助地方學子,也有不少董事已卸任但仍義務協助基金會,基金會將於31日聘請卸任董事為顧問,典禮中將邀集受獎學生、家長與校方參與,並安排就讀逢甲大學商學院博士班的黃淇棻分享從國中一路獲獎的心得。
「世界大同」 文創活化老街
2015-10-07 07:05:18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由六、七年級生組成,推廣文創與美學,讓竹市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市集文化。 圖/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提供
分享
新竹市老街世界街、大同路,隨著時代變遷,漸趨沒落,一群六、七年級生熱愛手作文創,組成「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靠著網路串聯分享,每年固定舉辦市集,成為地方盛事,從傳統和創新找尋回對地方的文化關懷。
「新竹人要做新竹事!」理事長陳佩瑜第一次舉辦市集時,找不到攤位達人,「打了一通又一通電話拜訪,分享想做的事情」,邀請在地特色店家、手作達人,一起讓老街活化,卻僅有二、三十攤參與。活動打響知名度後,陳佩瑜和團隊透過「世界大同城市共好」臉書社群,分享感動,透過文字情境與互動,成為手作者的交流平台。
「網路是重要的輔佐器!」陳佩瑜說,不少創作者都會使用網路,協會消息PO在網路上,透過各店家轉貼,曾有一篇公告吸引1萬5千的瀏覽人次,網路力量不容小覷。
這群年輕人原本是平行線,陳佩瑜畢業後到新竹工作、結婚生子,定居新竹14年,她將新竹看成自己的家鄉之一,把這些人串在一起的是時任議員的新竹市長林智堅,他希望能結合大家的熱情,活化老街區,打造竹市的夢想文創聚落,透過大硯建設贊助創業基金,幫助其他年輕人進駐到世界街、大同路。
陳佩瑜發現,透過市集活動讓原先在台北工作的新竹人,重拾熱情,回到家鄉投入文創,有些以擺市集為工作,走遍各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今年底協會將舉辦市集,近百攤搶著報名,不少攤商感嘆「過往很想參加,卻苦無管道」。陳佩瑜表示,新竹市文創、美學文化還為成熟,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文創業者、攤主,讓竹市擁有自己的市集文化,「讓竹市各地都舉辦文創市集」。
桃園藝術人文協會 助弱勢學才藝
2015-10-07 07:05:11 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
桃園市藝術人文發展協會,幫助弱勢學童學才藝、做公益扎根藝文教育。 圖/林繼生提供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桃園一群關心藝文教育、弱勢的企業、音樂、美術、藝文人士,去年意氣相投成立「桃園市藝術人文發展協會」,才1年多時間,已開辦書法、藝文、音樂10多場活動,並募集樂器給育幼院生與國小弱勢學童學才藝,默默扎根社會善的力量。
自稱「愛好藝文的小小兵」三越電子負責人詹美華,事業有成後想回饋社會,一年多前,她起個念頭,結合企業、教育、音樂、藝文好友百人,成立該協會,更網羅前桃園市副市長呂朝福、武陵高中前校長林繼生,音樂、美術界的謝韋民、林俊吉、陳俊卿等人為顧問。
詹美華說,這些來看到許多弱勢孩子,沒錢學才藝,無法正常學習藝文課程和培養藝術鑑賞力,很可惜,希望成立一個協會,以語文、書法、美術、音樂、舞蹈5領域為核心,補助弱勢學童學才藝,推廣藝文教育、協助藝術家辦展,讓社區民眾欣賞。
這群人以做公益的心,默默支持協會舉辦龍山國小「惜福祝福再造福」美術教學教育,帶領弱勢學童學畫畫,再將作品義賣,幫助更多弱勢;詹更率書法家今年春節在景福宮寫春聯、辦管樂會,希望民眾在社區就能欣賞。
林繼生說,當初在理想性格的詹美華「半夢半醒」促成,一群「傻傻的人」懷著慈悲喜悅的心一起努力,先後已辦理藝文創作愛心義賣、慈善音樂會、書法音樂教學,募集薩克斯風協助育幼院成立音樂社,該協會已陸續協助6所國小及1所育幼院學童學音樂、美術。
每月3000元 大園托嬰中心開幕
2015-10-07 07:05:13 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大園報導
公設民營的大園托嬰中心開張,負責經營的劉百純打造魔術花園世界等牆面探索課程,吸引許多家庭或新手父母帶孩子玩耍(圖)。 記者曾增勳/攝影
分享
桃園市公設民營大園托嬰中心昨天開幕,受理家有0到2歲的嬰幼兒登記報名,只招收30人,每月一般家庭每月只要3000元,弱勢家庭大約只需1、2000元,開張第一天立即吸引12名寶寶家長登記,申請踴躍。
市長鄭文燦說,市府推動「一生活圈一公托中心」,透過公設托嬰中心的合格專業保育人員照顧嬰幼兒,讓照顧嬰幼兒不再只是父母責任,降低年輕父母、家庭的負擔。
社會局長古梓龍說,為減輕市民家庭育兒經濟負擔,全市公托中心統一每月收費9000元,可補助育兒津貼3000元及補助符合托育費用3000元,一般家庭每月只需3000元,弱勢家庭負擔更低。
公設民營的大園托嬰中心開張,負責經營的劉百純(圖)打造魔術花園世界等牆面探索課程,吸引許多家庭或新手父母帶孩子玩耍。 記者曾增勳/攝影
分享
台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將該中心牆面,設計建構粉彩世界、蓄水區、(磁性)魔術花園、積木世界主題,提供嬰幼兒探索學習;理事長劉百純說,0到3歲嬰幼兒教育,是人生最重要階段,透過色彩多元刺激,讓小寶貝探索認知,該中心也提供新手父母諮詢、親職講座了解育兒重要。
大園托嬰中心第一天舉辦招生說明及受理家長登記報名,因收費低廉,家長搶手,有的家長甚至抱怨不知該中心開幕招生訊息。公托中心表示,招收30名嬰幼兒,受理登記報名至15日下午5點截止,若人數逾30人,將採抽籤決定,預定19日正式托收,報名可洽384-3866或社會局官網。
新增公園球場 「新埔真的進步了」
2015-10-07 07:05:09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
新埔鎮都市更新區段徵收區域,籃球場已竣工,許多居民直說「新埔真的變好了」。 記者林麒瑋/攝影
分享
新竹縣新埔鎮田心路段,從去年開始進行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計畫,目前道路交通號誌都已完成,其中在預計規畫的兒童公園和籃球場,也都於上個月18日竣工,不少居民直說「新埔真的進步了」。
附近居民說,以往要運動都只能到學校或是偏遠的河濱公園籃球場,「連要遛狗都沒場地」,生活機能很不好,但現在經過區段徵收後,變得好方便。
新埔鎮公所表示,多年來新埔行政中心都在中正路的老街上,由於道路狹窄,民眾停車不便,時常引起民眾反彈,因此在新任鎮長林保祿上任後,積極推動區段徵收,加強都市更新,讓老舊市容能有全新面貌。
新竹縣政府自去年開始執行新埔鎮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計畫,目前都還在進行階段,將施作的14座公園和3座民眾停車區域等地方,已陸續完成。
新埔鎮公所主任秘書劉守裕表示,公園和籃球場是區段徵收中預計施作的建設之一,鎮內的公共籃球場位於新埔大橋下的河濱公園內,目前正在進行美化整理工程,4座籃球架暫停使用,新設置的田心路和仁愛路交叉口的公園籃球場,有外圍鐵網攔,和2座全場球架,讓需要運動的居民,都能有完整又寬敞的空間使用。
新公園滿地垃圾 居民憂治安死角
新埔鎮田心路段都市更新區段徵收區域,目前設置的新兒童公園和籃球場,每到晚間常見年輕人聚集喧嘩,隔天就會看到滿地酒瓶、垃圾;縣府工務處表示,設施尚未辦理驗收,無法強制居民不能使用,將加強廠商管理、巡視。
附近居民抱怨,最近晚上常聽到機車催油門轟轟聲響,更常有年輕人聚集喧鬧聲音,新設公園和籃球場白天雖是健康的運動休憩場所,但到了晚上彷彿成治安死角,很擔心新設置的設施,不用多久就都壞了。
對此,新竹縣政府工務處工程科長林益洲表示,目前公園和籃球場等設施都已竣工,雖然公園設施都還在審查階段,尚未辦理驗收,但為了方便民眾使用,才沒有封鎖設施不對外開放,現階段將會請廠商加強管理和巡視。
許多民眾反映,公園沒設置垃圾桶,才讓公園造成滿地垃圾。林益洲認為,現在許多新的公園都沒設置垃圾桶,就是因為許多附近居民會將居家垃圾丟在公園垃圾桶中,造成管理單位的麻煩,只能加強宣導,要民眾隨手把垃圾帶走。
至於有民眾擔心新設置的公園和籃球場恐成治安死角,是否要加設監視器?林益洲指出,將等14座公園中的所有設施全面驗收完成後,進行轉交給鎮公所,屆時再由管理單位評估是否要設置,再與當地警方協助,增加巡邏點,讓公園能真正成為居民的休憩場所。
結合客家文化 幫老屋找新願景
2015-10-07 07:05:08 聯合報 記者葉臻、顏彙燕/綜合報導
位在龜山市區的曹丁波洋樓建於1927年,中西合壁的三層樓建築,頗具特色。 記者顏彙燕/攝影
分享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進行老屋研究調查計畫,全桃園共有1501座老屋,年底前將選出30間有意願保存且具價值的老屋,未來結合客家生活營造計畫進行。
龜山區曹丁波洋樓,迄今有88年歷史,三層樓建築,混合著類似西歐歷史樣式及日本風味,頗具特色,不僅桃園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王寶萱被老建築吸引,周五地方還將在洋樓舉辦「對於龜山的想像與展望」座談會,激盪出對龜山地方文史保存、推廣的燦爛火花。
為協助老屋保存與發展,客家事務局委請文史工作團隊調查訪談,統計出全桃園市客家老屋當中,楊梅區老屋數量居冠,多達391座,包括知名的翁新統大屋、道東堂等宅邸;中壢區286座,位居第二。計畫負責人黃志杰說,第一波將選出300座老屋進行深入訪談,年底前再選出30座老屋進行後續計畫,希望能和客家生活營造計畫一同進行。
至於龜山區曹丁波洋樓,龜崙嶺協會長陳卿峰說,曹丁波早年從事菸草生意致富,當年花了2萬日幣興建洋樓,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式建築,是當年著名地標。未來取得屋主同意後將租用,一樓處當作龜崙文化館,提供免費導覽,喚起龜山人回憶。
2015-10-07 07:05:17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頭份報導
財團法人廖志坤文教基金會邁入20年,昨天有56名學生通過董事會申請資格審查,10月31日將在苗栗縣頭份市公所中正館舉辦頒獎典禮,發放共42萬5千元獎學金,邀請受獎學生、家長分享獲獎心得,並將聘請卸任董事為顧問,讓獎助弱勢的精神薪火相傳。
廖志坤19年前擔任聯合報記者,南庄鄉採訪途中不幸因車禍殉職,母親張秋子感念他過去在頭份、南庄、三灣地區用心報導幫助弱勢與原住民族群,決定捐出250萬元成立基金會,利用每年定存利息獎助3鄉鎮低收入戶學子。
今年基金會共收到大專院校18名、高中職15名、國中34名申請,審核56人通過,每人可獲5000或1萬元獎學金,部分申請者因低收入戶資格、成績、戶籍等條件不符未入選,董事會決定實際了解情況後,另案給予補助。
基金會董事、廖志坤的大舅周恆和表示,近來利息收入減少,感謝各界善心捐款、公所及各校協助轉發資訊,讓基金會能每年協助地方學子,本次共募得61萬元,發放42萬5千元獎學金,期盼未來每年能發放超過50萬元。
廖志坤文教基金會連續19年獎助地方學子,也有不少董事已卸任但仍義務協助基金會,基金會將於31日聘請卸任董事為顧問,典禮中將邀集受獎學生、家長與校方參與,並安排就讀逢甲大學商學院博士班的黃淇棻分享從國中一路獲獎的心得。
「世界大同」 文創活化老街
2015-10-07 07:05:18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由六、七年級生組成,推廣文創與美學,讓竹市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市集文化。 圖/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提供
分享
新竹市老街世界街、大同路,隨著時代變遷,漸趨沒落,一群六、七年級生熱愛手作文創,組成「世界大同城市共好協會」,靠著網路串聯分享,每年固定舉辦市集,成為地方盛事,從傳統和創新找尋回對地方的文化關懷。
「新竹人要做新竹事!」理事長陳佩瑜第一次舉辦市集時,找不到攤位達人,「打了一通又一通電話拜訪,分享想做的事情」,邀請在地特色店家、手作達人,一起讓老街活化,卻僅有二、三十攤參與。活動打響知名度後,陳佩瑜和團隊透過「世界大同城市共好」臉書社群,分享感動,透過文字情境與互動,成為手作者的交流平台。
「網路是重要的輔佐器!」陳佩瑜說,不少創作者都會使用網路,協會消息PO在網路上,透過各店家轉貼,曾有一篇公告吸引1萬5千的瀏覽人次,網路力量不容小覷。
這群年輕人原本是平行線,陳佩瑜畢業後到新竹工作、結婚生子,定居新竹14年,她將新竹看成自己的家鄉之一,把這些人串在一起的是時任議員的新竹市長林智堅,他希望能結合大家的熱情,活化老街區,打造竹市的夢想文創聚落,透過大硯建設贊助創業基金,幫助其他年輕人進駐到世界街、大同路。
陳佩瑜發現,透過市集活動讓原先在台北工作的新竹人,重拾熱情,回到家鄉投入文創,有些以擺市集為工作,走遍各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今年底協會將舉辦市集,近百攤搶著報名,不少攤商感嘆「過往很想參加,卻苦無管道」。陳佩瑜表示,新竹市文創、美學文化還為成熟,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文創業者、攤主,讓竹市擁有自己的市集文化,「讓竹市各地都舉辦文創市集」。
桃園藝術人文協會 助弱勢學才藝
2015-10-07 07:05:11 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
桃園市藝術人文發展協會,幫助弱勢學童學才藝、做公益扎根藝文教育。 圖/林繼生提供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桃園一群關心藝文教育、弱勢的企業、音樂、美術、藝文人士,去年意氣相投成立「桃園市藝術人文發展協會」,才1年多時間,已開辦書法、藝文、音樂10多場活動,並募集樂器給育幼院生與國小弱勢學童學才藝,默默扎根社會善的力量。
自稱「愛好藝文的小小兵」三越電子負責人詹美華,事業有成後想回饋社會,一年多前,她起個念頭,結合企業、教育、音樂、藝文好友百人,成立該協會,更網羅前桃園市副市長呂朝福、武陵高中前校長林繼生,音樂、美術界的謝韋民、林俊吉、陳俊卿等人為顧問。
詹美華說,這些來看到許多弱勢孩子,沒錢學才藝,無法正常學習藝文課程和培養藝術鑑賞力,很可惜,希望成立一個協會,以語文、書法、美術、音樂、舞蹈5領域為核心,補助弱勢學童學才藝,推廣藝文教育、協助藝術家辦展,讓社區民眾欣賞。
這群人以做公益的心,默默支持協會舉辦龍山國小「惜福祝福再造福」美術教學教育,帶領弱勢學童學畫畫,再將作品義賣,幫助更多弱勢;詹更率書法家今年春節在景福宮寫春聯、辦管樂會,希望民眾在社區就能欣賞。
林繼生說,當初在理想性格的詹美華「半夢半醒」促成,一群「傻傻的人」懷著慈悲喜悅的心一起努力,先後已辦理藝文創作愛心義賣、慈善音樂會、書法音樂教學,募集薩克斯風協助育幼院成立音樂社,該協會已陸續協助6所國小及1所育幼院學童學音樂、美術。
每月3000元 大園托嬰中心開幕
2015-10-07 07:05:13 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大園報導
公設民營的大園托嬰中心開張,負責經營的劉百純打造魔術花園世界等牆面探索課程,吸引許多家庭或新手父母帶孩子玩耍(圖)。 記者曾增勳/攝影
分享
桃園市公設民營大園托嬰中心昨天開幕,受理家有0到2歲的嬰幼兒登記報名,只招收30人,每月一般家庭每月只要3000元,弱勢家庭大約只需1、2000元,開張第一天立即吸引12名寶寶家長登記,申請踴躍。
市長鄭文燦說,市府推動「一生活圈一公托中心」,透過公設托嬰中心的合格專業保育人員照顧嬰幼兒,讓照顧嬰幼兒不再只是父母責任,降低年輕父母、家庭的負擔。
社會局長古梓龍說,為減輕市民家庭育兒經濟負擔,全市公托中心統一每月收費9000元,可補助育兒津貼3000元及補助符合托育費用3000元,一般家庭每月只需3000元,弱勢家庭負擔更低。
公設民營的大園托嬰中心開張,負責經營的劉百純(圖)打造魔術花園世界等牆面探索課程,吸引許多家庭或新手父母帶孩子玩耍。 記者曾增勳/攝影
分享
台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將該中心牆面,設計建構粉彩世界、蓄水區、(磁性)魔術花園、積木世界主題,提供嬰幼兒探索學習;理事長劉百純說,0到3歲嬰幼兒教育,是人生最重要階段,透過色彩多元刺激,讓小寶貝探索認知,該中心也提供新手父母諮詢、親職講座了解育兒重要。
大園托嬰中心第一天舉辦招生說明及受理家長登記報名,因收費低廉,家長搶手,有的家長甚至抱怨不知該中心開幕招生訊息。公托中心表示,招收30名嬰幼兒,受理登記報名至15日下午5點截止,若人數逾30人,將採抽籤決定,預定19日正式托收,報名可洽384-3866或社會局官網。
新增公園球場 「新埔真的進步了」
2015-10-07 07:05:09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
新埔鎮都市更新區段徵收區域,籃球場已竣工,許多居民直說「新埔真的變好了」。 記者林麒瑋/攝影
分享
新竹縣新埔鎮田心路段,從去年開始進行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計畫,目前道路交通號誌都已完成,其中在預計規畫的兒童公園和籃球場,也都於上個月18日竣工,不少居民直說「新埔真的進步了」。
附近居民說,以往要運動都只能到學校或是偏遠的河濱公園籃球場,「連要遛狗都沒場地」,生活機能很不好,但現在經過區段徵收後,變得好方便。
新埔鎮公所表示,多年來新埔行政中心都在中正路的老街上,由於道路狹窄,民眾停車不便,時常引起民眾反彈,因此在新任鎮長林保祿上任後,積極推動區段徵收,加強都市更新,讓老舊市容能有全新面貌。
新竹縣政府自去年開始執行新埔鎮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計畫,目前都還在進行階段,將施作的14座公園和3座民眾停車區域等地方,已陸續完成。
新埔鎮公所主任秘書劉守裕表示,公園和籃球場是區段徵收中預計施作的建設之一,鎮內的公共籃球場位於新埔大橋下的河濱公園內,目前正在進行美化整理工程,4座籃球架暫停使用,新設置的田心路和仁愛路交叉口的公園籃球場,有外圍鐵網攔,和2座全場球架,讓需要運動的居民,都能有完整又寬敞的空間使用。
新公園滿地垃圾 居民憂治安死角
新埔鎮田心路段都市更新區段徵收區域,目前設置的新兒童公園和籃球場,每到晚間常見年輕人聚集喧嘩,隔天就會看到滿地酒瓶、垃圾;縣府工務處表示,設施尚未辦理驗收,無法強制居民不能使用,將加強廠商管理、巡視。
附近居民抱怨,最近晚上常聽到機車催油門轟轟聲響,更常有年輕人聚集喧鬧聲音,新設公園和籃球場白天雖是健康的運動休憩場所,但到了晚上彷彿成治安死角,很擔心新設置的設施,不用多久就都壞了。
對此,新竹縣政府工務處工程科長林益洲表示,目前公園和籃球場等設施都已竣工,雖然公園設施都還在審查階段,尚未辦理驗收,但為了方便民眾使用,才沒有封鎖設施不對外開放,現階段將會請廠商加強管理和巡視。
許多民眾反映,公園沒設置垃圾桶,才讓公園造成滿地垃圾。林益洲認為,現在許多新的公園都沒設置垃圾桶,就是因為許多附近居民會將居家垃圾丟在公園垃圾桶中,造成管理單位的麻煩,只能加強宣導,要民眾隨手把垃圾帶走。
至於有民眾擔心新設置的公園和籃球場恐成治安死角,是否要加設監視器?林益洲指出,將等14座公園中的所有設施全面驗收完成後,進行轉交給鎮公所,屆時再由管理單位評估是否要設置,再與當地警方協助,增加巡邏點,讓公園能真正成為居民的休憩場所。
結合客家文化 幫老屋找新願景
2015-10-07 07:05:08 聯合報 記者葉臻、顏彙燕/綜合報導
位在龜山市區的曹丁波洋樓建於1927年,中西合壁的三層樓建築,頗具特色。 記者顏彙燕/攝影
分享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進行老屋研究調查計畫,全桃園共有1501座老屋,年底前將選出30間有意願保存且具價值的老屋,未來結合客家生活營造計畫進行。
龜山區曹丁波洋樓,迄今有88年歷史,三層樓建築,混合著類似西歐歷史樣式及日本風味,頗具特色,不僅桃園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王寶萱被老建築吸引,周五地方還將在洋樓舉辦「對於龜山的想像與展望」座談會,激盪出對龜山地方文史保存、推廣的燦爛火花。
為協助老屋保存與發展,客家事務局委請文史工作團隊調查訪談,統計出全桃園市客家老屋當中,楊梅區老屋數量居冠,多達391座,包括知名的翁新統大屋、道東堂等宅邸;中壢區286座,位居第二。計畫負責人黃志杰說,第一波將選出300座老屋進行深入訪談,年底前再選出30座老屋進行後續計畫,希望能和客家生活營造計畫一同進行。
至於龜山區曹丁波洋樓,龜崙嶺協會長陳卿峰說,曹丁波早年從事菸草生意致富,當年花了2萬日幣興建洋樓,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式建築,是當年著名地標。未來取得屋主同意後將租用,一樓處當作龜崙文化館,提供免費導覽,喚起龜山人回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