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都仰賴電腦,人類行為會更不道德嗎?
2015-03-05 16:00:30 早安財經 出版

再見,平庸世代,泰勒.柯文著,洪慧芳譯,早安財經出版。
分享不過,瑞根擔心的一點是:隨著我們衡量與評估績效的能力持續增加,對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舉例來說,假設他利用手上的資料,回頭建立一個棋手們過去比賽的模型,然後預測棋手們未來的潛力。接著有位年輕棋手來找他,問說是否該把工作辭掉,專心轉為職業棋手,或是繼續乖乖上班就好?他該怎麼回應?

也許瑞根知道答案(當然是配合電腦分析才知道),但他應該根據電腦的分析提供建議嗎?贊成的人可能會說:他應該直截了當地提供建議——畢竟,我們本來就是運用各種資訊來判斷可能的生涯出路,也是利用同樣的方式來為他人提供生涯建議的,不是嗎?

但反對的人會說:知道太多,也許反而會扼殺了未來可能的成就。例如,假設愛因斯坦五歲時,有人用電腦來評估他的未來成就,但問題是,愛因斯坦到五歲還不會說話,電腦如何能預測出他將來會變成偉大科學家的機率?又或者,如果有人從小就被一再告知,他是萬中選一的天才,這位未來的新星會不會反而被各種課程給累死呢?對年輕人來說,或許未來有點朦朧感還是比較好,日後我們也許會懷念今天我們所享有的朦朧美。

馮內果(Kurt Vonnegut)在一九五二年出版的預言式小說《自動鋼琴》(Player Piano)裡,談到未來發展方向時,就曾在書中提出擔憂:

我認為公開每個人的智商,是個嚴重的錯誤。聰明的革命分子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滅所有智商超過一一○的人……輕易地畫出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肯定會釀成階級戰爭。

透過馮內果筆下萊雪(Lasher)這個角色,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到底是哪種人能夠在這種精確評價的新世界裡過得最好:聰明的人,而且是擁有某種「特殊腦力」的人。「不僅要聰明,而且必須在某些特定領域展現出聰明:基本上,就是管理與工程。」

換句話說,就算這種評價系統在職場上很好用,把它用在社會或經濟上,卻是很可怕的,這不是一個會讓人感覺舒服自在的世界。

我們還可以從很多領域,感受到這種評價系統所帶來的問題。

比方說,到時候最棒的人與電腦組成的人機團隊,雖然收入會很高(因為效率最好),卻也會引發社會疑慮。主要是因為這種團隊太聰明,最後會聰明到將我們「判斷他們效率好壞的能力」都奪走。到時候,那些最頂尖的人可能不會受到評價系統的牽制,我們只知道他們很厲害,卻無法以一般標準來衡量他們的素質,只能仰賴他們的善意和道德。

如此一來,我們再也無法質疑他們。想像一下,我們來到了二○三五年,由人機結合的頂尖「醫療團隊」將掌握我們的生死決策,假如你認為這個團隊有醫療過失,請問,什麼才算是有說服力的證據?到時候,我們無法推給「單純人為」或「單純電腦所為」,因為人早已與電腦結合為一個團隊,而我們會把人機聯合診斷後的決定,視為最正確的選擇。我們也許可以請另一組團隊來重新診斷,然後發現前一組團隊的決定不是最佳選擇,但這樣還是無法證明那是一種「過失」。

通常,這種醫療團隊裡的人類醫師,會看起來像沒做決定,一切都是電腦運算的結果,但實際上,他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為了因應外界的評價系統,聰明的醫生會先確保自己的診斷不會引來負面評價,而做出對病人而言未必是最理想的決策。在醫療上,為了避免被責難,一個很好、但對醫生有風險的決策,往往會被犧牲。

還有司法。在我們目前的法律架構下(我預期不會太快改變),我們會以「純人腦」來進行審判。在一般法院裡,法官或陪審團絕不會啟動電腦程式來尋求建議。想像一下,假如法官把某個案子的五大特點輸入電腦,然後讓電腦告訴他,有罪的機率是六七%,接著他再來思考如何宣判,可行嗎?身為市民和選民,我們目前還很難接受那樣的世界,我們還是會繼續仰賴法官和陪審團,運用他們的智慧來審判。

否則,我們勢必來到一個「決策茲事體大、結果沒人負責」的可怕世界。

其實就算有了電腦,我們還是需要做出道德判斷。舉例來說,假設你有一台無人駕駛車,你會如何設定那台車對路況的反應?你會設定應該緊急轉向,以免撞上嬰兒車,還是直直撞上兩個老人?應該直接自己撞上電線桿,還是冒著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撞倒路人的風險繼續直行?不難想像,電視新聞頻道最喜歡討論這種話題,而我猜想媒體的結論,不太可能支持電腦程式做出「自私」的判斷。

如果不讓電腦研判,而是把車子設定為遇到緊急事故時,必須由駕駛人接手汽車操作呢?目前的法律,其實給予人類某種判斷誤差的空間,那麼,未來有了電腦的協助,會讓我們的法律對人類駕駛的要求更嚴格嗎?當你因魯莽駕駛而受審時,你所設定的「駕駛程式」會不會被拿來當作呈堂證供?很可能會。總之,我們將會看到,很多日常的道德觀會開始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