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太戰略尚未成型 台灣太冒進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4 00:28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
蔡英文總統接見AIT主席莫健(圖),首度提到「台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
蔡英文總統接見AIT主席莫健(圖),首度提到「台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家」,自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中的相關者。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十一日在會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時表示,「台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家」;同時,「台灣可以對這個區域做出更多貢獻,『我們不只願意保衛自由、開放的共同成果,更願意守護以法規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此一說法,顯然不了解近來亞太情勢變遷。

所謂的「印度—太平洋」(此地印度是指印度洋之意)的出現,其實早在歐巴馬時代,即由印度人提出,該說法是指由印度視角來看亞太事務;此說自然不為美國主導「亞太再平衡」的歐巴馬政府所接受。直到川普上台後,先退出TPP,「亞太再平衡」亦隨之無疾而終;這使得川普政府本身在亞太的整體戰略呈現真空。

於是在川普首度的亞太之行,提出目前仍屬含混的「印太戰略」之說;這個到目前還可能只在規畫中的印太戰略,多少抄襲了安倍早年主張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與印度四角構成的「鑽石聯盟」。

姑不論這個戰略最後能否成型,如果把這概念與歐巴馬時代的「亞太再平衡」加TPP做一比較;很清楚的是,這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二線戰略」。

首先,就東亞地緣而言,東協並不包括在印太戰略中,僅此一項,就對澳洲在安全情勢的支援,出現相當的阻絕作用;而這個結構所隱含更重要的訊息是,原先歐巴馬時代還苦苦力守的、二次大戰以來的第一島鏈結構現已全面棄守。如果再加上今年九月十五日日本前陸上幕僚長岩田清文在華府透露的訊息,「美國正研究,一旦在南海和東海與中國大陸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將暫時移防關島,並將涵蓋沖繩、台灣和菲律賓的『戰略第一島鏈』防衛任務付託給日本等盟邦」。這樣的訊息拼湊起來的圖像,會是什麼?

一旦衝突出現,由遠在關島的美國、東北亞的日本加上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與南亞的印度來處理?其中還卡著一個最多是兩不相幫的東協,美國在本區還有一個邏輯上具體可行的安全方案?

其次,最讓人不知所措的是,這個印太戰略的四個組成國家(目前看來),有三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都是中國大陸(而如果歐盟不算國家,那就連美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大陸);這種經濟依賴的糾葛與安全的對抗局勢要怎麼個玩法,恐怕還有待觀察;尤其是澳大利亞大概自二○一二年始,內部就一直為「經濟的中國與安全的美國」而苦於精神分裂之勢。在這種形勢下,本區根本不可能出現一個有具體結構的安全機制,更遑論仿北約式的概念。

在這樣結構下,蔡總統團隊還要帶著台灣往上衝,在第一島鏈棄守的情況下,想衝到哪裡去?想貢獻什麼?保衛哪一種國際秩序?到底懂不懂我們的國家利益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