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違反學術倫理 勿因噎廢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17 03:56聯合報 陳信文/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新竹市)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嫌論文造假,不只延燒到校長楊泮池,如今又爆出收錢疑雲。 圖/...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嫌論文造假,不只延燒到校長楊泮池,如今又爆出收錢疑雲。 圖/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與科技部舉辦國際學術倫理工作坊,邀請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的前副主任達伯格博士進行經驗交換。他提到,違反學術倫理的情況增多,原因之一可能是各種圖像編譯軟體的普遍,所以造假較容易。另一原因可能是因研究愈來愈複雜、跨領域的情形愈來愈普遍,所以共同作者也愈來愈多,彼此不熟悉的情形提高,也增長了違反學術倫理的可能性。
近年來國內的情況,不少是與此情形相關。達伯格也指出,現在檢查抄襲的軟體功能愈來愈強,也增加了抄襲被發現的可能性。
他們發現被指控的一百個案件中,平均約有十五件是證實有不當行為。在他的統計數字中,資淺的研究人員違反學術倫理的比例較高,此點雖與一般印象有出入,其實台灣的情形亦如此;只是可能因資深者違反倫理較易獲得大眾目光,所以一般曝光度高的案件,通常是以資深教授為主。達伯格提到違反學術倫理的研究人員下場,就是「徹底完結(ruined)」,其學術機構聲譽也受到很大傷害。
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有二個主要部門,一是關於案件調查,另一個是關於教育。前者是要確保各與其相關的學術單位,對違反學術倫理行為有著嚴謹的調查與處置。而教育部門的重要性,不亞於前者。雖然教育不能完全避免不道德的行為,了解學術倫理也不代表會遵守,但是教育能引起大眾對學術倫理的認同與了解,也會降低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
舉辦學術倫理工作坊,有其教育與宣示上的功能,應該值得肯定。但是為何會有研究人員鋌而走險,也是須予以深究的。
在學術領域中,同儕是非常重要的評斷,違反學術倫理行為,通常也是來自於學術同儕的發現。如果主管單位對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圈的聲譽與參與,在升等與獎勵機制上給予較多關注與比重,提升研究人員注意在「真正學術同儕」間的名聲,應會有助於改善違反情形。
違反學術倫理的批判聲高揚,難免會給兢兢業業的研究人員一些感嘆,包括「少做少錯」的消極想法。在談學術倫理的同時,仍呼籲學術單位與研究人員切勿因噎廢食。這一波批判希望表達的是正面的,研究人員需本著學術道德進行研究,而不是負面的不進行研究,否則同樣代表著知識產生的「完結」。
抄襲﹒教育部
公告版位
- Dec 17 Sat 2016 21:14
批判違反學術倫理 勿因噎廢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