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私校退場只看量化 更犧牲弱勢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17 03:56聯合報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市)


近日在聯合新聞網看到,上學年私立大學公布的財務狀況,排行前十名,除了慈濟、元智和華梵之外,大部分是教改開放前的老私校居多。從這些財務報表可以看到,這些學校把錢花在哪裡、是否願意把錢花在學生身上,能否支撐少子化的衝擊等。

也看到各校提供學生獎助學金排行,可發現財務佳、有錢的學校其所提供的獎助學金,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說有錢的學校不一定願意把賺來的錢提供給學生當做獎助學金。

財務列入前十名私校,大部分是大學校或是由企業贊助成立的學校,有七所學校學生數超過萬人以上,每年學雜費收人盈餘是上千萬甚至到億。但是,補助學生獎學金入榜前十名,大部分是學生數五千人以下的學校,只有一所萬人以上學生數的學校勉強擠進第十名。

對於少子化壓力,教育部一直陷於學校學生數多寡的迷思,時時刻刻去檢討學校的報到率和在學率,甚至用此做為補助的依據;對於學校財務是否健全、教學績效是否良好、提供學生獎助學金的比例是否良好及教學評鑑有否通過,反而都不太在意。

教育部對大學退場機制,原本就是以學生數、財務狀況和辦學績效三項指標為主,但不知何時卻完全以學生數做為退場機制唯一指標,私校變成大者愈大、小者愈小,連帶也影響學生選填志願的順序,其結果真的對高等教育好嗎?

有些私校成立之初,就是以小型精緻大學為辦校理念,並非想以過多學生數的收入來賺取學校利潤,只要維持基本學生數,再加上募款和教育部補助,就可提供學生很好的學習環境,這是在辦教育而不是辦學校賺錢。特別在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不公平競爭下,弱勢者念這些小校、私校者占多數,特別是一些佛教興辦大學,其提供獎助學金遠比其他私校為多。

反而,那些超過萬人大校,其師生比和樓地板面積比,都較小校來得差,也不願意提供更多獎助學金補助弱勢學生,卻爭取更多教育部補助,這樣的辦學賺錢模式,符合高教目標嗎?

以學生數做為退場機制,是簡單的市場原則,但它卻不符教育原則,特別對於那些財務佳、用心辦學也願意用更多經費來補助學生的學校;不能單以學生數、報到率去處罰學校,強逼退場,這是逼退弱勢學生可獲得較好高教環境。

大不代表一定好,小更不代表一定差,教育部還是要以財務做為大學退場的主要機制,公布所有私校財務報表排行,特別是有嚴重負債學校,不要讓學生選擇一個有財務地雷的學校;也要公布所有系所評鑑結果,讓學生有所依據。

教育部﹒高教﹒少子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