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摘/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
2015-11-11 13:34:22

天下文化提供
分享排除內在干擾,才能發揮潛能
很多人其實是受到內在的某些限制或障礙所干擾,導致無法看到或採取不同的選擇,潛能因此無法發揮。若能排除這些干擾,情況就不同了。但是,這些干擾是什麼呢?

這些內在心理層面的問題,必須借助心理學的理論,才能有效克服。

每個人都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遇到某種狀況,就自動地呈現某種固定型態的行為反應,也就自然地排拒其他選擇。

一種行為模式對某些狀況也許可以達到效果,但對其它狀況則可能窒礙難行,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若是不管什麼狀況,都習慣用同樣的行為模式,就必然會出問題。

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常常是身不由己的,當事人並不自覺。那麼,這些行為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在行為模式的背後潛在著許多因素,支配著個人的行為表現。若想要改變行為,就得從背後的因素下手,才能收到效果。

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

維琴尼亞.薩提爾女士(Virginia Satir,1916-1988)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家族諮商大師之一,被譽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

她最受推崇的是家族諮商方面的成就,首創把個人的諮商擴及到整個家族。當薩提爾女士在進行心理諮商時,主要是觀察個人及家庭的互動關係,從中發現整個家庭習慣的互動模式,及每個家庭成員個別的行為模式,再透過一些轉化方法,讓個人及家庭逐步學習,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達到家庭的和諧及個人的成長。在整個諮商過程中,辨識行為模式,以及探討背後原由非常重要。薩提爾女士知名的冰山理論,就在探討行為模式背後的因素。

人本關懷及成長導向的理念,正是薩提爾模式吸引我的地方,它讓剛開始摸索心理諮商領域的我,更加確認自己未來的方向。當時,我白天在企業上班,晚上上課,有時因為課程安排,還得從台北趕到台中聽課。後來有幸成為約翰.貝曼的助教群之一,得到進一步鑽研薩提爾模式的機會。

此後,在心理及諮商研究所進修,以及實際從事諮商工作,乃至目前的教練工作,都不離薩提爾模式。薩提爾模式其實並不侷限於個人或家庭,它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也可以廣泛運用到職場上。這些年來,我將它和教練式領導結合,也證實薩提爾模式可以有效地應用到企業情境中。人本的信念及成長導向對薩提爾女士而言,理論、技巧固然重要,但諮商師的信念更為重要。

薩提爾女士本身是一位溫馨、真誠的心理諮商師,具有高度的人性關懷。她堅信人的本性都是向善、求好的,行為表現的脫軌失序並非病態,而是未發覺自己的價值。因此,她的治療著重於協助當事人向內自我探討,找到自己的價值,也重拾成長的動力。

冰山理論

薩提爾模式的冰山理論指出:人的行為,包括所做的或所說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在水底下有更多我們看不到的部分,深深影響著水面上的所作所為。

這些潛藏在冰山底下的部分,多數人並不自覺,它彷彿是我們身心內建的驅動程式,隨時自動啟動,驅使我們做出某些行為,或脫口說出某些話,導致事後可能引發一些不良的後果。所以就算我們後悔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但當我們又碰到類似的情形時,同樣的行為模式往往又自動出現。

薩提爾指出,在冰山下潛藏著「情緒」、「觀點」、「期待」、「渴望」等四個要素。這些要素的內容,左右了冰山上層的作為及言語。

情緒

情緒就是我們對人事物的心理感受,包括喜、怒、哀、懼等等。人類的行為受情緒感受的影響非常大,例如生氣了就開口罵人,一高興就口無遮攔。愈是追隨著情緒感受,而自動產生的行為,愈可能出問題。

觀點

觀點指的是個人的看法、理解及詮釋。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理解及詮釋,因個人的成長背景及主觀意識的不同,往往有很大的歧異。不同的觀點會引發出不同的行為及情緒。例如部屬被主管糾正,有的人會認為「主管就是愛找我麻煩」,有的人則認為「我好笨,真沒面子」,但也有人會認為「主管在指導我,我學到了新東西」等等,各有各的看法及詮釋,因此也導致不同的行為反應。

期待

期待指的是心中預期、希望自己或是別人,應該採取某種行動或有某種成就。例如在工作上,希望自己每一項工作都做得正確無誤;部門經理調職了,則希望自己可以晉升,補上這個職缺等等。人們當期待實現時,滿心歡喜;期待落空時則沮喪失望,而可能做出脫序的行為。不同的期待會引出不同的情緒和行為。

渴望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與生俱來的一些渴望,例如: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擁有自由、活得有意義等等,是個人成長的潛在動力。人類的行為大多在追求某種內在渴望的滿足。如果不能滿足渴望,行為就可能失序。例如,部屬若未得到他渴望的尊重,可能會導致工作上的懈怠。反之,當我們協助員工看到內在的渴望,就可以引發他改變的潛力。

了解冰山,創造無限可能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上述的冰山理論:

公司在南部新設經銷分處,需要晉升一位員工擔任分處經理。阿誠滿心以為出頭天的機會到了,沒想到得到晉升的竟是阿昆。阿誠非常的生氣和失望,認為公司不認可他的能力。他在公司創立不久就進來,而阿昆則晚了好幾年,況且他的表現也一直都比阿昆好。於是第二天阿誠就遞出了辭呈。

在這個例子中,阿誠的「行為」是辭職,「情緒」是生氣、失望,「觀點」是公司不認可我的表現,所以再待下去也沒前途,「期待」是升為南部分處經理,「渴望」是被尊重。假如這些冰山下的情緒、觀點、期待、渴望的內容能有所改變,行為也會不一樣。

如果阿誠改變「觀點」,認為「因為阿昆是南部人,所以比較適合這個職缺,這並不代表公司否認了我的能力,或我將來就沒有升遷的機會了」,那麼他就不會遞辭呈。因此,如果能引導當事人轉化冰山內容,則其外在的行為自然而然就會跟著改變。

冰山中的任何一個要素改變後,其他四個要素也都會跟著改變。當阿誠的觀點改變後,不只是他的行為會跟著改變,他的情緒也可能由「生氣、失望」改變成為「遺憾」(可惜這次的升遷機會是在南部)。

他的期待則由「升為南部分處處長」改變成為「我要繼續努力,等待下次機會」。而他的渴望可能還是「被尊重」,但他對於「被尊重」的定義卻已經有些細微的改變,觀點改變前的定義是「讓我升遷才是尊重我」,觀點改變後的定義則可能是「能夠接受一時的挫折而不自亂手腳,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

冰山下的情緒、觀點、期待、渴望等要素的內容及組合,其實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可以供我們選擇。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的行為結果,如果能理性地選擇,外在表現也就愈合乎理想。如果我們有能力覺察到自我的冰山內容,並有彈性地調整、選擇,人生的可能性就愈大,自我主宰及創造自己人生的能力就愈強。

然而,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不自覺地形成一些個人執著的情緒、觀點、期待及渴望,而排拒了其他可能性,形成所謂的「盲點」,限制了個人做出理想行為的能力。若未能覺察,則不管外在的實際狀況,對任何人事物,都會自動開啟同一模式的冰山組合,終其一生將受冰山牽制,陷入困境。

因此若要改變一個人,僅僅是一味地勸導、矯正或譴責表面上的行為,很快又會故態復萌。但是,如果從冰山的各要素著手,才相對地較有可能讓這個人由內而外、治標又治本地改變行為模式。

薩提爾模式的諮商方法,即是帶領當事人探究及覺察個人冰山底下的內容,協助當事人理性地進行調整,有意識地重新轉化及選擇,進而做出合宜的行為,而不再身不由己地被慣性支配。

薩提爾模式運用於教練式領導

簡單來說,薩提爾模式是進入當事人的心路歷程,利用冰山理論揭開部屬的行為障礙及思維盲點,然後進行轉化及改變。因此,如果將它應用在教練式領導的提問過程,找出干擾部屬潛力發揮的因素並加以排除,將可以得到治本的效果。由此,當主管能運用薩提爾模式領導,就能協助部屬從確認目標→辨識並排除冰山盲點的干擾,開創新的可能→在行動中落實改變。

人生經營/張念慈 生技界的時尚玩家
2015-11-11 04:36:17 經濟日報 黃文奇
image
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熱愛各種運動,他的辦公室最近多了一部腳踏車,成為他通勤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黃文奇/攝影
分享結伴尹衍樑 ,一起潛水、騎車、登山,串聯生活、工作與玩耍,下一個目標是──駕帆船環遊世界…
永遠笑臉迎人,總是有問必答,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領軍台灣市值規模最龐大的新藥公司,卻總是給人零距離的親切感。對於公司營運,只要有人問,他知無不言,對於不該說的,也絕不拐彎抹角,這就是張念慈。

張念慈有兩個好友,一個是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另一位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這兩位,恰好都是張念慈創辦浩鼎前後,重要的關鍵人物。這兩個朋友的個性很不一樣,翁啟惠愛靜,而尹衍樑好動,張念慈似乎兼二者之長,動靜皆宜。

同行來取經 業界的活字典

說到動,張念慈與尹衍樑就常常結伴而遊,兩人時常一起到國外潛水,在國內騎腳踏車、登山;兩人也約定了,未來公司若新藥開發進度順利,要一起駕帆船開趴踢(Party)。

張念慈與尹衍樑是「時尚玩家」,但張念慈似乎更能找得到時間自得其樂。熟悉兩人的友人表示,尹衍樑管理偌大的企業集團,而且事必躬親的個性,像是打天下的王者,而張念慈一派悠閒的生活哲學,就如同心無罣礙的太平天子。在個性上,他們何其相似,又如此迥異。

如果你跟張念慈聊新藥開發、企業管理,他都是有什麼說什麼。熟悉他的朋友說,現在檯面上做新藥開發的人,不管知名與否、不論公司大小,都曾經來找過他「取經」,而他也一定傾囊相授。

不過,張念慈並不常在台灣,他是世界跑透透的人,現在要約他,必須有點耐心。他生活如同玩樂,在工作時也是如此,可以說,他是把生活、工作與玩樂串聯在一起的人。

最近,張念慈搬家了,他在美國的家搬到了內華達州的Tahoe(泰浩湖)邊,那邊海拔標高1,700到1,800公尺間,他形容「簡直人間仙境」。有一次訪談中,張念慈為了介紹他的新家,還把手機拿出來秀照片說,「你看我家旁邊就看得到野鹿、花豹,還有熊哦」。

張念慈喜歡一切自然的東西,他自己對用的東西不甚講究,身上不戴珠寶、手表,可以說「身無長物」。但是,他對於居住、生活卻總能獨樹一格,活出另一種況味。

據說,張念慈與妻子翟台茜在美國聖地牙哥創辦公司時,就住在遊艇上「以船為家」,有空的時候就把「家」開出去,出海幾天享受駕船出遊的樂趣。還有不少次,張念慈邀請當時也在美國的翁啟惠到「家中」作客,幾個人就在船上舉杯,享受悠閒的假日時光。

張念慈熱愛駕船,年輕時即常與夫人駕船遠征大洋,兩人時常規劃幾天幾夜的遠航,船桅指向之處,曾到地中海、愛琴海甚至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

崇尚大自然 領悟生活況味

除了開船,張念慈也愛各種運動。偶爾回台,最近,他的辦公室裡多了一部「腳踏車」。因為,他最近忙於生技整合育成中心的若干計畫,沒有時間運動,他就利用從士林家中到南港軟體園區辦公室的通勤過程騎腳踏車,當作是運動。換言之,他每天騎腳踏車上班。

他透露,這部腳踏車是「借來的」。但與張念慈熟悉的朋友說,尹衍樑也有一部相同的車款。這部車是號稱全世界最輕的碳纖維腳踏車,尹衍樑買了幾輛,其中一輛「借」給張念慈。聽說,張念慈現在除了腳踏車外,也有一部電動摩托車「Gogoro」,Gogoro正是他與尹衍樑共同投資的智慧機車品牌。

最近,聽說尹衍樑在荷蘭訂製的動力帆船即將「落成」,正在參加帆船大展。由於張念慈也是駕船高手,兩人對此也交換了許多想法。

對於是否也買艘動力帆船,張念慈坦言,雖然有想過但礙於時機還不成熟,還沒出手。他說,若幾個孫子輩對帆船有興趣,他就打算買一艘,當作傳家寶。

他透露,最近大孫子已經15歲,也學習綁帆船繩結,似乎也對征服海洋有興趣。未來如果有機會,他在退休以後,希望能帶著孫子們,一起駕著帆船環遊世界。

「事實上他早就可以退休環遊世界」,熟知張念慈的朋友說,多年前張念慈賣掉一手創辦的公司給國際大廠後,所得的獲利已經夠幾輩子吃穿,但張念慈仍不斷在事業上繼續嘗試,生活仍一派簡約、樸素。現在的他,一心就是要為台灣開發出能夠與世界競爭的大藥,打造台灣生技品牌。

好書導讀/盧峯海愛閱讀 從經書學管理
2015-11-11 04:36:18 經濟日報 ▉盧峯海/口述 ▉吳芥之/訪談整理
盧峯海從小就愛看書,除了學校裡的課本,學校以外的書籍也涉獵甚廣。唸書時,每天坐火車通勤時間長,當車上其他人在打瞌睡、發呆或聊天看報時,盧峯海總是在看英文辭彙並低聲背誦。出身鄉下漁村,生活環境並不寬裕,讓愛讀書也會讀書的盧峯海相信,要脫離貧乏生活,只有讀書這條路了。

年輕時養成的習慣,年紀再大都不容易改變。盧峯海除了活用企業管理書籍的相關知識,更妙的是,他還能從佛經或古籍中悟出新意義。

盧峯海開始接觸佛經是有淵源的。與盧峯海相差16歲的小弟,體格健壯,天生就是運動員的料。弟弟在金門服役時,被選為五項戰技選手,在一次比賽中,進行投擲手榴彈的項目,第一次投,沒達到過去的水準;再丟,距離又更近了,這時才發現不對勁,比賽結束後由醫官進行檢查,只說是「戰地恐懼症」,拖了幾天,下半身逐漸麻痺、沒有知覺。

盧峯海得到消息後,緊急安排弟弟後送返台,直接進到三總開刀。後來推測,可能是在五項戰技比賽中的爬竿項目傷到頸椎。加上因誤診延誤多日,以致即便移回到台北三總開刀順利,但手術後,弟弟脖子以下只有手指能動,其他部分都無法動彈。

有一次盧峯海回成大演講,正巧碰到最近剛接任華航總經理的張有恆教授,在空檔時聊及此事,他信佛甚虔,便建議盧峯海讀經,並介紹經文較短、淺顯易背的《白衣大士神咒》。盧峯海為了弟弟的事遍訪名醫,雖然醫學的方法一直未見成效,卻也在宗教力量的鼓勵下,開啟讀經之道。

時至今日,盧峯海對於張有恆教授所帶來的這份善緣,深深銘記在心。

盧峯海聽人說,《金剛經》唸300遍之後,可以迴向加持弟弟,讓他早日康復;剛開始,盧峯海唸一遍《金剛經》要花40分鐘,慢慢地愈唸愈熟,到後來差不多20分鐘就可以唸一遍。

盧峯海一開始雖然是有目的性地讀經,但唸得愈多愈廣就愈有心得,也慢慢從經文中悟出不同的滋味。盧峯海為人客氣,讀經也頗為隨緣,有時也印經送親友。

2008年,盧峯海二度回到陽明,年底爆發金融海嘯,整個大環境急轉直下。

有一次盧峯海回高雄,經朋友介紹,拜訪一位在家修行居士,他建議盧峯海每天唸五遍《大悲咒》,可藉此迴向,祈求公司員工、股東平安。對盧峯海來說,這算是「利己利他」的好事,自是欣然接受。

因為弟弟的事,讓盧峯海有機會接觸佛經,進而擴展閱讀領域,也都能從中悟得一些經營與人生的啟發,而這份體悟散見於他對員工的講話、媒體的採訪,甚至落實在他的經營理念當中。

盧峯海學習的態度,是求知若渴,熱情以對,順逆皆有我師。他從佛經法語,學「定、靜、安、慮、得」,增長智慧;學歷史,從歷史成功故事學到經驗,失敗故事學到教訓,得到人生啟發;看企業個案,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前車之鑑,悟出創新策略;從工作中,學習進步有效的工作方法,完成任務;從生活中,學習與人相處之道,溝通圓融,創造幸福人生。

(本文摘自《逆風順航:盧峯海的創新船奇》新書,即日起各大通路銷售,團購請洽02-86925588轉5735張小姐)

友善環境/信義房屋 打造社區一家理想國
2015-11-11 04:36:18 經濟日報 ▉郭及天
多數人印象中,總把CSR(企業社會責任)跟公益活動劃上等號,認為「花錢做公益活動」就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但對於信義房屋而言,是把CSR內化於企業經營,善待社會、公司、股東、員工與環境等五大利害關係人,才是真正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信義房屋堅持公司治理,把企業經營好、誠實納稅、為客戶著想、不斷提出創新服務、堅持善待員工,提出全台最高第二胎12萬元生育獎勵,以及提撥部分盈餘展開社區一家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十年前,台灣社會瀰漫著撕裂、衝突的氣氛,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提出了「社區一家」的概念,提撥十年共2億元的預算,成為台灣企業提出單一最大規模的社造活動。

周俊吉認為,社區是社會最小的單位,雖然台灣政府對社區有各種形式的補助,但大多以配合政策為前提,無法針對社區的實際需求量身打造,「社區一家贊助計畫」以社區為主體,讓每個社區可依自己不同的發展需求提案,其核心精神是鼓勵社區居民共同推動一件事,也許是環保、老人照顧、文化傳承或新移民課題等,藉著共同參與的過程,增加人與人的互動與信任。

即使共同推動的事情結束了,因為啟動了善的循環,彼此關係更緊密,達到里仁為美的境界。十年來「社區一家」共吸引超過6,671 件提案,提案覆蓋率高達96.2%,有1,271個社區及個人得以圓夢。

在大陸流傳這麼一句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信義房屋長期推動的「社區一家」更驗證了這句話。

如果沒有信義房屋,家在台南永康的沈采蓉,可能沒法實現她的夢想。沈采蓉向「社區一家」申請6.6萬元,把自家車庫變成故事屋,從探照燈到故事牆一應俱全,還動手做大滷麵,吆喝鄰里來吃麵。

剛開始鄰居大多站在陽台觀望,受到大滷麵吸引,逐漸有人靠攏;看著巫婆媽媽又唱又跳,此後不用吆喝,左鄰右舍都會幫忙招攬客人「來聽故事喲」,開創出全國第一個溫馨夢幻的「故事巷」。現在她還找到兩百多位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了「南瀛故事人協會」。

沈采蓉表示,有很多平凡的、小小的人物想為台灣做點事,只要給他們一些協助,就有力量去改變,很感謝信義房屋讓她變得更有動能。

第二個十年,2015年信義房屋啟動「全民社造」,再宣布投入10億元,鼓勵台灣民眾除了關注社區營造,更希望促成社會改造,號召社會大眾提出公共事務的創新提案,為台灣重塑生命力與永續利基。

信義房屋在長期與社區接觸的過程中也發現,台灣有很多社區資源匱乏,即使空有改造環境或傳承傳統技藝的熱情,卻苦無資源展開行動。

除了持續投入物力及志工人力之外,又衍生「勾勾gogo募集平台」的行動構想,積極扮演媒合「供給」和「需求」的平台角色,讓需要資源的個人或團體可以在平台上找到願意伸出援手或貢獻智慧經驗的貴人、幫手;也讓有資源的人更樂於手心向下,奉獻自己的愛心,擴大社會大眾與企業參與社造的互動新模式,不僅成為台灣推動社造20年來的新里程碑,也開啟了群眾募資的新紀元。

管理一點靈
2015-11-11 04:36:19 經濟日報 本報訊
當你在做小事情時你得想著大事情,好讓所有的小事情往對的方向走。

——艾爾文.托夫勒

(美國趨勢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