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樂高式創新 堆疊數位競爭力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1-22 03:10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為了加速推動台灣數位經濟發展的腳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日前舉辦數位匯流趨勢論壇,邀集國內外產業代表,從全球數位經濟典範轉移的角度,探討台灣數位轉型的契機。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論壇中透過影片表示,政府將在未來八年內,投入新台幣1,700億元,期望建構出有利於數位經濟的基礎環境,鞏固基盤的配套措施,打造優質的創新生態。

此一方案立意甚佳,而台灣產業在數位經濟時代也的確需要轉型,但我們觀察到在網路時代許多國際大廠仍主導著市場的遊戲規則,台灣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面對的內需市場也小,應該如何作為才有機會突破現有瓶頸,顯然需要有嶄新的思維與策略。

以網路大廠Amazon為例,為了提升顧客的使用經驗,並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及忠誠度,其在電子商務應用科技上不斷的推陳出新。從Dash Button(一個按鈕裝置,當消費者家中之消耗品不足時,直接按一下,系統就會自動向Amazon進行網路訂購)、Amazon Dash(消費者可以直接對著所要訂購的商品進行條碼掃描或說出所需商品名稱,系統就會將其存入購買清單進行採購),到現在的智慧音箱Echo,在在令人驚艷。

此一智慧音箱剛開始推出時,外界其實不清楚其布局背後的策略,直到Amazon對外開放該裝置的Alexa Skills Kit與Alexa Voice Service等相關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給予生態系參與廠商後,產業界才開始理解Amazon正在建構一個全新的數位經濟生態系統。

也就是說,Amazon讓消費者可透過語音助理Alexa使用生態系參與業者開發的應用服務,例如透過Alexa播放音樂、詢問天氣、收聽新聞、建立購物清單、呼叫Uber等。這正是運用所謂的樂高式組合創新概念,讓所有的應用服務業者的各種技術能如積木一般,很容易的嵌入此一生態系統。

我們可以將每一項新應用或新技術視為一塊積木,大家在一個共通的平台上,透過有效率的協作,將一塊塊的積木連結與拼湊起來,彼此分工互補,共同組合成更具完整功能的產品與服務,在降低成本之餘,也善用外部的力量,借力使力;更可貴的是,其不僅降低創新的失敗率與成本,更可因此激盪出多元的商業模式。

不過,追逐數位經濟下的新商機,一定得採用樂高式組合這類型的創新模式嗎?有以下幾個理由:首先,從供給面分析,數位經濟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需要協作的程度與複雜度都愈來愈高,非單一企業能竟其功;其次,從需求面觀察,數位經濟下的消費者使用的平台與載具愈來愈多元,企業愈來愈難掌握真正的底層需求與痛點;最後,數位經濟下的創新速度愈來愈快,靠一己之力單打獨鬥進行創新將無法趕上市場的變化。

事實上,此種樂高式的組合創新已逐漸在數位經濟的各個領域開展。以金融產業為例,因應金融科技的發展,許多業者正開始思考如何透過開放的API,結合外部多元開發商的能量,打造廣泛的創新金融服務,多面向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另外,汽車產業也在嘗試開始把長期收集的使用資料轉換為API,以收費方式開放給保險、金融業者使用。金融業者可據此評估駕駛的肇事風險、計算車貸費率、設計個人化服務等,充分運用現有資產,創造新的營收來源。

平實而論,以台灣業者的實力並不太有機會能夠產生顛覆式的創新,進而改變產業遊戲規則與趨勢。這並非台灣提不出任何突破創新的想法,而是很多創新很難單靠自己完成,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協作才能做到。因此,為了爭取數位經濟下的龐大商機,台灣產業若能捨棄對於顛覆式創新的高度期待,轉以較為務實與彈性的樂高組合式創新,產業發展勢必有一番新的氣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