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石獅 青山宮濃濃日本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9:33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image
萬華區艋舺青山宮夾在兩屋之間,日治時期不少經營日本料理店或酒家的女侍捐款,協助蓋廟。 記者邱奕寧/攝影
分享
萬華區艋舺青山宮有160年歷史,不像傳統廟宇含廟埕占地廣大,又位於貴陽街上兩屋之間,但卻是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每年12月初的「艋舺大拜拜」更被列入文化資產,走進廟宇可發現,廟門上、對聯甚至石獅,經日治時期後,傳統閩式寺廟藏著濃濃的日本味。

青山宮祭拜青山靈安尊王,因早年衛生條件不佳,瘟疫四起,居民迎來青山靈安尊王弭平疫情。萬華導覽員陳維明表示,靈安尊王原先只有小廟,因信眾日增,地方人士有意找塊地蓋廟,沒想到走到貴陽街窄屋之間的一處空地,神駕停止不願前進,青山宮也就此落腳。

青山宮在昭和年間重新整修,梁柱、浮雕甚至石獅子都有日人的影子,再加上艋舺一帶在日治時期畫入「遊廓」專區,供日人消費的酒家、聲色場所入夜後相當熱鬧,但當地沒有神社,估計當時不少歌伎、女侍前來祭拜,希望靈安尊王保佑身體健康、不要染病。

當地流傳,遊廓夜夜笙歌,曾有藝伎夜裡在街上衣衫不整地笑鬧,結果撞見七爺、八爺,之後不少日本人都會到青山宮致意,暫時作為信仰寄託。

青山宮管委會總幹事吳斌指出,廟中有日本味的地方不少,除門口一對石獅長得像「日本獅」外,門口對聯由日本著名的漢學家「尾崎秀真」提筆,宮內梁柱旁的一塊浮雕上還有以金漆寫上「龍逰(音同由)酒家」、「女給一同敬獻」等字樣。

陳維明解釋,日治時期的女服務生通稱「女給」,其工作環境多是有華麗裝潢、或兼賣酒的「珈琲店」,職業風格可說是當時的「摩登女郎」,除桌邊服務,有時也陪喝酒、演奏樂器、跳舞。這塊浮雕也顯示是女給一起捐款助廟。建議民眾下次走訪青山宮,可留意廟中的小細節,遙想日治時期萬華夜夜笙歌的熱鬧氣氛。

image
青山宮門口的石獅子是「中日混血」(左圖),尖筍狀的尾巴和身上花紋,都讓人想起日本神社前的狛犬。劍潭公園的狛犬是日治時期台灣神社的守護犬(右圖)。 記者邱奕寧/攝影
分享
日本狛犬、台灣石獅 分不清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台灣各地廟宇林立,無論大廟小廟,門口都會安置一對石獅,鎮廟除煞,也守護大門,日本的神社外則會安置狛犬,用途大同小異。台灣經過日本統治,除可看見狛犬、石獅,有時也會出現「混血」,艋舺青山宮在昭和年間大修,門口的石獅就走日系風。

狛犬外型類似石獅子,尾巴為尖筍狀,身上遍布宛如雲彩般花紋,領邊鬃毛部分以旋渦狀呈現,一對狛犬總是一隻張嘴代表「阿」、一隻閉嘴代表「哞」,帶有雌雄性徵的狛犬少見。

艋舺青山宮總幹事吳斌指出,廟外的一對石獅子在昭和年間大修時,由日本料理業者「新勝發」捐獻,因此有日式風格,尾巴呈現尖筍狀、身上也隱約還能查見雲彩花紋。

吳斌笑說,石獅子一公一母,後腿之間還有「那一根」,所以不是東洋狛犬,而是有點日本風的台灣石獅。

若要看正統的狛犬,也無需遠赴日本,在台北劍潭公園入口處就看得到,這是當時駐守在台灣神社外的守護獸,因戰後日本神社遭到破壞,狛犬被移到劍潭公園門口。

陳秉義行動鞋店 1台車凸台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9:33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新營報導

image
陳秉義對自己做的鞋子感到滿意,尤其是這雙網狀表皮的皮鞋,引以為得意的代表作。 記者吳政修/攝影
分享
71歲製鞋師傅陳秉義「1台車凸全台灣」,假日他駕駛貨車跑透透,自稱「行動鞋店」;他說,雖是「路邊貨」,但保證貨真價實,不怕與知名廠牌貨比較。

陳秉義13歲時,就到南投魚池當製鞋學徒,同時還要幫忙種菜、種水果,3年半出師的他,到過多家鞋店工作,11年前退休。

後來在安定區經營鞋廠,打出知名度,「許多機關團體的鞋子都是我鞋廠做的」,遺憾的是沒有鞋店銷售,他與太太就在假日駕駛貨車到處販售。他說,就當作旅遊,工作中享受欣賞美景的樂趣。

「行動鞋店」上有大鞋櫥非常吸睛,許多人停下來看鞋、試穿,生意非常好。他向男顧客介紹網狀表皮的皮鞋說,那是兒子設計的,由他1條1條的裁,再給員工織成,手工細膩且真材實料;顧客試穿後立刻買下。

陳秉義說,「做生意最重信用、貨真價實」,他製的鞋以牛皮、鹿皮居多,多名老顧客10年來都穿他做的鞋,也負責維修。

木條片變水牛 牽到路口成地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9:33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三星報導

image
宜蘭縣三星鄉大義社區農村再生,居民手工打造大水牛與牛車,成為新地標。 記者羅建旺/攝影
分享
宜蘭縣三星鄉大義社區的農村再生班師生,一釘一槌,以木條片手工打造大水牛,昨天「牽」到路口花圃成為景觀新地標,花圃照明選用太陽能LED燈,營造節能新農村。

三星鄉大義社區在太平山伐木時代,是森林鐵道的重要車站,名為「二萬五」,居民重現農村風情,利用社區活動中心的轉角打造路口花圃,由活動中心對面的地主益得食品公司免費提供社區使用。

社區居民將路口花圃設計為入口意象區,爭取到農委會水保局「農村再生培根計畫」25萬元補助,聘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講師侯順耀指導,農村再生班的師生僱工購料,一釘一槌,手工打造。

最亮眼的是師生30人花了1個月完成的全木料傳統牛車、大水牛、森林鐵道,昨天完成設置,讓路口意象展現農村風情,並設置花圃太陽能LED燈,增添美感、提高夜間行車的安全性。

社區總幹事秦慧玲說,整體設計及製作均是社區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牛車上可放大義社區的火龍果、上將梨、三星蔥等特產,讓遊客很快認識當地農特產品。

11月第二個周六 巴宰族過新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9:33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三義報導

image
銅鑼舞是巴宰族重要的民俗,會在過年、迎賓等場合登場。 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分享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十多年來都於11月第二個周六,在三義鄉鯉魚國小舉辦過新年活動,但歷史上除了較為人知的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巴宰族還有其他三次過新年的日子,各具族群傳承及融合的意義。

巴宰族祖先潘大猷兩百五十多年前率族人到鯉魚潭地區開墾而有「番仔城」之稱,日據時期鯉魚潭村有巴宰族27戶、132人,目前全村族人約一百五十人,「其實巴宰族過新年並不是11月第二個周六!」協會前理事長潘大州說,因政府補助經費必須辦理年度核銷及假日方便族人參加才選在這天舉辦。

潘大州整理出巴宰族歷史有4次新年日子,最早祖先觀天象選在二期農作秋收後,次月第二個月圓之日過新年,有如豐年祭,清朝時明訂農曆十一月十五日過新年,日據時期因很多族人當警察,跟著日本人於元旦過新年,因族人擅長漁獵,以醃製的小魚、毛蟹及山羌、水鹿肉等招待漢人過新年,漢人農曆春節回請,同樣豐盛款待,一來一往過新年,有族群融合的意涵。

潘大州說,巴宰族傳統新年非常慎重,一兩周前開始準備,捕魚蟹、狩獵後醃製,過年當天一大早有人帶頭敲鑼,族人跟著節奏跳舞宣告新年到了,這也是巴宰族重要的民俗銅鑼舞,緊接著族人群聚走鏢,類似馬拉松,主要是鍛鍊體魄,凝聚族人向心力。

第一名奪得布製的鏢旗獎賞有「神決裁判」之意,也被稱為部落「Lialiak Asdu」,是英雄與光榮表徵,當晚族人聚集冠軍家前或部落廣場,拿出醃製食物及小米酒,邊跳牽田舞邊享用。

潘大州說,牽田舞藉由「Aiyen」哀怨的曲調,分成3種舞姿,族人唱歌跳舞追思與緬懷祖先,也傳達祖訓及歷史文化、漁獵技巧,極具傳承意義,牽田舞持續5到7天才結束,族人帶著祖先的智慧結晶過新的一年。

開車修紗窗 凸基隆40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9:33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image
郭政訓的廂型小貨車內什麼東西都有,40多年來都開著車凸整個基隆修理紗窗、玻璃,隨地服務,省了大筆店租。 記者游明煌/攝影
分享「修理玻璃、紗窗!」修玻璃窗的老師傅郭政訓每天都開著一輛廂型小貨車,車裡裝滿工具及材料,不管晴雨「凸」整個基隆,店面該有的東西車裡一樣也不少,他以這種街車服務已40多年,省了大筆店租,多了到家服務的貼心。
「基隆人聽到聲音就知道他來了」,一名住東信路的李姓住戶說,他在蘇迪勒颱風過後兩個月,因聽到老闆的叫聲跑下樓找車子,才把破掉的玻璃換了,否則不知去哪裡找玻璃店。

郭政訓表示,現在換玻璃的店很少了,民眾家中有玻璃破了也不知道去哪裡換,即使找到店家,但要約到家中換玻璃,往往費時又花不少錢,他提供到府修玻璃的服務,解決了不少人困難。

「割、換玻璃時全憑經驗,不小心容易破了、裂了,但現在年輕人沒有人要學了」,郭政訓的廂型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每天都在基隆趴趴走,卻感嘆這一行的師傅愈來愈少了。

他一身技術是父親傳給他的,剛開始也租店面經營換玻璃、紗窗的生意,但店租沉重,加上很多顧客有需要到府服務,他就把原來的工具車改裝,成為換玻璃專車,所有工具、材料一應俱全,就如同一間小小的店面,每天就開著車四處跑,但怕玻璃撞破,絕不能開快車。

每次颱風過後郭政訓就忙得不可開交,換玻璃的生意會多十多倍,生意一樁接一樁。民眾看到他的車子都會嚇一跳,不解怎麼把這麼多東西塞進去,要什麼有什麼,大大小小的螺絲釘子,各種不同樣式玻璃隨你挑。

郭政訓收費很隨性,由於不用店租,也不用工人的錢,價格都比較便宜,且都是雙方先議好價格才修理,從沒有過爭議。

修紗窗、叭噗、燒肉粽… 逐漸消失記憶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5:52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image
以前鄉下常可見到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包子、肉粽、臭豆腐、米香,叭噗等街車小販,都已逐漸消失在記憶中。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隨時代改變,24小時超商的便利,以前鄉下常可見到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包子、肉粽、臭豆腐、米香,叭噗等街車小販,都已逐漸消失在記憶中。
住鄉下的民眾以前想吃燒肉粽或冰冰涼涼的叭噗,只要聽到小販的吆喝再出門,就可以吃到了,這些小販親切的叫聲,是很多人小時的生活印象。

「臭豆腐來賣啦,臭豆腐來了」,踩著三輪車的老阿伯,以前每天下午4點多都會到東信路3巷內叫賣,民眾聞到臭味早就出來等了。居民回憶說,「這是我們古早的下午茶點,沒吃會不舒服,每天都會吃一下」。

70多歲的林姓阿伯說,以前的叭噗最受小朋友歡迎,只要一聽到叭噗、叭噗,大家就衝出家門,把賣叭噗的腳踏車團團圍住,爭搶著「我要芋頭,我要草莓」。

沿街叫賣的小販是以前很體貼、方便的街車服務,不只吃的,還有很多生活用品,像磨菜刀、修理玻璃、紗窗、衛生紙等。但隨時代的變遷,這些行業慢慢消失了,要再聽到這些親切的聲音,不容易了。

文史工作者吳盛宏說,以前還記得有賣麵茶、涼粉的叫賣小販會經過家門口,但現在很少了,主要原因是24小時便利商店、大賣場多了;以前修紗窗的也常聽到,現在類似特力屋提供各式修理工具、材料店多了,民眾自己會DIY,也讓修理紗窗變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