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殺與不殺 藝術離你我很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2:59 聯合報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又到年底,又是金馬獎,拜其他各大國際影展肯定之賜,侯孝賢《聶隱娘》與先一步奪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中國導演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乃近年難得的光芒,大勝港片。

然而在電視新聞上,金馬獎卻很冷,比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訪美,多不了太大能見度。這一方面是入圍影片如《老炮兒》、《華麗上班族》等等,在台灣都非票房大片;另一個現象是,在我們這個吃到飽buffet出菜少了點、慢了點就會登上八點檔新聞的社會,影展片描述的主題,似乎離一般人之關切面很遠。

即使天涯若比鄰的城市發生了恐怖攻擊,提醒我們,原來國仇家恨、生離死別就在身旁,大部份觀眾似也無從由萃取的電影美學,如《聶隱娘》,觀照出某種急切與深刻的思考。

看電影多年,愈來愈迷惘著:究竟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在身邊,也親眼見識到父母兄長臥病在床都懶得聞問,寵物貓狗卻吃一罐兩百元的滋補品的切身經驗。更遑論日昨新聞報導,有母子死了兩個月,直到電力公司找里長斷電才發現屍體。這些真實情節,加些小鮮肉和美少女拍成電影,難道強不過影展裡那些台詞稀少、打鬥又不精彩的武俠片?也許台灣不少觀眾是這麼想的吧。

在巴黎恐攻後,海明威記述一九二○年代旅居巴黎的回憶錄《流動的饗宴》,頻頻出現在追悼場合,也成為法國文明與民眾團結的象徵,甚至躍居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倘若類似事情發生在台灣,能成為安撫人心的文化表徵的,將會是什麼?

大約十年前,我在金馬影展看過一部《泡泡公寓四人行》,若說《聶隱娘》的愛情很淒美、際遇很詭譎、生離死別很震撼;那麼,這部把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青年的愛情故事當藍本的電影,結局是無奈的自殺炸彈客夾在親情與愛情間,最後和愛人相擁炸成碎片。

現實生活裡該不該大規模以暴制暴,把所有「敵人」炸成蜂窩,可能與《聶隱娘》裡要殺不殺的情節一樣,必須從人性角度切入,才能瞭解為什麼看似無聊的藝術作品,其實是登峰造極。而這十年來,若有更多人看過《泡泡公寓四人行》等片,可能也會思考為什麼巴勒斯坦這個字,已逐漸與恐怖主義脫鉤。

高高在上的藝術,其實離你我很近,人生裡不夠光明的一面,需以舉重若輕的姿態去面對,偉大藝術作品也往往呈現舉重若輕的compassion,而此字包涵的寓意,則遠超過字典給的「同情」和「憐憫」兩個定義。

引用海明威名言做結論: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最後,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成為我們最強壯的地方。這即是金馬獎和金馬影展存在的最佳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