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令人嘆氣的國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22 02:59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
據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兩岸領導人見面,最重要的還是國內民意和民主機制的建構,「必需充分跟國會、跟人民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根據歷史經驗,領導人會面如是具高度「政治性」,乃至「爭議性」的議題,只能在代議制的國會中去執行;如果是要玩民粹,結果必然是走不下去。
一九七一年七月廿五日,美國尼克森總統宣布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訪問北京歸來。現在檢視所有解密檔案,自一九七一年元月十二月編號一○二的季辛吉給尼克森的備忘錄起,到七月十四日季辛吉回到加州聖克里蒙給尼克森的有關周恩來的備忘錄(編號一四四)止,共一百四十三件檔案,沒有一件是給國會的。如果再看尼季兩人的回憶錄,在訪問成功前,他們防國會真的是比防賊還要嚴密。但一旦訪問結束後,尼克森立即把國會領袖找來進行簡報,讓國會了解詳情。美國國會領袖的反應,是就動機、議題、就戰略進行了解,而不是大罵賣國。有意思的是,立法院在馬習會後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拒絕總統赴國會報告?只能擲筆三嘆,我們這是什麼樣的國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