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這幾年台灣掀起了一股特色市集風潮,這些不同於傳統的市集活動,充滿清新與活力,吸引許多都會年輕人參與趕集,成為城市假日休閒的重要活動。

過去市集總給人低俗商業化印象,販賣商品也以劣質便宜貨為主,場地經常髒亂缺乏美感,因此逐漸遭到現代都會人的排拒;但是新興的特色市集,風格清新有趣、主題個性明確、創意產品真實,甚至具有異國特色,自然吸引了大批年輕潮男潮女及都會家庭共襄盛舉。

這些特色市集與我們在歐洲或日本所看見的市集有些類似,甚至更為精緻,也逐漸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特色。這些新興市集之所以會有高品質呈現,其實是與幕後主辦策劃人有關,具有文化意識與美學品味的策劃人,才能規劃出高水準市集活動。

這些特色市集的靈魂人物,包括「島作市集」主辦人孫明華、王進明夫婦、「大好青空台北場」主辦人米力,「Culture & Art Book Fair」、「Culture & Coffee Festival」主辦人小路先生,「草率祭」主辦人Frank,以及「老物再生市集」主辦人唐青等。

優質主辦人會清楚規劃出市集特色,及挑選參與的特色商家,事實上,這些主辦人,根本就等同於文藝展覽的策展人。

例如「大好青空台北場」就是在陽明山嶺頭山莊充滿自然綠意的園區舉行,即便交通不便,還是結伴湧到嶺頭山上,享受有如Woodstock音樂節的戶外休閒感;「老物再生市集」與台博館合作,利用南門園區歷史建築與園區空地,舉行老物市集,特別具懷舊氛圍,也帶動南區活力;「島作市集」結合台日特色商家與創作者,在松菸倉庫裡,讓每個商家展現各自特色,非常吸引人!因此間接促進台日間交流。

富錦樹小路先生是日本人,原本只是在民生社區辦公室庭院辦市集,後來擴大到華山園區主辦「Culture & Art Book Fair」、「Culture & Coffee Festival」以及「沖繩祭」,引進許多日本市集職人,藉著咖啡及藝術創作,讓台日民間創作者有更實質緊密交流,讓市集不僅是市集,也成了文化交流的地方。

有趣的是,市集攤商都好像不是來做生意,比較像是來交朋友,大家不只顧自己攤位,也經常到處跑閒逛串門子,市集成了交朋友地方,而不只是賺錢地方。這也是特色市集受歡迎的原因,因為在這網路時代,買賣交易經常在網路虛擬商店上進行,失去了人與人交流的機會,特色市集的出現,正好讓人們找回昔日人際互動的溫暖與感動。正如米力所說:「市集其實是收集美好的力量,同時遇見志同道合朋友的地方。」

特色市集的出現,讓年輕創作者或是獨立品牌,在租不起昂貴店家窘境下,還可有品牌曝光露臉機會;不過最重要的是,在這個網路盛行、人際疏離的社會,特色市集將人們從虛擬世界重新帶回實體世界,為這個社會重新注入人與人互動的溫暖活力,特色市集的盛行是我們所樂見的!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