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從一面國旗說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30 03:28 聯合報 平路(作家)
最近這一陣,講起周子瑜手裡的那面國旗,人人有感,人人熱血賁張。
旗的意義,放回歷史上看,其實在於對壘、在於戰爭,卻不在和平!想想看聖女貞德手裡的旗、四行倉庫的旗、或者美國南北戰爭兩方的旗、日本戰國時期的陣旗(譬如,武田信玄的風林火山旗!)大敵當前,高高飄揚的一塊符幟,體現集體認同與歸屬感的需要。
在戰場上,旗的意義尤在於敵我的判定,旗幟一揮,讓人亢奮、讓人抖擻、鼓舞人殺出一條血路。
周子瑜在韓國電視上揮一揮國旗,黃安惡意舉報,周子瑜楚楚可憐「被道歉」的影片傳出來,所有台灣人感同身受。而那一夜不分藍綠,挺周子瑜與挺國旗的「臉書」海量噴出。其實在選舉日之前,國民黨所設定的選戰策略中,這面國旗的意義是不同的。就在一月九日的選前周末,國民黨催票大活動叫做「國旗Party站出來」。廣告出現在各個媒體,呼籲出席活動的民眾把國旗當帽子戴、當T恤穿、當圍巾披掛在身上,然後,「一旗來遊行」!
旗的意義既然在對壘,若從技術面事後回溯,對國民黨來說,以「國旗Party站出來」區隔敵我並拉抬選情,可能是個誤判!近年來早已經無分藍綠,國人都對這面國旗生出切身的感情,譬如說,出國在異地望見這面旗,心裡就湧出遊子的感情;而每逢林書豪、陳偉殷在場上,旗海飄揚是感動飆淚的時刻;至於所有的駐外單位,外交戰場上費盡周折,就是試圖把我們美麗的國旗掛出來。
換句話說,國旗早不是一黨之私,尤其在抗拒打壓的時刻,這面旗已是全民的意志表徵!反過來看,當每位年輕人都樂意把國旗畫在臉上、穿在身上,國民黨的國旗趴就注定失效。招數老了,這面旗在國內無分敵我,它沒有區別性,難以喚起對決意志,就無法成為凝聚一黨戰力的符幟。
若細數國旗的身世,固然可以從陸浩東講起,卻已是湮遠的歷史。近些年這面旗走過威權,走過「愛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的紛擾年代,它身為國家機器的圖騰,曾經烙下黨國不分的印記,但之後的歲月也讓這面旗鑲嵌入更新鮮、更豐富的意義:除了上述表現台灣向心力的場合,近兩年來,先是張懸事件,護旗成為國人的共同心聲;如今再經過周子瑜事件,情勢更加明確。一面青天白日國旗,像是星際大戰的「原力」,凝聚起全民的精神力量,它莫之能禦。
換句話,時代往前走,這面國旗處在新的接合面,承載了不同既往的情感內涵。此時此刻,外界壓力的淬煉下,它代表台灣人的集體意志。
每逢一致對外的場合,戰鼓咚咚敲,這面旗顯現庶民的愛國情緒!作為國家象徵,小英當選晚上的記者會,背板上黨旗與國旗並列。國旗上的「車輪牌」與國民黨黨徽儘管重合,綠營的支持者接受了它,這面旗的意義不再為藍營所壟斷。
這個時間點,周子瑜事件更可以看作一個隱喻,標出台灣過去與未來的分水嶺。此時此刻,除了兩岸通吃的少數權貴家族,無分藍綠,國人的體認都是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從張懸事件到周子瑜,這一面國旗更像是全民的公共財,匯集著眾多記憶,標示著我們兩千三百萬人,其中所凝聚的高度共識,助益於台灣人民的一體感。
黃安做得太超過,激起所有國人的憤怒。全民沸騰的情緒,某個意義上,輕減了台灣內部的認同焦慮,也算意外的收穫。
(作者為作家)
公告版位
- Jan 30 Sat 2016 08:10
平路/從一面國旗說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