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寺廟整修挖出清代五條港河道 文史界盼保留
2017-11-08 15:55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即時報導
台南市中西區西羅殿正進行改建,最近挖出清代五條港時期的舊河道,由於河道見證台南重要發展歷史,文史界希望能夠保留並展示。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喬彬表示,昨天已前往現場會勘, 雖然確實是清代五條港的遺跡, 但目前作為社區的排水,水質惡臭,並不適合露出展示,將協調廟方修改設計,保留清代遺構, 埋在地下,未來有機會 再進行程整體規劃,完整呈現五條港的風貌。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前理事長詹翹表示,西羅殿左側、和平街路旁正進行該廟廁所改建工程,挖開廟旁地面,可見側溝溝壁以磚與三合土砌築,此乃原本五條港之一南河港之部分河段。市府應掌握契機,協調廟方暫停施工,將該段設為明溝,以露天方式展示,俾民眾與遊客憑以想像當年五條港風情。
近年府城觀光事業日益興盛,西城五條港區遊客摩肩擦踵,尤以假日為然,惟港道均經加蓋,化為道路,行走其上渾然不覺,難以領會昔日盛況,若能局部露出展示,當可改善此一狀況,成為招徠遊客手段。
五條港區本為府城台南清代最重要之商業地區,舟楫來往,貨物出入,成為府城經濟命脈,而南河港自大西門旁流經西羅殿、風神廟、接官亭,抵鎮渡頭,厥為最重要的港道,清代凡有官員自大陸來台履新,在鹿耳門口上陸後,均換舟入城,在接官亭前登岸。與北方水仙宮前的北勢港,可稱最重要的兩條港道。
接官亭是乾隆年間台灣知府蔣元樞在任上(乾隆40~43,1775~1778)興建的,他卸任時所進呈乾隆皇帝的《重修台灣各建築圖說》中,有一幅〈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馬頭石坊圖說〉,畫面右下橫跨南河港的安瀾橋,即在目前西羅殿的施工現場東側。橋下有舟子划著小船。
南門碑林內共有四通石碑,記錄四個時代西羅殿前安瀾橋重新修建經過。一座橋梁一再重建整修,竟能累積四通石碑記錄其事,府城應屬僅見,自可凸顯其地位之重要。再者,這四通石碑均係民國43年前後,先後在西羅殿旁出土,見證了當地的重要發展。
在蔣元樞到任之前一年,安瀾橋才由北郊蘇萬利捐資重建過,是四通石碑中年代最早的,其後則為嘉慶9年(1804)、道光5年(1825)與同治4年(1865),每隔數十年即需重修重建,每一通石碑碑文上都記錄了當地有「艇出入」的事實。
」='image' />
台南中西區西羅殿最近正進行改建,挖出清代五條港時期河道 圖/詹翹提供
台南中西區西羅殿最近正進行改建,挖出清代五條港時期河道 圖/詹翹提供
台南中西區西羅殿最近正進行改建,挖出清代五條港時期河道 圖/詹翹提供
公告版位
- Nov 09 Thu 2017 01:41
台南寺廟整修挖出清代五條港河道 文史界盼保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