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台灣加入區域整合 有具體突破
2015-11-09 01:34:4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馬習會翻開了兩岸互動的新頁,這一頁對於台灣經貿發展而言,我們認為雖然有美中不足之處,仍具有相當的正面意義,尤其在台灣加入區域整合方面,有具體突破,更期待未來能以此為基礎繼續擴大效果。

馬習會的重點,當然是以和平共處、九二共識等政治議題為主角,雙方似乎都認為藉此場合說了該說的話,釐清了想表達的概念。距離台灣大選只剩60多天之際,不同黨派對於馬習會的政治成效一定是各有解讀;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在這次平等、尊嚴的條件下,兩岸最高領導人能夠當面溝通,說出各自的關切,對強化溝通、降低猜忌有正面意義。

要知道,兩岸領導人的世紀會面,不是大選辯論,因此沒有要用言語相互撞擊比個輸贏;也不是談判會議,故不能期待對方當場承諾的清單。其目的在於藉此當面讓對方清楚了解我方最關切的優先事項,以及奠定未來繼續會面的空間與基礎。從這個性質觀察,馬習會確實已經達到目的。

然而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如此重大議題宣布時間過晚,且在民主程序上未能跨越黨派給予不同陣營表達意見的機會,而成為被質疑的瑕疵。所幸,馬習會不應是兩岸領導人的最後晚餐,未來還要靠「蔡習會」或「朱習會」來修正補強。

經貿議題也是這次會面的主軸之一。馬習會涉及的經貿議題主要是我國拋出加入區域整合的訴求,以及陸方提出參加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等二方面,各有不同的成果。

對於加入亞投行、一帶一路等幾項由中國大陸主動提出的承諾,雖然可以感受到其善意,但事實上這些組織或機制都是由陸方主導或控制,支持台灣加入易如反掌,不能算是大禮。同時加入亞投行國內還有爭議,而最終是否會申請加入,從時間來看將會由新政府決定;至於參與一帶一路多半是民間業者的機會,我官方似乎也沒有太多的介入空間。因此陸方的善意是否能化成實際果實,有待觀察。

至於加入區域整合的問題,可謂是這次較大的突破。馬總統明確地對習主席談到TPP、RCEP等幾個區域經濟整合的關鍵字,也提出兩岸可以一起參加,「不應有誰先誰後的問題」的主張。拋出這個議題有好幾重意義:首先在歷史性的馬習會提出,意味著這是台灣關切的重中之重;其次明確指出TPP及RCEP,而不是用區域經濟整合這個抽象的名詞代替,使得我方的主張明確、具體,有了特定的對話範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分先後」的訴求。

兩岸不分先後的關鍵意義,主要在於降低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潛在阻力。上周四美國已正式公布TPP的內容草案,洋洋灑灑30章,包含很多先進的貿易規則。台灣還在評估其落差,中國則是很明顯的還需要相當長的改革調整,才可能滿足協定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大陸要阻礙台灣加入TPP的理由可以很簡單,就是請各國尊重過去在國際經貿組織上的「先中後台」或「兩岸一起」的慣例,因為如此形式上並未拒絕台灣加入,但實質上等於斷了生路。若陸方可以不要分先後,則可讓台灣早於對岸加入TPP,這件事不再是讓TPP成員國為難猶豫的難題。

對此,陸方的回應也有新意,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說,「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雙方可透過務實協商做合情合理的安排。解釋上,就是說只要台灣參與經貿組織不是要搞政治承認,都好談。這個答案比過去的回應具體明確,是一個突破;但仍堅持要兩岸協商再說,則只能算半個答案,因加入沒有中國的TPP,竟然也要兩岸先協商,台灣大概不會接受這種安排。無論如何,馬習會已跨出了嘗試化解這些經貿變數的第一步,未來能否繼續收割還是更加難以預測,是新政府的關鍵測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