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為何變民主內戰?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4-09 23:59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日前指出,「轉型正義如同沒有槍砲的民主內戰」。 記者屠惠剛/攝...
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日前指出,「轉型正義如同沒有槍砲的民主內戰」。 記者屠惠剛/攝影
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日前指出,「轉型正義如同沒有槍砲的民主內戰」,這是民進黨再次上台後,台灣人民親身感受的氛圍。

本來,民主是「用數人頭代替數拳頭」,期待的是「揖讓而升,下而飲」,當選者雖然可能只得到五十一%的選票,卻應該要以一百%的人民利益為念。

但民進黨從陳水扁到蔡英文,心態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想著穩固自己的支持者,其他人則「太平洋沒加蓋」,無足輕重,至於政治上的競爭對手,更不在話下。

用這樣的心態來推動「轉型正義」,自然在程序與實體上,都與「正義」南轅北轍,也在每一次選舉,擴大台灣的對立與裂痕。

當台灣的民主變成如此處境,真正受創最重,也灰心最甚的,是原本期待以台灣經驗,作中國大陸「民主化」養分的推動者們。

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是整個大中華區,「民主法治」的一個櫥窗。過去我們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重建自由、民主、均富的新中國」,乃至於民進黨的聲明「中國大陸有能力因應民主化的挑戰」,心態上認為台灣占據制度上的高點。

這在過去,可能還言之成理,但時至今日,台灣要求大陸民主化,就好像一個素食者勸他人吃素,說吃素對健康有許多益處,自己卻是疾病纏身,這怎麼會有說服力呢?

當今的民進黨政府,有專制之濫權跋扈,而少民主的公平正義。民主制度權力制衡、司法獨立、依法行政的諸多設計,在陳師孟、潘文忠、柯建銘等人聯手之下,行政、立法、監察三權如同一體,為民進黨服務,台灣如何能夠當作民主的正面示範?

大陸學者說,東德的社會主義不好,不代表「社會主義」不好;同樣的,台灣的民主不好,也不代表「民主」這個制度不好。

那麼我們也不得不去反省,本應作為「歷史終結」的民主制度,為何在台灣卻變了調;台灣人民實際相處,充滿了善良與厚道,為什麼在網路上,卻是一片仇恨與戾氣?

要與「把選舉當內戰」的民進黨對抗,有兩種選擇,一個是以戰止戰,用仇恨對抗仇恨,這已經在很多地方出現了,民進黨的謊言、髮夾彎、霸權,製造出反作用力,並傷及自身。

但我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用愛去對抗仇恨。金恩博士說「仇恨不能消除仇恨,只有愛可以」,我們應該以自己化解仇恨的能力,去較量民進黨製造仇恨的能力。

面對一個惡性循環的民主內戰,這是台灣更好的方向。

民進黨﹒選舉﹒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