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搶救青年失業率 學學安倍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2 03:17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即將屆滿五年,他所射出安倍經濟學新舊三箭的效力,已經反映到就業市場上,讓即將畢業的日本大學生不再煩惱失業、低薪、沒休假,而是考慮哪一家企業的福利、發展機會好,也使得日本年輕人對安倍與自民黨內閣的支持率與滿意度維持高檔。當然這也迥異於當前因勞基法修法造成青年反彈的台灣現況。

根據最新日本大學生的求職狀況調查,預計2018年3月畢業的大學生在今年9月已有近九成取得至少一家公司的職缺,預估有就業意願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找到工作的比率將創下超過95% 的歷史新高。不僅如此,部分學生甚至獲得了超過10家以上企業的內定,而在煩惱要如何選擇或是如何拒絕。這樣的好景氣現象,不只出現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青森、愛媛等地方縣市也都紛紛傳出工作內定創新高的消息。衡量人找工作、工作求人的有效求人倍率甚至傳出超越了泡沫經濟頂點。

緩步但確實的景氣復甦,反映到日本年輕世代對於政府的支持。根據日本最不親政府的朝日新聞所做的各年齡層支持度調查,發現20-29歲對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在所有年齡層最高。根據日本媒體與學者的調查與觀察發現,除了對在野黨路線分歧、形象搖擺產生相對不信任外,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安倍讓自民黨成功地打造了「非保守派」的積極改革形象,對於財政問題、年金改革等世代爭議大的政策,提出了具體務實的對策。本來就不太關心政治、不受舊有意識形態左右的年輕人,在沒有明顯的政黨偏好下,反而更直接地從政黨政策的願景、內容的喜好進行判斷。

去年6月安倍所提出新三箭,總目標是打造日本成為「1億總活躍社會」,也就是讓1億人口都可以工作、生活充分地表顯自己、獲得滿足的國家。雖然所提出的「由希望創生的堅強經濟、編織夢想的育兒支援、讓人安心的社會保障」的新三箭似乎有點抽象,但相對應的一些具體政策改革策略與宣傳,如「工作方式改革」、「女性活躍支援」,與配合2019年消費稅增稅用途而即將正式進入討論的幼托無償化、高等教育學費減輕等議案,都讓年輕族群有感,成功塑造出自民黨是站在未來社會中堅那一方的具體形象。

早就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15歲以上的經濟活動人口中,65歲以上者高達31%,是台灣15% 的兩倍,反之,未滿30歲僅占16.7%,低於台灣22.4%。照理來說,政府即使要政策買票,也應選人數多的,但安倍卻反其道而行,原因是安倍把自己政治目標放得更長遠。目前是全世界高齡撫養比率最高的日本,年輕人一進入就業市場所需背負的社會經濟責任只會越來越重,倘若政府不能多投入一點資源來建立更完整的社會系統來支持、協助年輕人,則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可能會逼著年輕人出走,或更不願意結婚生育,加深少子高齡化的惡況。

較之日本,今年3月行政院主計總處推估台灣2015年赴海外工作人數已經超過72萬人,近七年增加6萬多人,25歲到40歲的台灣中、青年比率高於40歲以上,顯示台灣長期的低薪環境,已經讓許多年輕人更加積極到海外尋找機會。日本近來傳出日本經團連預計在明年春天在韓國首爾舉辦日本企業的就業博覽會,希望招募韓國大學生來解決的日本缺工問題,而提出這個請託,希望日本幫忙解決韓國青年失業問題的竟是韓國經團連的會長。事實上,最近日本企業在台灣透過徵才網站、學校或各式管道向台灣青年學子招手的訊息也時有所聞。

在台灣,勞基法修法的對錯爭論仍沸沸揚揚,但無可否認的是台灣青年的沸騰情緒多少反映了對未來發展的茫然與無助。相對於日本,若台灣未來不能提供更好的勞動環境,且畢業起薪仍維持與日韓港星等國的明顯差距,恐怕會有更多能夠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青年人才自主用腳投票,屆時台灣的缺工、缺人才問題恐怕只會更加嚴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