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時代台灣人 「搬家」是把整座建築物打包扛走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07 04:04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對現代人來說,「搬家」代表紙箱、家具和搬家公司。但對清代移墾台南台江一帶的台灣人來說,「搬家」是把整座建築物打包扛走!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昨(6日)聯手推出「扛茨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於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服務館一樓大廳南創藝廊展出。「扛茨(厝)」是台江的在地說法,指的是動員庄頭鄰友們,一起把整間竹建的房子搬移到安全地點。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所在地,原為「台江內海」一部分。兩百年來,曾文溪改道氾濫、內海浮覆成陸,像部張力十足的土地劇場。

面對自然環境變化,台江先民發展出「避水(患)而居」、「順水(域)而生」的生活樣貌。在洪氾中,家屋「竹籠厝」是人民最重要所有,因抗水患而有「扛厝走溪流」的生活記憶。

「竹籠厝」是台灣西南沿海常見的傳統民居,顧名思義是以竹搭造的屋子,因為輕便容易拆卸搬走。展覽中邀來老師傅重現「竹籠厝」工法(竹柱鑿孔互穿,拼攏裝成屋)與使用材料。

台史博表示,展覽除了邀請台南地區多位竹藝匠師參與現場展櫃的重製工作,也特別與溪南寮興安宮借展於1984年護持鹿耳門天后宮羅天大醮的金獅陣獅頭於現場展示。本展未來特展也將繼續巡迴台江地區,讓博物館透過移展地方與相關教育推廣活動的結合,與學校機關、民間團體或在地企業,共同延續台江地方豐富的人文知識與歷史內涵。
image


竹籠厝老師傅李養協助製作的模型,以及實際大小的竹籠厝屋牆,讓大家一起來感受竹籠厝工藝之美及扛厝的在地故事。圖/台史博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