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拒絕兩岸一家親,卻萬里重洋去尋親?
2017-10-16 00:10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柯文哲呼應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成功舉辦世大運,卻慘遭綠營扣大紅帽圍毆。值得玩味的是,柯文哲仍驚魂未定,蔡英文已宣布月底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定名為「尋親之旅」。蔡英文此舉,不啻是在中共十九大前明示:拒絕兩岸一家親,而寧願萬里重洋遠渡南太平洋島國尋親。

從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開始,兩岸交流三十年,蔡總統特別在國慶演說中呼籲,「珍惜三十年來得來不易的成果及累積的善意,在既有基礎上,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但弔詭的是,近一年來,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一直保持「冷和」式的懸宕,而台灣的國際角色與定位則在區域秩序變動中持續飄移,看不出自主的基調。

一年半來,兩岸關係持續僵滯,看不到撥雲見日的契機。蔡英文在就職周年前夕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三新主張,九月則進一步在民進黨全代會強調將啟動新論述的討論,她在國慶演說又重彈此調。然而,外界雖看到新情勢,卻看不到新論述,更找不到新模式;蔡英文對自己提出的問卷,答案仍是一片空白。

這種「現在空白,尋求未來解答」的決策模式,除反映了蔡英文一向「邊做邊看」的曖昧風格,也表達了視中共十九大權力布局與對台政策而定的心態。黨政高層則稱,蔡總統除了保持善意基調,在十九大對台政策明朗化之前,不宜有突破性的宣示;要等到十月下旬十九大開完,她才會在「兩岸交流卅周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作出回應。

這種作法,如果不是國家戰略目標模糊,則根本錯把戰術策略當戰略目標。因此,蔡英文原本強調「維持現狀」,但現狀不斷遷移、崩塌,今年國慶乾脆不提了。原本堪為蔡政府維持現狀「定海神針」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兩岸關係條例,這次國慶也移開了。反而,兩岸政策瀰漫著「等待十九大」的被動觀望氣氛;面對外界的期待,只能若有似無地回應。

相對於兩岸政策的不著邊際,蔡英文則積極試圖為台灣重塑國際新角色與區域新定位;「新南向政策」則是她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戰略工具,也是她「親美日遠中」的戰略延伸。尤其,在美日韓仰賴中共協助穩定東北亞朝核情勢之際,台灣掉頭轉向東南亞尋找新出路,更毋寧是蔡英文的不二選擇。

觀察其「新南向政策綱領」,幾乎是挾舉國之力,從總統府、國安會、行政院,到各部會、各領域全面動員,全力推動。暫且不論政府一窩蜂南向導致的預算浮編、執行偏低與浪費消化等弊端,這項政策最大的挑戰仍然在:蔡英文如何讓新南向與中共的一帶一路「相輔相成」,而不招致政經排擠、或甚至引發兩岸新角力?而民進黨對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民主價值分享與公民社會連結,向來不掩飾其先進指導的高姿態,最近還連累了柬埔寨台商,未來又如何不引發相關國家的政治疑慮?

同樣的,這次蔡英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原是正當的元首外交;但面對中共十九大與川習會,在多次強調「盡了最大的善意」,且「有考慮到時機敏感」的情況下,仍將此行定位為「尋親之旅」,要去探訪南島語族大家庭。正值兩岸探親卅年,蔡英文一方面冷眼敵視「兩岸一家親」,一方面掉頭遠渡重洋萬里「尋親」,這對高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來說,將給出怎樣的政治信號?

擴大台灣的區域連結,強化我國的國際角色與定位,都是正確的作法。但如果是作為「親美日遠中」下的戰略轉移,那麼蔡英文將無法避免兩岸政策難以落子的尷尬,而台灣的角色與定位也在區域秩序的變動中繼續飄移。其實,新情勢已經明確,新模式也不難捉摸,只是蔡英文猶豫瞻顧或另有圖謀,令台灣的優勢與機會無法把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