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列官方語言 有必要嗎?
2017-10-15 03:13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建議行政院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教育部也允諾朝此方向努力。個人認為,提升國人英語能力、打造對外國人更友善環境確有必要;但要列為官方語言,有待商榷。
官方語言的定義,依照政策白皮書所述,是「規範官方單位或教育單位,以該語言作為其主要溝通媒介」;那是否所有官方文件、會議紀錄,都要中英雙語並陳,這是多大的工程?若要全部雙語並陳,英語由誰翻譯?承辦人自己?甚至天文數字的經費負擔得起、有必要嗎?

況且,即使是專業翻譯有時都可能出錯。創投合夥人林之晨舉例,他參加玉山論壇演講內容,英文翻譯有錯,這其實不能苛責翻譯,學問千百種,誰能全數精通?中文用字精準都不容易,奢求精通所有學科兼中英文?

民國九十一年時,政府曾推動「營造英語生活環境計畫」,公共場所、道路、機關網站標示雙語化。對比國外,台灣比多數非英語國家算是友善,但中翻英的拼音方式搞不定,到現在有些地名、路名,還是一國兩制,甚至多制,讓外國人霧煞煞。有些翻譯離譜成笑話,如某大學餐廳將燉(焢)肉飯翻譯成controlmeat rice,我也曾在台中市府地下停車場,看見出口的標示是export。當前政府首要工作,應是把翻譯統一、力求精確,將台灣打造成友善外國人環境,不要奢求將英語列入官方語言。

至於發展新南向,英語固然可加強,但熟悉當地語言不是更有需要、更占優勢?但其實不用擔心語言問題,有商機與需要,民眾自然會加強這方面能力。我曾派駐印尼,為融入當地環境,比手畫腳一星期,努力學印尼語,二年後就可以用印尼話演講。

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現在已有線上翻譯軟體,未來其正確性與即時性將更為提升,有人甚至認為根本已無需再學外語,這也許矯枉過正,但我們卻反而要花費龐大資源將英語列入第二官方語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