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八羅漢山探秘 3處古隧道開放
2017-09-17 00:19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歷時百萬年歲月雕塑的六龜十八羅漢山,素有「小桂林」美譽。25年前畫設自然保護區後,不只杜絕環境浩劫,新增上千物種,消失近百年的田代氏鼠尾草及瀕臨滅絕的遊隼都重新現蹤,林務局基於生態永續,培訓首批解說人員投入守護,開放3處古隧道作為環境教育場域,民眾即日起可深入探索十八羅漢山「生態之秘」。
image


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暨解說服務團隊培訓期間,進到古隧道區實地演練。 記者王昭月/翻攝
十八羅漢山岩壁陡峭、群峰相連,周遭有峽谷、曲流,是高雄六龜區勝景。林務局基於生態保護,民國81年畫設為自然保護區,民國99年針對55林班地重啟調查,發現新增上千物種,生機盎然。保護區內出現絕跡90年的田代氏鼠尾草,是目前世界唯一棲地。5號古隧道更發現長趾鼠耳蝠、台灣鼠耳蝠等5種穴居蝙蝠,3號到4號隧道間有保育類遊隼。

image

林務局成立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暨解說服務團隊,歷時三個月培訓,首批有46人通過授證。 記者王昭月/攝影
今年4月起,林務局委請屏科大副教授陳美惠培訓首批環境保護暨解說服務人員,嚴選46人昨天授證,林務局副局長廖一光、茂管處長簡慶發對這批環境尖兵寄予厚望,立委管碧玲說,她已爭取十八羅漢山附近電纜地下化,讓這裡更具國際觀光規模。

image

「阿正」(左)張運正及「阿木」(右)程生林這對哥倆好,熱中生態保育,導覽功力更是一絕。 記者王昭月/攝影
綽號「阿正」的張運正及綽號「阿木」的程生林,一個從事石雕創作,一個從商界退休,兩人不僅對生態保護充滿熱誠,導覽解說功力更讓人拍案叫絕,阿正應用簡單幾句俚語就把六龜的12大特色產業介紹得淋漓盡致。

程生林是打油詩創作高手,長年茹素,對生態保育至為重視,退休返回六龜後想為地方盡點心力,報名參加培訓,歷經陳美惠副教授3個月嚴格調教,他花了一夜時間把十八羅漢山的地景特色,寫成238字的「七字仔」,解說時,讓遊客想忘都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